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反规划打造天府新区 成都商报专访俞孔坚教授

2011-12-08 作者:刘寒松,马天帅 来源:成都商报
  一座城市,不是一堆冷冰冰的水泥、钢筋,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态系统。建设天府新区,是“白纸画图”,如何避免将城市建成“千城一面”、没有个性的固化模式?如何让城市规划适应不可多得的自然生态本底,让田园风光和现代建筑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处、完美融合?
  
  2011年11月2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在成都天府新区调研时强调,天府新区是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是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田园化的城市生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有机耦合的城市综合体。
 
  黄新初指出,抓天府新区建设,要着力构建田园化的城市生态,展示天府新区的“自然之美”。就当前我市中心城区的空间格局而言,要大规模地添加田园风光、布设生态屏障,难度已经很大。天府新区建设可以说是“白纸画图”,有条件也有责任担负起容纳更多生态元素、承载优美田园风光的重要功能。要坚持“师法自然”的建设原则,保持和开发好“三山六河一湖”的自然格局,善于依托山形、水势、林盘巧妙设置城市的组团布局,善于利用多元地貌来增强城市景观的错落感和纵深感,着力凸显天府新区的“自然之美”。建设生态田园城市,一定要把生态系统作为最优先的基础设施来抓,并树立“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规划建设中的天府新区,地形形貌特征丰富,既有山体,也有丘陵、湖泊。那么,在尊重自然本底的基础上如何让城市建设更好地去适应它?为此,成都商报记者近日与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俞孔坚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都江堰分院总工程师黄震两位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今日刊发两位专家的访谈,以飨读者。成都商报记者 刘寒松
 
  6日,成都商报刊发访谈文章,对天府新区高端化的城市业态进行了深入解读,受到了读者的热议。今日86613333-1继续开通,将关注特色化的城市文态,欢迎你发表意见和建议。
 
  天府新区很好地运用了反规划
 
  未来的天府新区为人而设计
 
  街道是以人为本的,是高密度的,符合人步行的需要,充满生活气息,而不是按照汽车需求来设计。要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 
  这座城市要维护生态的完整性,是一个没有雨水管道的城市,而是通过自然绿地、自然湿地来解决。 
  它是一个低碳的城市,每个人不需要开车上下班,而是通过步行、自行车及公共交通系统上下班。 
  它的建筑不光是低碳节能的,还是生产性的建筑,可以生产粮食,屋顶都有绿地花园。 
  它是一个没有空调的城市,靠自然的通风来调节室内温度,是真正的生态田园城市。
 
  俞孔坚
 
  专家访谈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俞孔坚:
 
  反规划 城市一定要为人而设计
 
  人们离不开城市,需要城市能够创造宜人的生活。可怎样才能宜人?怎样才能让城市更美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追问这些问题的答案。
 
  数年之后,一座新的城市将在成都之旁拔地而起,这是历史赋予1400万成都人的又一次机会。这一次,成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将建一座世界之城、大美之城、宜人之城。这个城市将具备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田园化的城市生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和现代化的城市形态。
 
  11月24日,成都商报记者对话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俞孔坚,深入探寻如何建设“田园化的城市生态”的路径。
 
  马路越宽,城市越堵
 
  成都商报:中国大一点的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大城市病”,从规划的角度来看,“大城市病”是怎样造成的?
 
  俞孔坚:“大城市病”中的交通拥堵、洪涝灾害、空气污染等都是规划不合理造成的。比如城市的功能区划分太单一,很多城市都有开发区、商业区、行政区、居住区等的划分,但各个区功能太单一,各个区里的商业、教育、娱乐等不配套,这就直接影响了交通的流量。
 
  成都商报:这几年私家车增长迅速,为了应对车辆的增加,很多城市选择了拓宽道路,但拓宽的速度似乎难以跟上汽车增长的速度?
 
  俞孔坚:马路建得越宽,车就越堵得厉害。我们老以为马路建得越宽,交通越好解决,实际上恰恰相反,马路越宽,占用城市土地越多,土地占得越多,城市空间就扩展得越大。而城市大了,人们又只好选择开车,这就直接导致了交通拥堵。这是一个“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过程,结果就是城市越摊越大,人们就更加依赖于开车。
 
  据测算,城市30%的面积浪费在交通和停车上了。如果将浪费面积的一半拿来搞道路或绿地建设,把路网加密,而不是大马路,那么城市交通就不会堵得那么厉害。
 
  成都商报:在您看来,目前城市规划存在哪些误区?
 
