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民在参观了都江堰广场后,由衷地赞了一句:"这才像个国际旅游城市的样子!"不错,这是一个既现代又充满文化内涵的城市休闲和旅游广场。她大气,用现代景观设计语言体现出了悠远且独具特色的水文化;她缜密,细微处像待嫁姑娘用巧手绣出的花。她的建成,正是为我市真正与国际旅游城市接轨作铺垫。除此之外,广场建成还改变了以前这一带拥挤的交通状况,提升了城市品位,为我市旅游业配套服务,使周边地区乃至于整个城市增值。
总体概况
都江堰广场占地145亩(包括河道面积),由Ⅰ区演艺广场、Ⅱ区主体景观广场、Ⅲ区音乐喷泉广场、Ⅳ区仰天窝休闲广场四部分组成。四个区域由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三座步行桥以及Ⅱ区至Ⅳ区的下沉通道连为一体。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和上海园林(集团)公司分别承担了都江堰广场的设计和建设施工。
广场设计体现出以下特色:
一、天府之源:放射状的水网奠定了天府之国扇形的自然与文化景观格局,而广场则为我市的扇面核心,泽被沃野万里,乃"天府之源"。
二、饮水思源:从远古的"投玉入波"以娱水神,到李冰治水,水文化成为都江堰历史与文化脉络的特色。
三、悠闲的市井文化:成都被称为"最悠闲的城市",而都江堰市的休闲氛围尤盛。
四、作为旅游地之潜力:该广场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使我们的城市也成了"旅游胜地"。
演艺广场的"天网"
演艺广场早已向游人开放,她占地10064平方米,由2000平方米的草坪、花岗岩铺装、《都江天网》雕塑,民风民俗人物青铜雕塑、旱喷水景、演出舞台、桢楠、香樟、银杏等名贵树木植栽等组成。在演艺广场我们看到用现代景观设计语言诠释的竹笼和杩槎,而《都江天网》雕塑让人联想到河边人家晾晒的鱼网。
主体景观像一个漩涡
Ⅱ区和Ⅳ区是国庆期间才向市民开放的。主体景观广场是整个都江堰广场的中心,占地26286平方米。主要景观工程包括:广场北部中心位置34.8米高"投玉入波"主体景观,四周是2500平方米跌水水景,靠柏条河和走马河有两架水车(待实施),西侧141米的涉水溪流,中部南北走向94米长的水墙,南侧偏东410平方米的井院及涌泉院,廊架前的喷雾水景,靠走马河的水炮水景,以及东侧的1188平方米的水景稻田等。
从空中俯看,"投玉入波"主体景观像一个漩涡。她取古代"投玉入波"以事水神之意象,又喻李冰治水"与江神约: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她形似竹笼搏波,其上水花飞溅,其下浪泉翻滚,夜晚彩灯之下,浮光掠金,彩灯光束呈杩槎之形,尤为动人。
水流顺扇形水道盘旋而下,流经整个主体景观广场,?quot;遇弯截角、逢正抽心"之意。广场的铺装和草地之上像是三个没有编制完、平展开来的"竹笼"。竹篾(草带、水带或石带)之中心线分别指向"天府之源"。 水墙两侧的"方格"像是被灌溉的万顷良田。水墙上的导水槽让人联想到山民取水的剖开的竹筒。喷雾水景让人联想到傍晚时川西农家袅绕的炊烟,而水雾中的灯光更增加了几分如梦似幻的意趣。我最喜欢的还是"投玉入波"主体景观附近的水景,不用说,就像外河的河滩,使小孩亲近了水,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喷泉随音乐舞蹈
音乐喷泉广场占地7765平方米,西南部是1663平方米的卵石草地铺装,随着音乐声起,喷泉将演绎出潜龙翻江、摇摆、投玉入波、石破天惊、波浪滚滚、扬帆破浪、雾泉7种样式、看得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仰天窝一派休闲气氛
Ⅳ区仰天窝休闲广场占地10430平方米,广场西北部被林荫覆盖的面积达1968平方米,中北部是7座天井,天并四周铺嵌草砌体1692平方米,贯穿广场的水渠长252米。老人在这里遛鸟,青年在这里倾诉情话,一派浓浓的休闲气氛。(本文采访过程中得到市规划局技术中心与广场管理办公室大力帮助,在此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