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花卉报:生态设计重建人地和谐关系——记秦皇岛海滨生态修复工程景观设计

2010-05-26 来源:中国花卉报
  秦皇岛海滨生态修复工程位于渤海海滨,长6.4公里,占地60公顷,荣获2010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综合类杰出设计奖。该项目设计运用多种生态恢复与再生设计技术,将一处垃圾遍地,侵蚀严重,生态环境退化的滨海滩地,恢复和改善为一处生态健、风景优美的旅游与游憩地。记者近日采访了该项目首席设计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和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俞孔坚。
 
  俞孔坚告诉记者,整个海滨现状破坏严重,垃圾遍地,海水对沙堤的侵蚀非常严重,植被退化。不明智的场地利用导致滩涂湿地消失。防浪工程机械单一,缺乏生态和环境考虑。“该工程目的是通过生态设计,阻止海岸侵蚀过程,恢复滨海湿地,美化环境,将昔日退化的滨海湿地,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俞孔坚说,“根据场地内不同区域的场地条件,设计师将整个场地分为三个区段进行生态修复。”
 
  区段一:以木栈道修复生态
 
  区段一是一条滨海沙滩,绵延约5公里,分布着沙丘和砂生植物群落。这些群落因为微地形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特征,包括以香蒲为优势物种的湿地植物群落,以禾本科植物为优势物种的砂生草本群落,以紫穗槐为优势种的灌丛群落,以红柳为优势物种的砂生灌丛,以及以刺槐为优势物种的人工林带和以柳树为优势物种的人工林。
 
  “在这一区段,主要的设计元素是一条木栈道。通过木栈道的精心布局和设计,将不同植物群落串联起来,创造出一条体验廊道和科普教育廊道。”俞孔坚解释道,栈道设置在植被带和最易侵蚀的沙堤边。在易于侵蚀的地方堆设石块,防止海潮进一步冲刷,使植被在栈道另一侧得以迅速恢复。栈道基础采用玻璃钢箱填砂的办法,异地预置,现场安装。该新技术使栈道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对沙滩造成破坏,同时使铺设工程方便而快捷。
 
  区段二:湿地恢复吸引鸟类
 
  区段二是鸟类博物馆所在地,该区域毗邻国家鸟类保护区。场地为一游乐园废弃地,该游乐园破坏了原有潮间带湿地,场地范围内有大面积废弃的建筑基础。生态恢复是该区段设计的首要任务,结合生态恢复,建立了鸟类博物馆,作为科普教育场所。“鸟类博物馆的设计从秦皇岛外打渔船的群体意象中获得灵感,与大海相呼吸,将建筑融于景观,并成为景观的有机部分,并利用海风降温。从建筑延伸出平台和栈道进入湿地,给人以体验湿地的机会。”
 
  从潮间带景观的泡状湿地获得灵感,景观设计师在场地中挖出一系列泡状积水坑,收集陆地上的雨水,并滞留大潮时的海水,形成滩涂湿地景观,让乡土植被繁衍,并将包括鸟类在内的多种生物吸引入场地。
 
  区段三:生态堤岸丰富湖景
 
  区段三为生态湖和生态化海堤,该区域在鸽子窝公园内,原有一人工海水湖,单调的湖面没有特色,水泥护岸生硬而毫无生机。设计的重点是将原有水泥海堤进行生态化处理,砸掉水泥,代之以块石护岸,并让当地野草茂盛地生长。在湖中筑了9个小岛,一方面丰富湖面景观,同时给鸟类提供立足之地,也给水中生物创造更丰富的水际生境。
 
  经过一年的恢复期,生态修复工程被证明非常有效。海岸的侵蚀得到很好控制,植被恢复良好;海涂湿地得到有效恢复;原有的水泥海堤被全面改造成生态型海堤;连续的滨海步道让造访者有一个体验多种生境的机会。昔日脏乱差的海滩,已经变得美丽而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