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效益

  • 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每年吸收氮(N)3252kg 和 磷(P)570kg,其中挺水植物对氮和磷的去除效果最显著;
  • 湿地植物种类多样,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3.232,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973,表明植物配置合理,物种多样性较高。湿地为鸟类和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增强了生物多样性;
  • 公园景观以绿色为主基调,结合红色睡莲和黄色纸莎草等丰富色彩,提升了美学价值;
  • 该湿地公园通过生态设计实现了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景观美化的多重效益。

数据来源:

谢宗琳,熊静,吴淑邦,等.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与净化功能研究[J].热带林业,2019,47(02):52-55.


  • 对凤翔湿地公园梯级潜流湿地的污染物净化效果研究显示:湿地对氨氮(NH₃-N)、总磷(TP)、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的去除率最高可达60%-90%,出水浓度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和地表水Ⅰ类水标准。其中,氨氮去除率最高达90%,总磷去除率最高近90%,总氮去除率达60%。
  • 湿地设计参数对水质净化效果影响显著,其中湿地形状复杂度越高(水流路径长度长、周长面积比高),污染物去除率越高;植被覆盖度对污染物去除有正向作用,在覆盖度达到99%时效果最佳。适宜植物如再力花、旱伞草、黄菖蒲和纸莎草对总磷去除效果尤佳。
  • 在实践上,可通过优化湿地形状、增加水流路径、选择适宜植被种类和覆盖度,实现高效水质净化,为城市景观设计和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数据来源:

常贺星. 梯级潜流湿地的设计参数及其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以海口市凤翔公园为例[M]. 北京大学,2018.


社会效益

  •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232人中,39.66%的人对凤翔湿地公园表示十分满意,45.69%的人表示满意,整体满意度达85%,增加他们的户外活动次数。
  • 凤翔公园湿地承担着周边居民和当地学生自然教育基地的功能。84%左右的受访者表示该公园使其增加了生态相关知识,了解了湿地净水原理,以及植物名称及其基本特征。
  • 凤翔湿地公园也对当地文脉和历史进行修复和再现,表现了当地独一无二的场所精神,如凤翔公园的“乾坤湖”以及坐落在旁边的“迈瀛村”。

数据来源:

李琳. 以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的河流生态修复及其绩效研究——以美舍河凤翔公园湿地为例[M]. 北京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