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海口新时空:“逢雨看海”如何解?“绿水青山”如何造?俞孔坚教授十讲为您详解

2017-03-03 作者:陈积流 张凌光 张胜海 陈小中 来源:海口新时空

  每逢暴雨,便开启“看海”模式。这是近几年,很多城市换上的严重内涝城市病,有没有解决“逢雨看海”的办法?如何让我们的田园,我们的江河回归它的健康美丽?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提出了“让小脚变大脚”、“通过设计,让大脚变成美丽的大脚”两大策略,提出与洪水为友、让土地回归生产等多种解决雨涝的方法,并付诸实践。近二十年来,俞孔坚和他的团队以海绵城市的理念,完成了一系列可复制的工程范例,享誉国际。海口新时空推出《“海绵”课堂》专栏,俞孔坚教授将结合具体案例,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生动阐释。


第一讲

“小脚”变“大脚”:

让江河湖泊湿地成为城市“海绵”


  去年7月,一场大雨过后,武汉基本全城被淹,但江夏区五里界却是个例外。这里为什么没有被水淹?答案可以追溯到九年前。五里界是俞孔坚在武汉实施的首个反规划理念城市设计作品。这位既有来自中国乡村的朴素情感,又有留学哈佛的国际视野的北大教授,让一场暴雨无声地佐证了他的“大脚”理念。


武汉五里界生态城


  俞孔坚认为,古代的女孩因追求美丽而被迫裹脚,这个过程徒劳且不健康,这恰如现在城市的建设,过分地强调人工的改造,用人工的“裹脚布”去束缚自然,而使其丧失了原有的生态功能。大脚城市主义就是对过去30年小脚城市主义的反思。


  “过去的三十多年我们的城镇化,用了一个千篇一律的模式,叫‘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车,三通,还有五通的,通气什么的,还有七通的,把这个土地先平掉,搞平了再埋下我们所谓的基础设施,而这个基础设施就是我一开始讲的‘小脚’的,单一功能的小脚化的基础设施,它没有自我调节能力的。”


  马路没有自我排水功能的,只好用管道来排,灰色基础设施取代自然的耕塘、河流、湖泊系统,结果城市出现问题。为此,在五里界的设计中,俞孔坚保留了当地大小不一的坑塘,沿现存水系和地形构建生态基础设施,使雨水最大限度地保留在这片土地上。


  “规划一双‘大脚’,解放一双‘大脚’,让它发挥综合的生态系统的服务,不需要那种管网来进行排水,而完全依赖于一个自然的系统,自然的绿地系统,自然的湿地系统来解决雨涝的问题,因为自然系统是富有弹性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的,水多了它就留在这,它不需要就渗到地下去,水小了它可以释放出来,湿地系统,像海绵一样来解决这旱涝调节的问题。”


  这种让“小脚变大脚”的“反规划”,解放和恢复了自然的大脚,改变现有的城市发展建设规划模式,建立一套生态基础设施。相对于现在道路、排水等灰色基础设施而言,这个绿色基础设施既提供了免费的城市服务,又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第二讲

与洪水“交朋友”


  水泥防洪堤、水库大坝,现代科技使得人们在抵御洪水的时候有了更多的武器,“人定胜天”也似乎不再是一句口号。看上去,我们真的有能力改变自然了,但这场“人水交战”,我们真的胜利了吗?人类与洪水真的不能够成为朋友吗?在浙江老家,俞孔坚砸掉了河道上的防洪堤,那一砸,居然还给砸出个世界大奖。


  “这种防护堤很坚固,优质工程,水泥,三面光的,但是它这个很危险,人是站不住的,一掉下去就淹死了。这个没有生命的,没有弹性的,水跟土地系统是割裂的,而且跟城市是割裂的。这个滨水的城市看不到水或者用不到水,或者听不到水,那么我们的策略就是要与洪水为友,把水泥给砸掉了,砸掉以后把水引进来。”


