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理念 >  出版 >  正文
/upload/books/e2e872a6f088a82b7db07c2dfbbcd24d.jpg

《和谐生态家园重建工作手册》

  • 作者:
  • 译者: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年

  本书针对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中的具体问题和特殊要求组织内容,介绍了规划设计领域的前沿理念与技术,体现了对土地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文明延续的信念。全书包括7个部分:(1)灾区重建中需要理解的自然生态和当地人文历史基础知识;(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必须面对的特殊问题;(3)城镇与农村居民点规划设计要点;(4)生命线工程规划设计要点;(5)建筑设计要点;(6)环境整治和生态恢复要点;(7)和谐社会建设要点。

  本书特别为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编写,读者对象包括参加震区恢复重建的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当地民众和志愿者。

前   言    4 
1    区域概况    5 
1.1    位置与范围    5 
1.2    地质演变过程    6 
1.3    自然地理条件    6 
1.3.1    地质    6 
1.3.2    地貌    7 
1.3.3    气候    8 
1.3.4    土壤    8 
1.3.5    河流水系    9 
1.4    生物多样性    9 
1.4.1    植物    9 
1.4.2    动物    10 
1.4.3    生态系统    10 
1.4.4    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10 
1.5    人文环境    11 
1.5.1    多民族聚居    11 
1.5.2    文化古老而独特    12 
1.5.3    文化和自然遗产高度聚集    13 
1.5.4    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    13 
2    恢复重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14 
2.1    民生困难    14 
2.2    经济体系受创    14 
2.3    基础设施损毁    14 
2.4    次生灾害威胁    14 
2.5    灾后环境污染    14 
2.6    自然条件限制    14 
2.7    社会心理复杂    14 
2.8    乡土遗产破坏    15 
2.9    眼前救助与长远发展的矛盾    15 
3    恢复重建的指导思想、目标与战略    16 
3.1    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    16 
3.1.1    以人为本    16 
3.1.2    科学规划    16 
3.1.3    可持续发展    16 
3.2    目标:构建和谐生态家园    16 
3.3    行动战略    17 
3.3.1    建立平等持久关爱机制    17 
3.3.2    营造健康精神家园    17 
3.3.3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17 
3.3.4    家园重建与生态恢复并重    18 
3.3.5    政府主导民众参与    18 
3.4    工作框架    19 
4    恢复重建的基础情况调查与评估    21 
4.1    基础情况普查    21 
4.1.1    自然条件与资源    21 
4.1.2    人口、社会与经济    21 
4.2    专项调研    22 
4.2.1    居民与农民迁徙意愿    22 
4.2.2    城镇、村落损毁状况    22 
4.2.3    文物与乡土遗产状况    22 
4.3    土地生存适宜性评估    22 
4.3.1    关键性问题    23 
4.3.2    工作要点    23 
4.4    社会经济承载力评估    25 
4.4.1    关键性问题    25 
4.4.2    工作要点    25 
4.5    综合决策    26 
4.5.1    原则    26 
4.5.2    人口迁移政策    26 
4.5.3    安置与建制合并方式    26 
4.5.4    各城镇、村落(人口)规模    26 
4.5.5    城镇、村落选址    26 
4.5.6    区域、城镇与农村发展战略    26 
5    城镇与农村居民点总体布局    28 
5.1    城镇    28 
5.1.1    原则    28 
5.1.2    布局要点    28 
5.2    农村居民点    29 
5.2.1    原则    29 
5.2.2    布局要点    29 
5.3    城镇布局与农村居民点的关系    30 
6    开放空间与避难场所规划与设计    30 
6.1    开放空间与避难场所规划    30 
6.1.1    原则    30 
6.1.2    规划与布局要点    31 
6.2    开放空间设计    32 
6.2.1    原则    32 
6.2.2    设计要点    33 
6.2.1    城镇中心开放空间-中心防灾公园    35 
