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景观设计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行业发展带来的人才供求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全国开设景观设计或相关专业课程的高校越来越多,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步入社会需要就业,很多同学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迷茫困惑;但是设计单位又总是感觉到到人才缺乏,求贤若渴。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脱节、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北京
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组织了多次专业培训的基础上,于2011年暑期举办“2011
土人设计夏令营”,活动将通过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讲解、案例分析、建成项目实地考察、workshop实战训练等方式,为在校的大学生和年轻的设计师打开一个了解社会、了解行业现状的通道,学员可以通过亲身体验,与资深的设计师面对面交流,在头脑风暴式的讨论中解惑答疑,帮助有志的年轻人树立起未来的执业方向。
7月28日
7月28日,同学们期待已久的“2011
土人设计夏令营”终于开营,早上8:30教室已坐满同学,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兴奋和期待的神情,这次夏令营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是高校学生,也有一些是来自设计公司的年轻的设计师,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高校、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这样的组合,使得这次夏令营更有趣味。
为了使这次夏令营能够组织的更好,组办单位“
土人设计院”还特别任命了王秀丽老师为这次夏令营的班主任,全程负责这次夏令营的教学和教务工作,下面图片是王老师在向学员们介绍这次夏令营的课程安排。本次夏令营课程由: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讲解、案例分析、建成项目实地考察、workshop实战训练等几个部分组成。
上午第一节课,是由
土人设计院刘德华副院长给大家进行
土人设计理念和
土人设计院总体情况的介绍。 刘院长语气平和,并且不乏一种来自长辈的和蔼与可爱。
下午学员们进入workshop实战训练的第一个环节:凌世红总工向大家介绍命题的要求,学员分组,按组选择命题。夏令营的学员被分为8个小组,每一组推选出一个组长,并且每一个组由土人的一位资深的设计师作为指导老师,全程指导大家完成设计命题。以下的图片是分组后,各个小组的同学在一起互相认识、交流。
照片中是负责指导这次夏令营“Workshop实战训练”各小组进行命题设计的指导老师们,他们都是来自
土人设计院第二分院的所长或项目负责人。总指导老师是二分院的总工凌世红老师。
这次workshop的三个命题都是
土人设计院已经设计完成的项目,这些项目都有突出的场地特色、特殊的矛盾和亮点。凌老师一边对项目进行介绍一面引导学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其中第一个题目是一片公园绿地的设计,面积1.6公顷,靠近教育区和商业区,项目核心目标是体现LEED标准所倡导的一系列要素,同时要满足社区公园的要求;第二个题目是临长江开发的一片住宅区,场地面积2.4公顷,突出需要解决的矛盾是地形和居住区所要求的容积率;第三个题目是一个超高端酒店的设计,场地面积只有0.6公顷,位于北京怀柔,周边自然环境十分优越。
凌世红老师是位十分耐心热情的人,在向学员进行各种活动的介绍。
凌工介绍完三个命题的立地条件和设计要求后,学员们就马上进入了热烈而认真的讨论中。
选题讨论中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各组选出小组的设计命题,
选好题目后,各组的指导老师们就开始指导大家如何理解这个命题并如何开始设计。被同学们包围在当中的美女指导员就是赵苏老师,她是土人第二分院六所室主任工程师,正在投入地向学员介绍如何一步一步着手去做一个项目,同时还向学员们介绍各种工作经验,对学员十分有帮助。
这是经验丰富的李光明老师,是
土人设计第二分院六所总工,他的言谈吸引了夏令营的学员们。
这位是任宏老师,技术娴熟扎实的她正在给学员阐述做设计的思路,学员们注意力十分集中。
邱宇老师是二分院五所总工,负责指导第一小组。学员们正在专心听取指导意见,可以说,这次夏令营的学员精神都格外饱满,令小编也受到鼓舞。
张桐老师很有艺术家气质,他负责指导第八组的设计,同学们正围拢在电脑边一起分析场地。
宁维晶老师是土人二院副总工程师。组员们尚未展开图纸进行描绘,而是跟随宁维晶老师生动有趣的引导进行思考,并展开丰富的交流。
这是第四组的指导员边文光老师在给学员做指导。边文光老师是土人第二分院二所所长。目前这组同学的学习氛围略显轻松自由。
学员如果还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找老师们咨询。凌工是位非常耐心的老师,对于学员们有深有浅的问题他都耐心而热情地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十分亲切。
边老师带领的第四小组,所选的题目是长江边某住宅区的设计,他们从刚才轻松自由的状态又进入一种很投入的状态了。
凌工作为这次夏令营的总指导老师,对任何小组都担当起指导责任。凌工的讲解清晰、理性、实用又有开创性,学员提出的问题他都能深入而精准地解答,甚至能把相关的学员自己没想到的问题都给大家做补充,小编十分欣赏和敬佩。
学员们在得到指导后继续进行热烈的讨论,甚至回各人住地以后还会通过网络交流workshop的相关内容,一些学员们实在是太好学了。
这次夏令营还有来自清华、同济、北京林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行业内走在前列的学校的学生们参加,并且部分高校的老师也成为了这次夏令营的营员,这样丰富的营员背景,有助于增进全国各地高校生们的文化交流。照片中的某位哥哥来自清华,名校的光环吸引同学们前来学习交流,不过来自其他学校的优秀学生也不示弱哦,各自施展本领、大胆发表见解、虚心接受各方意见。
晚间,来自北大的刘明望老师给大家进行了一次轻松愉悦的演说,鼓励营员们踏实积累,厚积薄发。演讲间,刘老师还让大家写了字条给他,表明各自来参加夏令营的心愿,刘老师挑选了部分小纸条进行了风趣而具有鼓励性的答复。营员们之间又进行了一次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