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效益

  • 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通过“细胞”设计实现雨洪调蓄与水质净化功能。湿地的正常蓄水量为 71,905.85立方米,最大蓄水量达 137,674.64立方米,可收集约123-144.89公顷雨水,显著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 湿地泡系统在水质净化方面效果明显,A级水质比例提升至 23.68%,C级比例增至 39.47%,显示出湿地泡对水体净化的有效性;
  • 通过雨水收集与生态补水,湿地公园不仅增强了水资源调蓄能力,还为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数据来源:

李雅.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雨洪调蓄能力评价[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3,10(01):43-50.


社会效益

  • 基于眼动分析法对哈尔滨湿地公园景观视觉质量的研究表明,文化中心湿地公园表现最佳,各景观要素协调性较高,视觉吸引力强,尤其是道桥形态优美,植物配置合理,吸引力显著提升,游客前往意愿最高。

数据来源:

周航. 基于眼动分析法的哈尔滨湿地公园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DOI:10.27009/d.cnki.gdblu.2020.0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