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
罗马大学名誉博士
挪威生命科学大学荣誉博士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IFLA终身成就奖—杰里科爵士奖获得者
土人设计(Turenscape),创始人
Cooper Hewitt国家设计奖之景观设计与风景园林奖获得者
Oberlander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ize奥伯兰德国际风景园林奖获得者
加拿大皇家建筑学会(RAIC)国际奖获得者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授予 “NbS全球领航者”
《福布斯》2025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航者
国际设计教育成就奖
绿色设计国际贡献奖

为大地而设计:俞孔坚教授生平(1963–2025)


2025年9月23日,俞孔坚教授在巴西潘塔纳尔湿地开展生态考察期间,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享年62岁。

他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是全球景观规划与设计领域的思想领袖,是脚踏土地、心系人民的大地设计师。他的一生,始终奔走在拯救生态、修复国土的道路上,思想深邃、情怀厚重,留下了丰富的学术遗产与一座座改变世界的风景。


一、乡土记忆中的生态初心

俞孔坚1963年4月出生于浙江金华东俞村。该村位于白沙溪畔,三十六道堰环绕,七口池塘散布田野,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幼年时期与自然共处的生活经验深深影响了他,使他形成了最朴素却最坚固的生态观念。

他曾多次回忆,这种与洪涝、旱灾、土地搏斗的农耕生活,不仅塑造了他面对困难的坚韧意志,也孕育了他对“生存智慧”的敬畏。他所倡导的“大脚美学”“反规划”“海绵城市”,都根植于这一童年经验的精神土壤。

童年的乡村记忆,不仅是俞孔坚生态思想的根源,也成为他一生致力于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情感起点。


二、学术道路与归国使命

1980年,俞孔坚考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后获得农学学士与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2年,他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攻读博士学位,并以生态安全格局开启了其原创性研究的第一步。

在美国,他曾在著名的SWA集团担任设计师,参与国际重大项目。尽管前途广阔,但他始终心系故土。1997年,他毅然回国,受聘于北京大学,投身教育与科研,开启了服务国家生态安全的科研与实践生涯。

在北京大学,他先后创办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及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推动风景园林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并创办《景观设计学》期刊,系统构建起面向中国国土问题的生态设计教育体系


三、理论建构:生态安全格局与反规划

俞孔坚最具奠基性、开创性的学术贡献,是他在1995年提出的“生态安全格局(ESP)”理论。这一理论建立了识别和保护生态系统关键格局的科学方法,为“生态红线”的划定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提供了系统支撑。

ESP不仅为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底图逻辑,也成为全球生态空间治理的重要参考。据统计,该理论已被引用超过三万次,在国际SCI数据库中形成超500篇衍生研究文献。

在ESP的基础上,俞孔坚进一步提出“逆向规划”途径,即以生态优先为导向的规划方法论,主张通过优先控制非建设区域引导城市空间发展,形成维护国土安全的绿色网络,让规划从技术工具回归公共福祉的实践艺术。


四、方法论创新:将本土生态智慧科学化、工程化

俞孔坚在工程方法上同样具有深远创新。他率先从本土农业文明中提炼出梯田、基塘、陂塘、垛岛等生态经验,通过科学建模、性能评估与模块化整合,建立了“传统生态智慧的工程化路径”

这些模块既具有传统系统的整体性,又兼具工业体系的效率与标准化特征,成为中国大规模生态修复工程的核心单元,被广泛应用于海绵城市、水体治理、退化湿地恢复、盐碱地改良等多个领域。

通过这套“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体系,他解决了如何在“国土空间紧张”“自然修复效率低”之间实现兼顾的难题,也为全球气候适应与生态韧性建设提供了全球可复制的“中国模式”。

截至2025年,俞孔坚及其团队已主持完成1000余项生态工程项目,覆盖国内200余个城市,并扩展至美国、俄罗斯、墨西哥、泰国等十余国家。其代表性成果包括:金华燕尾洲公园、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海口美舍河生态廊道和凤翔公园、三亚红树林和东岸湿地公园、南昌鱼尾洲公园、红飘带公园、天津桥园等等。这些项目不仅在生态修复、水质净化、生境重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也在设计美学上展现出高度融合,获得国内外高度评价,成为城市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照。