  燕尾洲,浙江省金华市的风水宝地。过去,原生态的芦苇与杂树自由自在地生长,白鹭、野鸭等多种生物在这里繁衍栖息。但此后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把河床里的柳树铲掉了,潭被填平,溪被渠化、硬化,古老的石堰被水泥大坝取代。由俞孔坚的团队设计的燕尾洲湿地公园的海绵建设项目,砸掉了防洪堤,但却巧妙地保留、修复了原生态的地形,让河漫滩变成了梯田,通过梯田这种古老的中国智慧最大程度地天然蓄水。


浙江金华燕尾洲公园


  “原来这条防护堤是沿着水线做的,高高的,5米、10米的一条防护堤。现在形成了一个50米的缓坡带,那么人就可以去使用它,而且变成一个公园,美丽的公园。这里大量的植被都是大脚的植被,乡土的茅草,乡土的植被、乡土的柳树,乡土的杨树,适应于洪水,也适应于干旱。”


  这种富有弹性的生态防洪堤的设计,保护和恢复了河漫滩的湿地。更让人震撼的是,俞孔坚还把滩地上大剧院的硬地广场与水广场、栈桥、环桥等巧妙结合,形成了燕尾洲湿地公园中层次丰富、节奏多变的主体空间。


  “一分析就会发现,如果没有防护堤,十年一遇的淹到什么地方,二十年一遇的又淹到什么地方,五十年一遇的淹到什么地方,会发现淹没的地方并不多,只要把能够淹没的地方留下来,不要去盖房子,人不要进去,在洪水来的时候,让出来给自然,那可以是个湿地,可以是个河塘,人应该和洪水交朋友。”


  燕尾洲公园独特的设计,使得公园遇到20年一遇的洪水时,15公顷的洲头湿地被淹没,为下游减少了近30万立方洪水的压力。洪水退后,公园又露出地面,恢复原有功能。燕尾洲公园的设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新加坡举办的2015世界建筑节,把最重要的大奖——“最佳景观奖”颁发给了俞孔坚团队。



第三讲

土地回归丰产 都市回归诗意


  在武汉五里界,俞孔坚的“大脚革命”,让河道、湿地系统自我调解旱涝,还了江河自然之美;在浙江燕尾洲,俞孔坚团队的设计“砸”了防洪堤,将河漫滩变成梯田,使城市“与洪水为友”;面对当前城市生态中种种棘手的问题,在沈阳建筑大学浙江衢州鹿鸣公园,俞孔坚同样交出了一份令人称奇的答卷。


  因为发展的需要,2002年沈阳建筑大学迁入新址。在教学楼、住宿楼盖好后,离开学的时间只剩6个月了,此时校方资金也出现紧张。要开学了,校园却还没有建起来,怎么办?


沈阳建筑大学


浙江衢州鹿鸣公园


  “所以当时就邀请我去给他们做这个设计,那么怎么办呢?那么后来我就提了这么一个方案,这个方案就是收集雨水,用雨水来灌溉土地,让土地恢复它的生产,生产东北稻。”


  校园新址原来是一片农田,所以在新校园里,俞孔坚用东北稻作为景观素材,设计了一片校园稻田,在四季变化的稻田景观中,分布着一个个读书台,让稻香融入书声中,三个月后,校园提前建成,并得到无数点赞。像这样在都市中打造田园风光,不止沈阳建筑大学一个例子,在浙江衢州鹿鸣公园,俞孔坚进行了更大范围的实践。


  “把原来的田变成了草坪,变成了修剪整形的观赏的树木,观赏的花卉。我们把城市田园重新带回来,就是把土地重新变得丰产,把‘小脚’的绿地变成‘大脚’的绿地,生机勃勃,可以看到油菜花、向日葵开花的时候每天有两万人来参观,两万的市民涌到这样一个城市中的田园中来。”


  过去撂荒的土地,如今长出油菜花、向日葵,原始灌木丛、绿色植被,通过把这些具有生产性的农业景观与低维护的乡土植物融于实践中,都市回归诗意栖居。在这里,实用代表美丽,丰产的土地创造了新的审美价值,人与土地的真实关系也得以重建。