6.2.2    地区级开放空间-固定防灾公园    35 
6.2.3    社区级开放空间——紧急疏散避难空间    35 
6.2.4    防灾教育主题基地    36 
6.2.5    地震遗迹纪念地    36 
7    生命线系统规划    37 
7.1    原则    37 
7.2    交通规划需注意的问题    37 
7.2.1    加强新建交通设施和设备的抗灾能力    37 
7.2.2    制定应急交通专项预案    37 
7.3    给排水规划需注意的问题    38 
7.3.1    规划设立应急水源    38 
7.3.2    地下水的管理    38 
7.3.3    污水处理    38 
7.3.4    注重中水系统规划    38 
7.4    电力规划需注意的问题    38 
7.4.1    建立多种能源供给机制    38 
7.4.2    重要建筑物考虑自备电源    38 
7.5    电讯规划需注意的问题    38 
7.5.1    通信手段多样化    38 
7.5.2    安装备用通讯设施    39 
7.6    应急救援系统    39 
7.6.1    建设基层救援组织,定期进行避难与救援培训及演习    39 
7.6.2    关键位置设置应急救援站点,储备必要救援物资    39 
7.6.3    构建城乡交通网络指向系统,为避难与救援提供方位信息    39 
8    建筑设计    40 
8.1    建筑重建原则    40 
8.1.1    节约用地的原则    40 
8.1.2    节约能源的原则    40 
8.1.3    节约用水的原则    40 
8.1.4    建筑材料的循环使用    40 
8.1.5    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来评估建筑的经济性    40 
8.1.6    废物排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40 
8.1.7    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    41 
8.2    聚居人群的分类与居住模式    41 
8.2.1    聚居人群分类    41 
8.2.2    居住模式比较    42 
8.3    建筑基地选址    43 
8.3.1    关于用地的问题    43 
8.3.2    关于场地竖向问题    43 
8.3.3    关于建筑朝向的问题    44 
8.4    邻里关系与建筑空间组合    44 
8.4.1    多种人群的混居有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    44 
8.4.2    开放空间的积极意义    44 
8.4.3    福利设施    44 
8.4.4    社区服务设施    45 
8.4.5    道路交通(是否可以调整到生命线规划中去?)    46 
8.4.6    防火设计与避难场所    46 
8.5    建筑结构形式    46 
8.5.1    轻钢结构    47 
8.5.2    砖混结构    47 
8.5.3    钢筋混凝土结构    47 
8.5.4    木结构    47 
8.5.5    钢结构    48 
8.6    模数化与成套产品的可复制性    48 
8.6.1    模数化    48 
8.6.2    低户型面积标准(单位 平方米)    49 
8.6.3    成套产品的可复制性    49 
8.7    建筑材料与循环经济    49 
8.7.1    废墟的重生    49 
8.7.2    当地的材料    49 
8.7.3    可回收、可更新的绿色材料    50 
8.7.4    临时安置房的材料再利用    50 
8.7.5    节约用材,降低造价和围护费用的几个方法    50 
8.8    设施与废弃物排放    50 
8.8.1    卫生间    50 
8.8.2    厨房    51 
8.8.3    收纳与储藏空间    51 
8.8.4    生活污水的处理    51 
8.8.5    生活灰水的利用    51 
8.8.6    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循环利用    52 
8.9    清洁能源与雨水收集    52 
8.9.1    太阳能的使用    52 
8.9.2    生物能的使用    52 
8.9.3    雨水的收集与使用    52 
8.10    住户参与计划与实施    53 
8.10.1    住户参与方案的确定    53 
8.10.2    自己动手降低建造成本    53 
8.11    自建住宅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53 
8.11.1    场地的清理与检查    53 
8.11.2    重建方案的确立    53 
8.11.3    基础工程    53 
8.11.4    墙体工程    54 
8.11.5    屋面工程    54 
8.11.6    屋面防水与保温    54 
8.11.7    门窗工程    54 
8.11.8    设施安装    54 
8.12    建筑防灾设计    55 
8.12.1    自然灾害    55 
8.12.2    使用灾害    55 
8.13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住宅区功能-可变性与耐久性    55 
8.13.1    需求的变化    55 
8.13.2    住宅的灵活适应性    55 
8.13.3    建筑寿命的延长    55 