五、服务国家战略,助力顶层设计

俞孔坚始终强调,科研不仅要服务学术,更要服务国家。他主持制定了全国第一版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总体规划,参与起草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修复“山水工程”等政策法规,并将生态安全格局理念写入多项国策中。

他主编或审读了多部中组部与住建部组织的干部培训教材,开展300余场政策培训与专题讲座,是国家“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重要学术支撑者之一。

他的理念与研究成果,已深度嵌入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城市双修、黑臭水体整治、乡村振兴、气候韧性建设等核心工程中,成为当代生态治理实践的“公共知识”。


六、国际影响:从中国经验到全球方案

俞孔坚的理念与工程实践,赢得了国际学术与专业界的广泛关注。他三度受邀向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与艺术与科学院报告研究成果,并在IFLA、WAF、ASLA、世界经济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会议上作主旨演讲百余场。

他曾担任IUCN全球NbS创新中心主任、IFLA水安全与管理委员会主席,在全球生态设计领域具有高度话语权。由其主导的项目,4次入选IUCN全球十佳生态修复实践,代表中国设计走向世界。

他的理论与方法被《科学美国人》《Nature Water》《MIT科技评论》等权威刊物专题报道,被誉为“全球气候韧性设计的中国样本”。


七、未竟之路与精神遗产

在他遇难前数日,他依然奔波在巴西“地球之肺”潘塔纳尔湿地,持续发出警醒的声音:“当最后的伊甸园也在退缩,人类还能从哪里得到生存的希望?”

他曾说:“思如国君,行若农夫。”这不仅是一位设计师的伦理表达,更是一位知识分子的价值信仰。他所创建的理论体系、实践范式与教育制度,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俞孔坚教授的生命定格于大地与天空之间,但他的思想与精神,将在更多后来者的实践中延续,成为无数风景设计师、城市建设者、生态修复者心中的灯塔。

他所说的“深邃之形”,不止是一种设计形式,更是一种心灵的回归——回归自然,回归人民,回归土地的正义与温度

俞孔坚教授永垂不朽。


主要获奖与荣誉

2025年

  • 主持设计的南昌鱼尾洲公园获2025 ASLA杰出设计奖
  • 主持设计的海口美舍河凤翔公园公园获2025 ASLA城市设计奖
  • 主持设计的海绵协同:淮阳伏羲文化公园获2025国际建筑奖
  • 主持设计的中国传统智慧启发的现代海绵城市:三亚东岸湿地公园获2025国际建筑奖
  • 主持设计的周口淮阳伏羲文化公园获2025 AZ Awards最佳景观奖
  • 获颁2025RAIC国际奖,土人设计

2024年

  • 主持设计的海口江东滨海公园:会呼吸的海防获2024 Dezeen Awards
  • 主持设计的泰国曼谷班加科特森林公园获2024 IFLA AAPME Awards
  • 主持设计的泰国曼谷班加科特森林公园获2024 UIA 2030 Awards
  • 主持设计的泰国曼谷班加科特森林公园获2024 AZ Awards最佳景观奖
  • 主持设计的泰国曼谷班加科特森林公园获2024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综合设计奖
  • 主持设计的西安雁南公园获2024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奖
  • 主持设计的茅台生态元宇宙获2024WAF高仪水奖

2023年

  • 主持设计的泰国曼谷班加科特森林公园获2023国际建筑师协会友好包容空间奖
  • 主持设计的泰国曼谷班加科特森林公园获2023WAF世界建筑节最佳景观奖
  • 获颁2023国家设计奖之景观设计与风景园林奖
  • 获颁2023奥伯兰德国际风景园林奖