  “土地的伦理就是它的生产,中国的土地和水都是缺的,但是过去三十年,我们有10%的良田浪费给了城市,而这10%中的有将近一半的土地都是'小脚化'的,观赏的园林植物,‘小脚化’的绿化系统等等所取代,所以如何回归生产,就重新让土地变成丰产的土地,这变得非常有意义。”


第四讲

每个城市都有独特记忆

请珍惜脚下“普通”的遗产


  平江填河、拆旧房毁老厂,筑大坝、修马路、建高速,昔日田园牧歌式的景观连同人们的乡愁记忆,在许多城市渐渐消逝。与此同时,人们却在一处处精致的小花园中,建楼台、修亭阁、挖池塘,与这种人工造景的通行做法不同,俞孔坚的视线投向的是脚下那些毫不起眼的文化遗产。


  岐江公园位于广东中山市,园址原为一家造船厂旧址,总面积11公顷,其中水面3.6公顷,水面与岐江河相联通。场内遗留了不少造船厂房及机器设备。为了在原址设计一个新公园,中山市领导找到了俞孔坚。


中山岐江公园


  “说我要把这个旧的、破烂的工厂拆掉,然后要建一个二十年不落后的公园。等我拆完以后,你来设计这个公园。后来他给我看了这些照片,我一看,我说你拆完以后,那就马上落后了。因为我看到了这里头有70年代的水塔,60年代的机器,有60年代的毛泽东像,这些都是不可复制的,都是遗产。”


  从1953年兴建到1999年倒闭,这家船厂看似普通,但几十年间,它却历经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艰辛,饱含有特定年代和那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为了保存好这些真实且珍贵的城市记忆,俞孔坚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文化遗产公园。


  “厂房后来变成了美术馆,这里头看到的两个厂房。一个是七十年代留下来的,一个是八十年代留下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构,我们把它展示给大家,变成了两种景观的建筑,然后湖岸层层的叠落海绵式的,富有弹性的一个湖岸。”


  高耸的龙门吊、生锈的铁轨、原生的植被都被保留下来,不仅让厂房变成景区,也成为一个反映工业化时代文化特色的公共休闲场所。而梯田式种植台、临水栈桥、

湿地植物群构成的生态湖岸,则让景区在湖水变化频繁的情况下仍保持亲水性和生态性,每年还引来两千五百对新人来到这里拍婚纱照。


  “中国的、普通人的故事。一种普通的遗产,普通的文化。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这样一种遗产。老百姓的遗产,脚下的遗产要珍惜。它可能就成为你城市的一个亮点,它可能就成为可以给你城市加分的一种景观。”


第五讲

最小干预

换取最美的城市绿地景观


  用最少的人工和投入,河北秦皇岛汤河公园实现了从一条脏、乱、差的河流廊道,到一处魅力无穷的城市休憩地的转变,这个由俞孔坚团队操作的案例还被美国旅行家杂志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海绵”课堂》第五讲,我们来了解如何用最小干预,换取最美的城市绿地景观。


  改造前的汤河两岸,杂草丛生,荒凉不堪。2002年,秦皇岛开始治理汤河两岸,对河道进行渠化、硬化,先期在汤河两岸建成了一个带状公园。


  “那么通常的做法,这条河都要做这样的‘裁弯取直’工程。水利部门来做一条硬化的,三面光的河道。然后园林部门来铺点草坪,种个花坛,打点灯光。认为这是美化的,美的,但这是一个‘小脚’的做法。“


河北秦皇岛汤河公园


  汤河的改造让水系与土地及其生物环境相分离,河道失去自净能力,水污染加剧。为此,俞孔坚设计团队一改人们对自然河道的渠化、硬化以及美化的常规思维观念,而是在保留自然河流的绿色与蓝色基底、最少量地改变原有地形、植被以及人文痕迹等基础上,简单地引入一条整合了包括漫步、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标本种植、灯光等功能的玻璃钢材料作品——“红飘带”。“红飘带”其“中国红”的色彩,点亮了幽暗的河谷林地,也满足了城市人的休闲活动需要。


