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法国设计杂志《ecologik》:天津桥园

2011-06-01 来源:ecologik,2011(20):48-56
 
  法国设计杂志《ecologiK》2011年5月刊刊登了土人设计作品天津桥园。
 
  天津桥园位于天津市河东区,占地面积22公顷。该项目不仅荣获2010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综合类杰出设计奖,2009世界建筑节最佳景观奖,还曾于2008年获得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称号。
 
  该项目被作为天津市城市环境改造的重点工程之一,希望通过场改造原场地藏、乱、差的面貌,通过公园建设为城市提供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城市雨水收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展示,地域景观特色的恢复和科普展示,为周围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游憩空间;同时,由于地处天津市的重要门户,公园应成为天津市的一大特色公园。公园的核心理念是开启自然过程,让自然做功,修复生态系统,使公园能为城市提供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服务而不是成为城市经济和环境的负担,形成高效能、低维护成本的生态型公园。
 
  修复工程按照四大步骤进行:
  
  第一,生境设计。通过地形设计,形成深浅不一的洼地,将场地雨水全部收集进入洼地。每个洼地都有不同的标高,海拔高差变化以10厘米为单位,有深有浅,有深水泡,水深达1.5米,直接与地下水相连,有浅水泡,有季节性的水泡,只有在雨季有积水,有的在山丘之上,形成旱生洼地。它们形成不同水分和盐碱条件的生境,适宜于不同植物群落的生长。在营造地形的过程中,场地的生活垃圾就地利用,用于地形改造。
 
   第二,群落设计。群落的形成从种子开始,在每个低洼地和水泡四周播撒混合的植物种子,种子的选择是设计师根据地域景观的调查、取样配制,应用适者生存的原理,形成适应性植物群落。这些群落是动态的,这种动态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源于初始生境不能满足某些植物的生长,所以被播种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逐渐被淘汰;另一方面,一些没有人工播种的乡土植物,通过各种传媒不断进入多样化的生境,而成为群落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游憩网络设计。在修复的自然生态本底上,引入步道系统和休息场所。团状林木种群在水泡之间配置,由当地最为强势的柳树作为基调树种;多个洼地和水泡内都有一个平台,伸入群落内部,使人有贴近群落体验的机会。洼地和水泡间的游步道联接成网,雨水自流入水泡之中。
 
  第四,环境解说设计。在每个类型的群落样地边设计解说牌,对每个类型的自然系统包括水、植被和物种进行科普解说,在体验乡土景观之美的同时,获得关于地域自然系统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