  俞孔坚:最大的误区在于对生态基础设施的破坏。地球是一个活的女神,她不但有生产功能,还有消化和自洁能力,同时她还能调节各种盈余和亏损,如调节旱涝,自我修复等等。然而,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我们却没有珍惜和领会这些无偿的服务,而用极其恶劣的方式摧毁和毒害女神的肌体,使她丧失服务功能。比如,肢解她的皮肤即大地上的田园和草原,毁其筋骨即大地的山脉,毁坏好的肾脏即湿地系统,切断她的血脉即河流水系,毒化她的肺即林地和各地栖息地,使我们的城市不但难以避免海啸这样的自然灾害,连一场小雪和暴雨都可以让城市瘫痪。
 
  绿化、湿地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它原来存在于土地的样子。在城市化过程中,应该尽量维护大地肌体本身的完整性。城市是长在大地血脉上的一部分,而不能变成一个毒瘤。
 
  成都有两大优势
 
  成都商报:从规划的角度来看,您觉得城市在扩张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俞孔坚:一要注意生态环境和土地的合理利用,二是要合理解决社会问题,三是要注意文化保护问题。
 
  生态问题关系到一个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中国很多地方的生态本来就很脆弱,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对已有生态系统的破坏。比如水系,原来的湿地、地下水、森林、动物栖息地,如果认识不足,规划不到位,就会被破坏。成都平原有比较好的水系统。从都江堰开始,有了这个水系统,才有了天府之国,而且形成了大量的河漫滩、湿地等系统。如果在建设过程中,不能保护好这个系统,未来的城市就会遇到一系列问题,比如说洪水,城市内涝等等内涝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生态环境破坏的过程。现代城市把排水问题寄希望在排水管上,希望通过市政设施来解决内涝和防洪的问题,这种方式一是代价很大,二是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绿地、湿地系统来解决雨水问题呢?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可以提供免费服务,维持自然界自我净化、调节功能。
 
  成都的另一大优势是川西林盘,林盘是很好的生态设施。据我所知,成都有的林盘已有上千年,成为多种动物,包括人的栖息地。这是调节成都平原气候最好的东西。
 
  天府新区很好地运用了反规划
 
  成都商报:除了您刚才提到的水系统和川西林盘这两大优势,您觉得成都在城市化过程中还有什么值得继承和发扬的?
 
  俞孔坚:在城市的扩展中,我们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但往往却容易把旧的文化遗产,农业时代的文化遗产遗忘或取代。成都平原有很多历史文化古迹,一个村庄都有百年、千年的故事,像洛带的客家文化。土地是有记忆的,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保存土地的记忆?我去过龙泉,那里有大片的果园,有浅层的山,有溪流,还有文化浓厚的村落,这些都是成都的优势,要想办法把它们完整地保存下来。
 
  当然,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在建立一种新的城市文化的同时,还要继承和发展旧的文化,这是继承和创新的问题。我们没有必要在城市中一方面抛弃旧的文化,另一方面又去造一种虚假的没有根的旧文化。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城市为谁而设计?城市一定要为人而设计。千万不要重复北美城市发展的历程,也不要重复过去城市发展中那种大马路、大广场的模式,这是违背人性的,也是违背当代城市发展理念的。
 
  成都商报:针对目前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您曾提出了“反规划”理论。天府新区“先规划生态网络,再规划道路、建筑”的做法是不是一种反规划?
 
  俞孔坚:应该说,天府新区的规划很好地运用了“反规划”思路。所谓“反规划”,不是不要规划,而是城市规划和设计首先应该从规划和设计不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
 
  没必要把城市做成平地
 
  成都商报:城市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破坏自然的过程,这是否与您的观点相背?
 
  俞孔坚: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要破坏一些生态系统,但要做到最小的破坏,关键的东西不能破坏,生态基础设施必须完整。
 
  成都商报:很多地方在城市化进程中进行移山填海,您如何看?
 
  俞孔坚:移山填海是简单的工程思维。城市有起伏,会让这座城市更有意思。没有必要把它做成一块平地。利用原有的自然格局来建,这可以降低建设成本,也保护自然生态,同时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趣。城市化应该尽量朝浅丘、山脚下发展,尽量不占或少占用耕地。农田要跟城市相融,绿地要有生产功能。
 
  成都商报:您曾经提到,目前是城市规划五千年难得之机遇?
 
  俞孔坚:中国的城市化才进行到一半,等到完成时将决定以后两三千年。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实际上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因为这次中国城市化完成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遇了,我们必须抓住这次机遇。
 
  成都商报记者 马天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