  “你轻轻地坐上当代的人,城市人所需要的一条板凳。你看,这是建成的。这条板凳,它最宽的也就1米多,最窄的就60公分。它可以让人躺下来休息,同时晚上是亮着灯光的,底下可以亮光。人可以沿着这条板凳做一条步道,很简单,但这恰恰是城里人所需要的。”


  这成为一个在城市绿地设计和建设中,如何利用原有场地资源,用最少的人力、最简单的元素、最经济的做法,来创造的一个真正节约、并为当代城市居民提供尽可能多的生态服务的可持续景观案例。


  “这个案例后来2008年被美国的《旅行家杂志社》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当年的新七大奇迹,就是用最小的干预,来换取最高雅、最美的一个城市的绿地景观。”


第六讲

将人的位置放低

让自然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天津桥园


  在天津桥园有一个600亩的废气地,污染很严重,同时也是盐碱地,传统的治理成本高昂,有没有别的办法,让治理低成本又长效?俞孔坚和他的团队采用了最简单的方法,将人的位置放低,让自然的力量发挥到极致,这样的设计和措施平淡、普通,效果却令人惊喜。


  “因为雨水是酸的,土壤是碱性的,酸碱一中和,变成适宜于植物生长的一种生境,由于收集雨水的量不同,深的坑和浅的坑里头的ph值也不一样,所以这个公园就挖了21个坑,21个坑形成了21种生境,植物、植被在这生长。”


  由于雨季和地下水位浅的原因,21个坑洞或成为了水塘,或成为了湿地,或成为了季节性水池,或保持原状成为一些无水的坑穴。经过雨水的冲刷过滤,那些无水坑穴内的土壤由此得到改善,在汇集雨水径流的深坑中营养逐步沉积。适应性植物群落在这片水位与pH值变化不定的水域里繁茂丛生,灵巧地装点着这块区域的景观。


  “大量的水生的菖蒲、狼尾巴草等等,自我的繁衍,这些草在一个一般的公园里头都是要把它拔掉的,而在这里它变成了主体,变成了主导,整个园子都是这样生机勃勃的乡土的植被,它唤起的是一种真正的美,人类内心深处对自然的一种欣赏,在这可以唤起来,同时它维护成本很低。”


  随着季节更替,每一块植物生长区将大大小小、有水无水、pH值不一的坑洞串联在了一起,自然成景。在景观设计者俞孔坚看来,桥园公园真正的主人是这儿的鸟,这儿的芦苇、狼尾草等原生态植物。人生短暂,自然长远。我们不在了,芦苇还在,植物还在,自然还在。


  “就是要让自然做功,自然做功它是不费力的,它不耗能、不费力,它是自我的一个过程,自我更新、自我繁衍、自我进化的过程。”


第七讲

建立海绵系统是个“挣钱的买卖”


  多年来,俞孔坚和他的团队不断实践他们的海绵城市理念。在俞孔坚的设想中,一个城市有10%的海绵用地就能解决内涝问题,而海绵城市,也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但它带来的长远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城市品质的提升,值得我们为之而努力。下面,继续我们的《“海绵”课堂》。


  哈尔滨群力公园原场地地势低洼,历史上洪涝频繁。近年来,受高密度城市发展的影响,那块被保护的湿地面临水源枯竭,湿地退化,并将消失的危险。2009年,俞孔坚和他的团队承担了公园的设计。最初委托方只要求维护湿地的存在,但俞孔坚的设计改变了为保护而保护的单一目标,决定从解决城市问题出发,结合中国农业传统的桑基鱼塘技术,打造海绵体。


  “我们用了这套技术,来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填挖土方,然后再把人放在这个上面去,做一条栈道,这个栈道放在海绵体之上。那么这个海绵体干嘛?吸收雨水,周边的雨水,10倍于它范围内的雨水,都可以排到这公园里头来。大家可以看到,排的过程中沉淀、净化、过滤,然后补充地下水。”


  哈尔滨群力公园探索出了通过景观设计来解决城市雨洪问题的创新方法:即建立城市“绿色海绵”,将雨水资源化,使雨水发挥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补充地下水、建成城市湿地、形成独特的市民休闲绿地。