2022年

  • 主持设计的南昌鱼尾洲生态公园获2022 AZ Awards最佳景观奖
  • 主持设计的南昌鱼尾洲生态公园获2022 AZ Awards环境领导力人气奖
  • 主持设计的邯郸园博会项目和潼南大佛寺湿地公园获建筑大师奖(AMP)优胜奖
  • 主持设计的南昌鱼尾洲公园获得建筑大师奖(AMP)年度设计大奖
  • 主持设计的南昌鱼尾洲公园荣登《财富》中国最佳设计榜

2021年

  • 获颁国际生态哲学与生态文明领域最高奖——柯布共同福祉奖
  • 主持设计的重庆潼南大佛寺湿地项目荣获2021 AZ Awards最佳景观奖
  • 主持设计的俄罗斯喀山市卡班湖群滨水区项目获得2021年“WAF城市景观奖”
  • 主持设计的三亚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获得2021年“WAF自然景观奖”
  • 主持设计的中国海口美舍河生态工程荣获2021年“世界标志性景观奖”
  • 主持设计的宿迁衲田花海项目荣获2021年“世界标志性景观奖”

2020年

  • 获颁2020IFLA世界景观学与风景园林终身成就奖—杰里科爵士奖
  • 主持设计的三亚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获全美景观设计荣誉奖

2019年

  • 获颁挪威生命科学大学荣誉博士
  • 主持设计的三亚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获2019AZ Awards最佳景观奖
  • 主持设计的俄罗斯喀山市卡班湖群滨水区景观复兴获2019 APA国际规划杰出奖•凯文林奇规划设计奖
  • 主持设计的浦阳江生态廊道获2019 APA国际规划杰出奖•伊恩麦克哈格环境规划奖
  • 主持设计的浦阳江生态廊道获2019年国际绿色设计先锋奖

2018年

  • 主持设计的宿迁三台山森林公园、金华燕尾洲公园获中国建筑设计奖•园林景观专业奖一等奖

2017年

  • 获颁罗马大学名誉博士
  • 获“金莲花杯”国际设计大师奖
  • 主持设计的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2017WAF世界建筑节最佳景观奖
  • 主持设计的衢州鹿鸣公园获2017AZ AWARDS最佳景观奖

2016年

  • 主持设计的衢州鹿鸣公园获全美景观设计荣誉奖ASLA Honor Award, General Design, Framing Terrain and Water: Quzhou Luming Park,The 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USA.
  • 主持设计的哈尔滨文化中心湿地公园获AZ AWARDS最佳景观奖、AZ AWARDS环境先导奖
  • 发表论文《构建城市绿色海绵——生态雨洪调蓄系统规划研究》获第六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

2015年

  • 主持设计的衢州鹿鸣公园获第五届中国环境艺术金奖
  • 主持设计的金华燕尾洲公园获世界建筑节年度最佳景观
  • 主持设计的六盘水明湖湿地获世界人道主义粮食与水奖
  • 主持设计的哈尔滨雨洪公园获“国际能源奖”国家奖

2014年

  • 获中国十大品牌人物称号(品牌中国产业联盟)
  • 主持设计的六盘水明湖湿地获全美景观设计荣誉奖ASLA Honor Award, General Design, Slow Down: LiupanhsuiMinghu Wetland PArk,The 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USA.
  • 主持设计的六盘水明湖湿地获世界建筑节优秀奖 Highly Commended, Landscape of the Year Award, QunliStormwater Park. 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Awards 2010, Singapore.
  • 主持设计的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获Zumtobel提名奖Zumtobel Group Award Nominated,QunliStormwater Park, The 2014Zumtobel Group Award Jury.

2013年

  • 被聘为“北京市特聘专家,”北京市人民政府
  • 主持设计的六盘水明湖湿地获全美景观设计杰出奖,(ASLA Honor Award in General Design,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
  • 主持设计的迁安三里河生态廊道获全美景观设计杰出奖,(ASLA Honor Award in General Design)
  • 获2013年度“中关村十大人物”,(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