8.13.4    建筑主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55 
8.14    建筑形式与地域文化    56 
8.14.1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与之相应的建筑形式    56 
8.14.2    独特的民族文化是地域建筑形式的根    56 
8.15    附录    57 
9    文物与乡土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    59 
9.1    保护原则    59 
9.2    实施步骤    59 
9.3    保护措施    59 
9.3.1    文物    60 
9.3.2    乡土景观和乡土遗产    60 
9.3.3    非物质文化遗产    61 
10    环境整治与生态恢复    62 
10.1    目标、原则和工作要点    62 
10.1.1    目标    62 
10.1.2    原则    62 
10.1.3    工作要点    62 
10.2    生态基础设施构建    63 
10.2.1    基本思路    63 
10.2.2    构建策略    63 
10.2.3    具体步骤    64 
10.3    典型生态环境整治与恢复策略    64 
10.3.1    震后城镇废墟的环境整治    64 
10.3.2    水系统的生态治理和恢复    65 
10.3.3    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    65 
10.3.4    堰塞湖的生态处理    65 
10.3.5    滑坡泥石流区的生态恢复    66 
10.3.6    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    66 
10.3.7    塌陷区的生态恢复    66 
10.3.8    城镇绿化与城市生态系统恢复    67 
10.4    技术方法    68 
11    和谐社区重建规划    69 
11.1    灾后社区重建面临的问题    69 
11.2    社区重建的目标和原则    69 
11.3    对不同群体帮扶的侧重点    69 
11.4    生活重建的主要内容    70 
11.4.1    社会救助    70 
11.4.2    社区服务    70 
11.4.3    医疗服务    70 
11.4.4    就业服务    70 
11.4.5    经济支持    71 
11.4.6    防灾教育    71 
11.5    心灵重建的主要内容    71 
11.5.1    安全感营造    71 
11.5.2    归属感营造    72 
11.6    管理与协作    73 
11.6.1    管理    73 
11.6.2    不同群体之间的协作    73 
参考文献    75 
  由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和谐生态家园重建工作手册——献给5.12汶川地震灾区人民》一书于6月16日正式印刷出版,将于17日正式与读者见面。 
  本工作手册特别为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编写,适用于震后特殊而复杂的自然、社会环境,读者对象包括参加震区恢复重建的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当地民众和志愿者,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实用性和操作性。本书包括了最新的规划设计理念与实用技术,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文明延续的信念。 
  全书内容,根据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中的具体问题和特殊要求组织,包括7个部分:(1)灾区重建中需要理解的自然生态和当地人文历史基础知识;(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必须面对的特殊问题;(3)城镇与农村居民点规划设计要点;(4)生命线工程规划设计要点;(5)建筑设计要点;(6)环境整治和生态恢复要点;(7)和谐社会建设要点。 
  本书由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主编,并与北京别处空间建筑设计事务所、北京土人建筑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全书内容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长期积累的景观设计学专业教育与实践经验,北京别处空间建筑设计事务所长期积累的建筑与生态建筑研究与实践经验,和北京土人建筑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期积累的城市规划、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与实践经验在应急状态下的集中展示,和毫无保留的热心奉献。共同的人类生存理念和人文关怀精神凝聚了三个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通力合作,使得本书的内容得以完整。 
  本书编写工作由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主持,编写人员包括李迪华、东梅、刘小川、乔青、栾博、李海龙、王思思、奚雪松、刘柯、张丹明、彭文洁、李春波、薛菲、杨骞、王鑫、俞伏敏、张扬、韩辉、闫斌、袁弘、张炜、谢中山、颜海松、贾蒙等。他们都承担着繁重的工作和学习任务,百忙中仍不遗余力地奉献自己的思想和智慧,接受体力的挑战,全力保证工作进度。 