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我这里讲的就是,要建立城市的海绵系统,用10%的城市的绿地,来解决城市的内涝问题。你看我们好多的城市公园,有一群维护的人,天天在这维护,而在这个公园里头,你可以看到它是个生产者,生产干净的空气、干净的水、干净的粮食,还有调节服务,调节什么?旱涝调节。”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的道理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近年来,全国有多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遭水淹,对此,俞孔坚认为,海绵城市并不是一天就建成的,海绵城市可能需要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解决问题。作为过去30年中国城镇化的缩影,曾几何时,海南省三亚市患有全国普遍出现的城市病。然而2015年,三亚开始“双城双修”试点工作,一年后,这里基本没有再发生过内涝。


  “三亚我们在做的东岸湿地,在建设之前和建设之后,那个房子的价值相差好几千块钱。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在处理、在解决、改善城市的环境的同时,实际上你在提高城市的品质,改造环境、生态的建设。海绵城市的建设,不是个花钱的买卖,而是个挣钱的买卖。”


  俞孔坚认为,海绵城市实际是个综合性的平台,是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以构建跨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为核心,通过区域性的城市防洪体系的构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栖息地的恢复、文化遗产的保护、绿色出行网络构建等,最终综合解决洪涝、干旱等一系列“城市病”。


第八讲

植物净化 让劣五类水变清流


  上海后滩公园


  春季的油菜花、二月兰,夏季的水稻和向日葵,秋天的芦苇,冬天的荞麦花,作为曾经的上海世博园里的一道独特风景,上海后滩公园里如今可谓是四季花香不断。但人们可能不知道,滋哺这些生灵的,是水质曾为劣五类的黄浦江水。


  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后滩公园,风光秀丽,流水潺潺。我们现在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钢铁厂和船舶修理厂的废弃厂房。那时由于水质发黑发臭,滩涂的水系里几乎没有鱼虾和鸟类生存。2009年,后滩公园通过建立梯田式的净水系统,将污水中的富营养物质转化。


  “那么在这个处理污水的过程中,实际上我们把这个营养循环重新建立起来。因为这个污染物,氮磷钾可以变成水稻、谷子,可以变成向日葵,可以变成玉米,同时创造出美。你可以看到,变成一个非常美的拍婚纱照的场所。”


  从后滩公园取水口,来自黄浦江劣五类的水,沿着一公里多长的内河湿地,先后流经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湿生植物等构成的不同高差设计的植被区域,通过垂直和水平两种植物净化方式,经过七天时间,被自然净化为优三类水成为公园尽头处清亮的浅滩溪流,也满足了公园的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需要。


  “每天可以净化2400吨的水,一共就3公顷的湿地,也就是平均1公顷,可以生产800吨的干净的水。当然这个水,目前还没有达到能喝的程度,主要它可以游泳、干净,去掉富营养。这是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实际上是可以复制的。”


  通过水的净化让各类绿色植物再生,由植物的繁茂吸引动物的回归,链条式的生命系统结合为曝氧而设计的落水墙瀑布,不但彻底扭转了这里的生态形势,还营造了全新而美丽的城市景观,为处理各个城市地表污染水体,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大面积推广的范例。


第九讲

消纳-减速-适应

建设跨尺度生态基础设施


  防洪修防洪墙,抗涝修排管道;水污染了,修污水处理厂。与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一处理方式不同,俞孔坚认为,建设海绵城市要遵循消纳、减速与适应三大关键策略,建设有宏观、中观、微观设计的跨尺度生态基础设施。


  河北唐山市曾经是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2010年,在唐山迁安三里河生态廊道项目中,俞孔坚结合城市雨水收集和水的生态净化和回用,使生态廊道具有雨洪调节功能。这种消纳型的生态基础设施工程,能就地调节水旱,而不转嫁异地。


  “2006年的时候的现状,大家可以看到,河道脏乱差、硬化、污染,没有任何的生机。改造之后的两岸的湿地的泡泡,是收集雨水的海绵系统。河道里头这个矮的堰,不是高堰,矮的堰,它是暴氧用的,是水流下来增加氧气,有了氧气,这河里就有了生命,营养物就会被植物所吸收等等 。”


