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理念 >  出版 >  正文
/upload/books/61bda66c7c3aea2daa631563ee562a8c.jpg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 作者:简·雅各布斯
  • 译者:金衡山
  •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年07月

推荐语: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曾经是,现在仍然是一面高悬在城市上空的明镜,值得每一个开发商、规划师,各级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者,尤其是市长们时时参考,观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俞孔坚


  如何将建筑业的“清洁”“大”都市,带回人类扮演主要角色的“肮脏”“小”地方?这场现代社会最大的斗争,完全是从这位顽强的女性身上开始。


——隈研吾


内容简介: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自1961年出版以来,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整个世界范围内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雅各布斯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以充满激情的文字,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是什么使得街道安全或不安全?是什么构成了街区,它在更大的城市机体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有些街区仍然贫困,有些街区却获得新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雅各布斯具体阐释了城市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取向,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尽我们所能去理解城市的生态,这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雅各布斯的杰作是一部以人为本治理城市的蓝图。时至今日,它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简·雅各布斯1916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高中毕业后,她来到纽约。纽约形形色色的工作区域深深地吸引着她,于是,她开始作为自由撰稿人写作关于这些地方的文章。1952年,她成为《建筑论坛》的助理编辑。她被分配去报道城市的改造计划,但她发现,这些正在施工中或已完成的计划,不仅无趣、不安全、没有活力,而且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也是负面的。由此,她对正统规划理念愈加怀疑。1956年,她就此在哈佛大学发表了一个演讲;这次演讲后来发展为在《财富》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名为《市中心为人民而存在》;再后来,又发展为《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出版于1961年。

  雅各布斯在纽约、多伦多等地积极参与城市发展相关事务,为城市规划和住房政策改革建言献策。她的主要作品还有《城市经济》(1969)、《城市与国家财富》(1984)及《生存系统》(1993)等。




谁毁了城市?六十年后再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现代文库”版序言

致谢

插图说明

一 导言

第一部分 城市的特性

二 人行道的用途:安全

三 人行道的用途:交往

四 人行道的用途:孩子的同化

五 街区公园的用途

六 城市街区的用途

第二部分 城市多样化的条件

七 产生多样性的因素

八 主要用途混合之必要

九 小街段之必要

十 老建筑之必要

十一 密度之必要

十二 有关多样性的一些神话

第三部分 衰退和更新的势力

十三 多样性的自我毁灭

十四 交界真空带的危害

十五 非贫民区化和贫民区化

十六 渐次性资金和急剧性资金

第四部分 不同的策略

十七 对住宅的资助

十八 被蚕食的城市与对汽车的限制

十九 视觉秩序:局限性和可能性

二十 拯救和利用廉租住宅区

二十一 城区管理和规划

二十二 城市的问题所在

索引

  正统规划师们建大楼、建公园、建高架,她却说:'只有当所有人都是城市的创造者时,城市才有可能为所有人都提供一些东西。一位传奇女性,一部挑战权威之作,60年间,改变了世界。

★ 中文译本全面修订

★ 新增简·雅各布斯小传,致敬经典

★ 新增北大俞孔坚教授导读,解析为何60年后中国读者还可借鉴参考此书

★ 新增简·雅各布斯“现代文库”版序言,重新定义城市生态的基本逻辑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曾经是,现在仍然是一面高悬在城市上空的明镜,值得每一个开发商、规划师,各级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者,尤其是市长们时时参考,观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俞孔坚

  如何将建筑业的“清洁”“大”都市,带回人类扮演主要角色的“肮脏”“小”地方?这场现代社会最大的斗争,完全是从这位顽强的女性身上开始。

——隈研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