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俞孔坚称自己是"土人"。"土人"于1997年1月创立了北京大学景现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他的"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是融景观规划,城市设计、生态及人居环境为一体的设计研究所。在当前设计领域,能把生态环境和人的居住、城市建设相结合的人还真是屈指可数。
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致力于景观设计学的先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力图从教育和科研入手,打造中国的景观设计学。该中心遵循自然过程,尊重场所精神和历史文脉,创造满足现代人生活需要的安全、健康、优美和高效的家园。正是带着这种理想,1998年1月.俞孔坚成立了"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作为北京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最早进入中关村创业园区的单位,他们的初衷是在北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这一象牙塔中的学术机构与中国大地上的景观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理想变为现实。截止到2000年,该研究所已有近300万元的利润,社会影响在不断提高。上至国家领导人、省市首长,下到业内的大学生,"土人"的名字已成为一个品牌。
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在成立一年内,就与国内外最有实力的设计院竞标多个重大项目。在竞争都江堰广场工程中,他们胜利了。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丰台科技园、北京广安大道商业街,中关村软件园和中关村西区的国际竞标中,他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五次均获奖入围,其中四次夺冠、三次中标。-个年轻的设计所,何以敢如此大胆地投入和敢冒如此大的风险与国际一流设计所竞争,因为他们肩负华夏土地监护之重任,有对时代负责的态度和团队精神,还因为他们有"土人"的理念。
"土人"的事业有多大,决定于"土人"的视野和它的想像力,以及在挑战和机遇面前的定位。作为新经济的圣地,硅谷流传着一句话"我们要做的事情能使世界发生改变。"这也正是"土人"的视野和定位。"土人"就是要通过传播其"天地-人-神"的理念,通过以此为指导的设计,以及实实在在的产业和工程实践,即:教育-设计-产业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使中国大地发生改变,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土人景观。
在土人的视野中,城市、景观、建筑及生态环境的设计与工程事业有着不尽的朝阳。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国社会也进入一个转型时期,传统的计划经济正在逐步被市场经济所替代。恰在这时,世界范围内的知识经济浪潮正席卷而来。而"土人"正是一艘同时装备着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双桨的轻舟,已具备了航行于大海的条件。有人问俞孔坚博士,为什么叫"土人"?他说,除了指人-地关系之外,还有层意思是:当许多洋买办作为国际著名公司的先锋,早已进入中国,而更多的国际公司伺机以待,准备抢占中国市场时,"土人"却带着国际最先进的理论与技术,勇敢地打起了乡土中国人的旗帜,发誓要打造民族品牌。"土人"相信,中国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有含义的。"土人"所肩负的是监护这块古老土地的重任。
景观设计职业在中国的现在比在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时代都更需要。奇缺的人才、苍白的理沦与技术研究,给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限制,这预示着"土人"的责任和机会所在。 "土人"一开始就提出了教育、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和互动式发展的方针,事实证明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早在两年前,"土人"就着力于"土人景观网"的建设,并将继续作为未来土人发展的战略性投入,力争利用新媒体,形成网上教育的权威站点,推动本专业和学科的建设。
"土人"在过去几年内是在一个研究及教育机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保持和加强这一技术核心的前提下,"土人"将在以下领域开拓创新--在专业领域、经营范围及地域内大胆拓展;在设计方面,继续向建筑学和城市规划设计两翼发展;在业务领域,开展土人工程业务;在土人工程基础上,有计划、稳步地发展与景观专业相关的其他产业,力争在几年内,形成"土人"产业集团;在社会责任方面,加大投入支持北大景观研究中心和"土人景观网"的建设;在地域发展上,总结"广州土人"的成功经验,团结志同道合的各界人士,在全国其他领域发展"土人"分部,形成"土人景现"的网络。
未来"土人"的产业战略将大大改善"土人"们的条件,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待遇,这就是未来土人们的形象,也是"土人"对每个员工的郑重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