2012年

  • 荣获2012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特别贡献奖(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中国绿化基金会指导,中国绿化基金会)
  • 获2012年度中国城市再设计思想家奖(新华社、新华网)
  • 主持设计的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获全美景观设计杰出奖(ASLA Award of Excellence,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
  • 主持设计的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获国际建筑奖(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Awards 2012,The Chicago Athenaeum Museum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European Centre for Architecture Art Design and Urban Studies)
  • 主持设计的上海世博后滩公园获国际建筑奖(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Awards 2012,The Chicago Athenaeum Museum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European Centre for Architecture Art Design and Urban Studies)

2011年

  • 第二届“景观之星,”(市公园管理中心、市公园绿地协会、市风景名胜区协会)
  • 主持设计的上海世博后滩公园,获美国建筑奖(American Architecture Award), The Chicago Athenaeum Museum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European Centre for Architecture Art Design and Urban Studies
  • 被授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
  • 主持设计迁安三里河生态走廊,获2011年度世界景观奖,2011世界建筑节。
  • 获“设计教育奖”,北京国际设计周既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北京国际设计周授予吴良镛、潘公凯、俞孔坚三教授设计教育奖)

2010年

  • 主持设计的秦皇岛汤河公园,获2010世界城市滨水设计荣誉奖(Excellence on the Waterfront Project Honor Award),世界滨水中心(The Water Front Center)
  • 主持设计的上海世博后滩公园,获2010世界最佳景观奖(World's Best Landscape),世界建筑节(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 主持设计的上海世博后滩公园,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设计杰出奖(ASLA Design Award of Excellence)
  • 主持设计的秦皇岛海滨景观带,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设计荣誉奖(ASLA Design Honor Award)
  • 主持设计的天津桥园,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综合荣誉奖(ASLA Design Honor Award,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

2009年

  • 主持设计的天津桥园获全球最佳景观奖(World's Best Landscape),世界建筑节( 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Awards, WAF Awards)
  • 主持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获ULI全球杰出奖(ULI Global Awards For Excellence)城市土地研究会(Urban Land Institute)
  • 主持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获ULI亚太杰出奖(ULI Excellence Award for the Asian Pacific Region ),城市土地研究会(Urban Land Institute)
  • 世界滨水设计杰出奖:环境保护和改善奖(Excellence on the Waterfro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Award),世界滨水中心(The Water Front Center)

2008年

  • 国际建筑奖 (2008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Awards For The Best New Global Design), The Chicago Athenaeum Museum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European Centre for Architecture Art Design and Urban Studies
  • 首届国际建筑节优秀奖(Highly Commended, the inaugural 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Barcelona, Spain)
  • 世界滨水设计最高荣誉奖(Excellence on the Waterfront Top Honor Award,世界滨水中心The Water Front Center)

2007年

  • 世界青年建筑师奖Ar Award Commended (The Architecture Review)
  • 世界滨水设计最高荣誉奖(Excellence on the Waterfront Top Honor Award)
  • 主持的绿荫里的红飘带-秦皇岛汤河公园,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设计荣誉奖(ASLA Honor Award in General Design)

2006年

  • 主持的飘浮的花园-黄岩永宁公园,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设计荣誉奖(ASLA Honor Award in General Design)

2005年

  • 主持的黄岩永宁公园,获中国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被国务院侨办授予“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
  • 主持的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设计荣誉奖(ASLA Honor Award in General Design)
  • 主持的台州“反规划”,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规划荣誉奖 (ASLA Honor Award in Planning and Analysis)
  • 被北京市人事局授予“第二届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奖”

2004年

  • 主持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获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金奖”
  • 主持设计的四川都江堰水文化广场,获国际青年建筑师推荐奖(Ar+d Recommended)
  • 主持设计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获第十届首都规划建筑设计汇报展“城市环境优秀设计方案奖”
  • 主持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获得“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

2003年

  • 被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联合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 主持的中山岐江公园,获“中国建筑艺术奖--城市环境艺术优秀奖”
  • 主持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获“北京市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第八届优秀工程勘察规划设计一等奖”

2002年

  • 主持的中山岐江公园,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设计荣誉奖 (ASLA Honor Award in General Design,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中国首次获得此奖)

2001年

  • 主持的西藏昌都中路步行街项目,获中国建设部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