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世博本质是什么?

2010-03-04 作者:台桂花 来源:中国环境报
  5年前,他作为知名学者,走进日本爱知世博会,发表了环保主题演讲;5年后,他作为上海世博园区景观项目的主要设计师,主持策划了世博公园中心绿地景观并主持设计和实施了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的设计。两次与世博结缘,使他对世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对即将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他更是抱有一种深切的期望。然而,当许多人沉醉于世博带来的新奇和视觉享受时,他却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担忧——人们是否会被世博的形式所迷惑,陷入盲目的建筑崇拜,而忽略了上海世博的本质含义?

  身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看过、也设计过许多城市,曾经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千疮百孔的城市改造让他痛心不已。2010年春节前夕,当记者对其就上海世博的召开等话题展开采访时,言谈话语间,这种忧虑依然溢于言表。


  人们对世博的误读将是世博的悲哀。上海世博会的本质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对环保的高度责任感
  从日本爱知世博会至今,虽然才短短5年时间,但是世界各国在环保的认识上实现了新的跨越,环保已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它开始广泛地渗透在人们日常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中。而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剧,低碳技术也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在这一大背景下,上海世博会将主题确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契合了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要求。
  “然而,我有一种担忧,上海世博会后,世博建筑会出现在全国各地的许多城市中。如果是这样,人们就是误读了世博。这将成为世博的悲哀。”俞孔坚说。

  在上海世博会一些华丽的建筑外表下,人们很容易被迷惑。所以,面对上海世博会,人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奇特的建筑、迷人的灯光都不是其本质。上海世博会既不是向世界炫耀中国国力的强盛,也不是要张扬建筑的华丽,而是要向世界展示中国对待环保高度的责任感以及改善环境的信心和决心,并告诉人们应以何种方式对待环境,对待生活。


  正视问题和不足,对过去城市发展的反思尤为珍贵
  中国的城市化近年来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在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变为建设用地,越来越多的村民变市民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城市资源的日益短缺和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未来城市将向何处发展?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在给人们带来一种美好的期待的同时,也向人们发出了提问:城市,怎样让生活更美好?
  俞孔坚认为,面对日益凸显的城市难题,人们必须重新思考过去城市的发展。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向世界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世界将看到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大量的溢美之词也将源源不断地从世界各地传出,然而此时尤需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我们的问题和不足。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告诉人们,城市可以让生活更美好,但是城市也并不一定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俞孔坚表示,要想这一美好的期待成为现实,必须走生态环保之路,必须面对现实,而反思过去城市的发展,创造性地设计城市的未来,在一片赞誉声中,则显得更为难得和珍贵。


  城市需要精明的增长和保护
  中国城市必须结合自己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口规模等状况,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合理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盲目扩张和资源浪费,实现精明的增长和保护。
  俞孔坚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公园设计为例介绍说,后滩公园原是工业和仓储用地,场地边缘有厂房、码头等工业遗存。但经过细心的规划和设计,这里变成了融水体净化和雨洪调蓄、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审美启智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公园。
  尤为可贵的是,后滩公园的核心是一条带状、具有水净化功能的人工湿地系统,它将来自黄浦江的劣Ⅴ类水,通过沉淀池、叠瀑墙、梯田、不同深度和不同群落的湿地净化区,经过长达1公里的流程,而成为Ⅲ类净水,日净化量为每天2400立方米。如果用常规的污水处理厂来做处理,每年得耗费300万元的电费。净化后的Ⅲ类水不仅可以提供给世博公园做水景循环用水,还能满足世博公园与后滩公园自身的绿化灌溉及道路冲洗等需要。
  后滩公园展示了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同时具有审美启智的功能,指明了建立低碳和负碳城市的一条具体途径。放眼全国许多环境问题严重的城市,正是需要这样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
  城市要实现精明的增长和保护,俞孔坚强调,首先要以区域生态安全为底线,建设生态基础设施,实现土地规划的高度节约化和集约化利用,保护土地的自然生命系统,让自然做功,为人类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态服务。
  其次,在新的理念下进行技术、资源的全面整合。新中国城市发展已经走过60多年,许多技术已经非常完备,如果还仅是单枪匹马的应用,不进行系统集成,其作用将无法充分发挥。又比如,目前,很多部门都有低碳目标,如果进行资源整合,而非各自为政,将有效促进城市低碳发展。
  再次,倡导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创造绿色的城市环境和氛围。
  低碳生活体现在人们衣食住行的每一个细节中。“只要条件允许,我现在每天都要步行半小时上下班。我的低碳生活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前提是,人们要真得去做。如果大家都能从小事做起,那效果可就非同一般了。”俞孔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