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庞伟: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景观之憾

2009-09-15 作者:庞伟
  前不久,去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艺厅看杨丽萍的《云南的响声》。那晚,于白云之麓观云之南的风景,恍惚亦随舞者介乎人神之境。那种效果,“能响都响了,不能响的也都响了!”艺术家让我们领悟到直接冲过来的艺术创造的美。
  作为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景观的设计者之一,我也一直留心着来自这群硕大建筑物周遭景观的“响声”。事实上,不论是我们,还是当年合作过 的比利时设计师,我们都希望那些岭南生命的响声布满建筑四周。竹叶抖动于风,而雨打芭蕉,不是几株,是成片成片的芭蕉……
  较早的方案有若干生态桥跨过白云大道联系到白云山,白云山的绿色流淌下来,注入场地。
  较早的方案里有一个公园,这个公园将留有一个微弱但肯定的信息,关于这个场地,在它成为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之前的那些时光。曾经的东方乐园,曾经的摩天轮、过山车……这个场地上差不多有一整代广州人的假日笑声、哗声、尖叫声……
  较早方案的前广场不是象现在那样一大片空的场地,而是在其中有着一大片真正的树林,木棉林。春天的时候,广场中央将是一片花海,燃烧欲火的木棉花海……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整体方案是由国际竞赛产生的,它产生了迥异于我国人民大会堂以来那种会议中心模式的另外的形象,这个“另外”其实就是思想解放,就是南粤特色,就是一次可贵并且昂贵的机会。
  然而,这个“另外”在实现的途中,一次次折戟沉沙在常识、国情、议论种种的“不另外”势力中。对于一个背惯了标准答案的群类,事实上不会“另外”起来。
  许多鲜活的声音终于没有在建筑周围响起,现在的景观结局,于我们而言,顶多只实现了一半,却也付出了极艰难的努力。《云南的响声》开始那场就是分娩,台词中似乎有句“人生人,吓死人”。生命诞生,何其不易!而人生物,亦同此理,事物的诞生一定也充满挣扎辛劳。
  是晚,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眼睁睁看到舞者们把一切平凡舞动至神奇,不由感叹良久,不能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