  在源头上争取让水渗下来,蓄存在地表,这样的方法为上策。但如果雨确实太大了,地表已经留不下,要进入河道,怎么办?贵州六盘水市是一个工业城市,母亲河——水城河穿城而过,河道被渠化、硬化后,失去自我调节能力,季节性的雨洪和干旱问题并存。让水流慢下来的解决方案则恢复了这里的生机。



俞孔坚作品:贵州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


  “原来的水泥的,我们把它砸掉变成生态的。然后沿着水城河向两侧发散的这些支流,恢复它的生态的支流。然后支流和主流之间的一些空的地块,恢复它的湿地,在这就可以把污水截留下来,用自然系统进行净化。地表的这个富营养,可以通过这个湿地进行净化。这还不够,我们要让'海绵'进入到小区去,进入到社区。”


  减速在通向下游的过程中,将水快速排掉或分流,让它变得心平气和,滋育生命万物。如果真的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大水,适应的理念此时尤其可贵,在下游,建立一个与洪水相适应的水弹性景观,比如可以采取建设可淹没区等与水为友的办法。


  “既然一条河可以这么做,那么整个城市都可以这么做,整个城市的水系统也可以这么做。所以必须形成一个城市尺度范围之内的一个生态基础设施,一个海绵系统。”


  俞孔坚认为,从流域、区域的角度来认识海绵城市,注定了真正的解决方案必定是跨尺度的,需要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不同尺度的承接。宏观上,重点将水生态建设落实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建设区域生态基础设施。中观上形成实体的“城镇海绵系统”。微观上,海绵城市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海绵体”,包括公园、小区等集水单元的建设。


第十讲

小改变解决大问题 再造秀美山川


  利用自家阳台,俞孔坚1年收集52吨雨水,用来灌溉,每年可收获32公斤蔬菜。小改变也能解决大问题。正是秉持着这样的思想,俞孔坚投入到中国的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事业中,他渴望有一天,家庭没有空调、不需要加湿器,让大好山川恢复自然之美。


  也许你很好奇,景观设计师的家会是什么样的?


  “这两套公寓是我全家的。包括我母亲、我姐姐、 还有我家里的两套公寓,我都进行了改造,改造的方法就是收集屋顶的太阳能和雨水,然后把雨水再引入房间,用雨水来灌溉我的墙,这个墙让它变成生态的墙。"




  在北京圆明园附近叫褐石的家里,在顶层仅有的30多平方米的露台上,俞孔坚布置了家里的“低碳房”。太阳能电板,用来取暖;室内的一面水墙,用来调节温度,冬暖夏凉;收集来的雨水,用来养花种菜。


  “那么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第一,收集的雨水和太阳能,我就可以在阳台上种蔬菜。我这个蔬菜都是用雨水来浇灌的。每年,我收集的雨水一共有52吨,每年生产32公斤的蔬菜。同时,我另一个小阳台是做成个花园,这花园用的都是亚热带的一些花卉、芳香植物。卧室的窗户和门窗全部打开以后,你就是睡在花园里头一样。"


  这样的设计,既美观又调节了房间温度和湿度,实现了夏天用雨水降温、冬天用雨水加湿的目标。现在,俞孔坚教授家变成了科普场所,经常有人来参观。


  “不要看这么小小的一个改善,它实际上解决了一个大问题。我刚讲了,我们有500亿平方米的建筑,如果这500亿平方米建筑都不开空调、都不开加湿器,那我们可以省下三分之一的能源,相当于10个三峡水库的发电量。通过一个很小的改变,我们可以改变、创造一个非常美丽的山河,再造秀美山川。"


文章来源:海口新时空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kxNDIyMQ==&mid=508903929&idx=2&sn=452a3185f1ee509603dc4fe689c03530&chksm=04d9613b33aee82de330885c137c530996e80fc4213a51d6b47151c6d90f8da718cf9beec277&mpshare=1&scene=1&srcid=0302iyeCWD41Gc92E0z71Cam#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