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效益

  • 研究选取基于人工设计的贵州省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从生境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两个方面对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估;
  • 公园生境单元类型较丰富,公园中面状、现状要素饱和度指数都超50%,生境多样性状况良好;
  • 公园建成5年后场地内乔灌木植物的种类明显增多,其中丁香、香樟、蜡梅、榆树等植物成为新的优势种群,表现在园区的西部、南部与东部;草本水生植物种类也明显增多,优势种群结构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集中表现在园区的西南部、南部与中部;
  • 影响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两大因素一是优势群落的自然演替恢复速度效果明显,二是人为干扰严重的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数据来源:

郝晟,王春连,林浩文. 城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设计与评估——以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生态学报, 2019, 39(16): 5967-5977.


  • 2017年水生植物调查显示,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植物26个种群,具有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大概15个种群,冬季观赏类植物较少,建议引种荷花、石菖蒲等水生植物。

数据来源:

邱宇,何超,匡其羽.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植物配置现状及建议[J].现代园艺, 2018(5):3.DOI:CNKI:SUN:JXYA.0.2018-05-080.


  • 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陆生观赏植物150种.按植物的主要层次结构划分为乔木层58种,灌木层36种,草本层56种.公园冬季植物配置较为单一,建议引进冬季开花植物结香、红梅等植物。

数据来源:

汪红,何超,匡其羽.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陆生植物配置现状及建议[J].现代园艺, 2018(5):3.DOI:CNKI:SUN:JXYA.0.2018-05-079.


  •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判定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质量较好,其中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乡土性与生态驳岸的处理等方面均得分较高,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

数据来源:

付林江,肖婵,杨尊尊.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 37(4):4. DOI:CNKI:SUN: ZWZS.0.2019-04-054.


  • 2019年六盘水市明湖湿地公园浮游藻类初步鉴定出8门36属38种,硅藻为明湖湿地公园浮游藻类的最优势种群,其次为绿藻和蓝藻。
  • 水体浮游藻类分布均匀,种类比较丰富,湖中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0.4×106cells/L,目前营养状态处于极贫营养。

数据来源:

田俊良,王洁,王树东.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富营养化评价[J].绿色科技, 20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