  本书2000本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与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共同赠送给地震灾区,和参加震后恢复重建的单位和个人、志愿者。首批赠书将于6月17日发往震区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正在进行灾后重建规划和研究的有单位,部分书刊将通过在受灾地区工作的志愿者,通过他们直接赠送给基层干部和群众。希望获取此书的上述人员可以和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gsla@pku.edu.cn,010-62751181-817,路璐老师)或者当地新华书店联系。任何对于本书的修改完善建议,欢迎和李迪华老师联系(dihuali@pku.edu.cn)。 
  灾后恢复重建已成为当前抗震救灾的工作重点。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第一时间即向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请缨,表示愿意提供一切形式的相关技术支持,希望在灾后重建方面贡献自己的专业智慧。本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聚集体智慧,集众人力量,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满足灾后重建实际需要的实际行动。目前,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正在进行的灾后重建行动除本书的编写外,还包括:作为环境保护部“地震灾区生态环境评估和恢复重建专题工作”技术支持单位,俞孔坚、李迪华作为技术支持专家,正参加震后生态环境评估中典型地区研究、和震区基础设施、重建生态风险规避与规划研究工作,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与国家旅游局地震灾区旅游恢复规划专家咨询;主持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重建总体规划、四川省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恢复保护总体规划、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旅游业重建规划(已经完成),这些工作包括两个镇的总体规划、17个居民安置点的详细设计,保护基础设施的重建等,任务十分繁重。 
  《和谐生态家园重建工作手册》编者感言与寄语 
  (拼音排序) 
  冬梅:为那片曾经走过,或者一直希冀着的土地。为那些艰难中的人们,也为我们自己! 
  李春波:千金的重担压不跨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用行动谱写爱的乐章。 
  李迪华:我所希望和所做的就是让科学和文化的光芒照耀这个地区的重建恢复,让生者在确定的希望中重建生活和文明。 
  李海龙:切实为灾区百姓生存与生活而贡献我们的力量,此生无憾。 
  刘柯:全力以赴,为重建家园做出我们每一个人力所能及的贡献! 
  刘小川:我们生活在从父辈手里传承下来的土地上,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希望留给子孙的依然是个美丽的家园。 
  栾博:关爱土地,尊重生命。 
  彭文洁:“人们必须听景观设计师的,因为他告诉你在什么地方可以居住,什么地方不能居住,这才是景 观设计学的真正含义。”灾难后我一直在思考着景观设计师的责任,也许一切本不至于如此凄惨 ……幸好,还有未来! 
  乔青:能通过自己的工作为灾后重建做点实事,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荣幸!我相信,重建后的家园会更加美好! 
  王树通:期待我们的工作,像一道充满睿智的光芒,献给震区群众的,不仅仅是重建家园的科学知识与先进理念,更是重建生活的信心。 
  王思思:尊重土地,重归生存的艺术! 
  王鑫:眼中土地心中人,科学规划安九州。 
  奚雪松:心若在,梦就在,我们大家一起从头再来。 
  薛菲:地震无情,大爱无边,四川不相信眼泪! 
  闫斌:一双手,能撑起一个家;你我携手,就能撑起整个世界。 
  严海松:呵护远方的土地,呵护我们的心灵,呵护未来和希望。 
  杨骞:早日重建家园,让我们一起努力! 
  俞孔坚:在哀悼那些不幸的同胞之余,作为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师,我们更深刻地感到城市、景观和建筑的规划设计是生存的艺术。今天的灾难根源在于人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科学技术和知识时代,却又不遵守必要的科学规范和原则。因此,当代中国在破除旧的经验图腾和禁忌的同时,必须建立新的科学的“图腾”和“禁忌”,那就是使科学的防灾避灾知识和法规成为日常行为、特别是人居环境设计和管理的自觉意识。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使我们的家园不但美丽和高效,更应该安全并有利与健康。 
  俞伏敏:重建后的四川必将更美! 
  袁弘:灾后重建的工作千头万绪,更加需要科学、精明、前瞻的规划。 
  张丹明:重建美好家园,我们永远在一起! 
  张炜:尽自己所能帮助灾区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