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公司新闻 >  正文

余秋雨俞孔坚周六有约

2002-08-21 作者:本报记者冯庆 实习生张涛 来源:深圳特区报

  本报记者冯庆实习生张涛


  昨日下午,就深圳在发展生态城市方面的规划与管理等热点问题,来自深圳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的代表,与参加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的部分专家学者汇聚五洲宾馆华夏厅,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深港可联手研究生态城市发展问题 


  深圳离生态城市的目标有多远,如何加快建设步伐是与会者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授王如松表示,生态城市并不是城市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王如松认为,深圳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许多工作和成绩都走在全国前列,但仍需要面向未来,向更高标准瞄准。他建议深港携手,共同研究城市的生态发展问题,从而带动珠江三角洲地区朝生态城市方向发展。


  国际生态城市建设协会主席、美国著名城市建筑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和德国埃兰根市前市长郝伟格指出,许多城市的发展都面临着因机动车迅速增长带来的交通堵塞问题,深圳拥有较好的公路基础设施,未来可以在公交系统进一步完善的同时考虑让市民能更多地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


  规划制定应考虑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宋永昌认为,生态城市是个动态的理念,追求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教授俞孔坚认为,对城市制定规划的方法论需要创新,应首先建设安全的景观生态格局,再考虑城市的空间发展。未来的规划应该从现在传统的“允许建什么”向“禁止建什么”转变,以保障城市与自然协调发展。


  对话主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表示,在深圳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深圳目前在生态景观、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上已走出可喜一步,将来有望走出一条既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又符合深圳特点的新兴城市建设生态城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