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SOM城市设计全球领导团队参观土人设计并于北大举办“携手共建城市”讲座

2014-06-01 作者:杨素贞/文 吴巧/图 来源:土人设计
  5月29日19:00,北京大学“生态文明与美丽国土”大师系列讲座第九讲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秋林报告厅举办,讲座由Skidmore, Owings & Merrill(SOM)城市设计全球领导团队主讲,主题为“携手共建城市”,与听众分享SOM在中国和其他国际城市进行的城市设计实践。讲座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主持。
 
  讲座前,SOM全球设计团队还在俞孔坚等的陪同下参观了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俞孔坚为大家系统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城市生态建设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 
 
 
 
 
 
   
 
俞孔坚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
 
 
SOM城市设计全球领导团队
 
  数位SOM城市设计总监陆续向大家介绍了SOM在修复城市环境、创建自然与城市之间平衡方面所秉承的九项基本原则。SOM城市设计全球领导团队与中国城市设计师共同探讨如何携手共建城市,阐述了当前全球环境挑战与机遇,从生态城市、公共空间、新能源、农业、历史保护等方面探讨未来中国新型城镇规划的建议与策略。
 
 
Philip J.Enquist SOM设计事务所城市设计与规划 负责人
 
  Philip J.Enquist整体介绍了SOM城市设计团队的设计经验以及在全球的设计实践,项目包括天津于家堡、上海金茂、伦敦金斯雀码头、沙特阿拉伯Kcare等,分享了他曾经与中国市长团坦诚分享的未来中国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战略方面所做的评估。
 
  同时,Philip J.Enquist介绍了SOM五大湖及圣罗伦斯地区百年愿景的需要。构想框架以十大方向作规划项目的概念主题,包括说明绿色城市和五大湖、比国家公园更大、美好的愿景和美好的五大湖、蓝色代表新的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实现流动、气候变化领域的高科技和创新的先锋、倡导当地食物、重新探索五大湖、人与湖的和谐共处。按照这设计框架求创造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国际范例。
 
 
Ellen Lou SOM旧金山公司 城市设计与规划总监
 
  Ellen Lou针对全球环境状况和中国当下的新城镇规划的需求,从城市宜居性、经济、生态、粮食、废弃物再利用、水文化、可适应性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等九大设计策略为大家分享如何在未来打造打造更高强度、混合功能、公交为导向、绿色节能、高生活质量的城市。
 
  针对这九个方面,她提出应以人为本的设计,整合的环境设计打造亲近自然的紧凑型社区;
以优秀的学校、社区公园、公共交通的可达性来吸引杰出人才从而鼓励公司入驻城市带动经济发展;用设计影响自然条件,增强环境修复,以保证生态可持续性;保护有限的耕地,打造紧凑的“城市核心”,同时改良耕种方法,促进城市农业;打造便利的公共交通、小型地块的开发、步行可及的紧凑型地区;消除废弃物的概念,使用循环资源策略、回收废物能源、利用有机废水资源、高效建设与运营;消除城市径流,循环水再利用,利用生态系统净化水体;可适应性应对气候变化,预期海平面上升与水灾、建立区域绿地、整合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加强自然海岸线保护。
 
 
Peter Mulvaney 可持续设计专家
 
  Peter Mulvaney先生以“水文化”为主题,针对当下水环境的变化与趋势,提出如何应对河水上升、陆地下沉、遭遇海平面上升与风暴潮等问题,他认为应着力修复上游生态、多样性处理能力、废弃物资源化、综合管理、整体性思考。比如,应界定城市界限,利用雨水生态处理,增强土壤肥力,恢复水质,创造能源,根据需求整合管理,引入智慧城市,重视社区参与等等。
 
 
Thomas Hussey SOM城市设计和规划部门 总监
 
  Thomas Hussey为大型综合开发、商业规划设计以及度假村、郊区社区和城市重建总体规划方面提供设计服务。他从“高强度、机动性以及能源”的方面,提出应高强度可宜居、高强度而多样性的设计策略,他强调高强度需要公交服务,未来应重视更多行人尺度的街道,城市应利用高铁优势,提供综合全面的交通解决方案。
 
  Ellen Lou以“农业、弹性以及历史保护”为题,并以上海卢湾新天地太平桥保护规划为例,
提出应振兴历史街区,保护、创建、引进并驾齐驱;以佛山岭南天地总体规划为例,分享如何取消不协调内饰,修复城市肌理;在农业、水资源、农村开发形势方面,应以多元化的农业系统、创造合并社区,连接水网,雨水循环,以打造中国可持续的农业生活典范。
 
 
Peter Kindle SOM城市规划与设计部门 副总监
 
  Peter Kindle的演讲主题为“生态、景观以及公共空间”,他从可持续的城市化、开放空间的可达性、建立生态系统的联系、绿色基础设施与开放空间的尺度共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他认为应充分考虑社会、生态、经济、建筑、基础、文化等因素,尊重城市和自然体系,加强地表、水文、栖息地、分割等点、线、面的修复,注重带状公园、绿化道路、支路等多尺度的公共空间。
 
 
 
 
  讲座特邀大自然保护协会对外事务高级顾问谭宝德,加拿大瑞尔森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廖再毅博士担任点评嘉宾。讲座最后,听众就中国当下状况城市设计、新城镇化、SOM在中国的项目实践等提问,SOM城市设计团队一一进行解答,讲座圆满结束。
 
 
谭宝德 大自然保护协会对外事务高级顾问
 
 
廖再毅 加拿大瑞尔森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SOM全球城市设计领导团队与嘉宾合影
 
  北京大学“生态文明与美丽国土”大师系列讲座详情介绍
  2013年起,北京大学响应中共十八大会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号召,成功发起并主办多场“生态文明与美丽国土”大师系列讲座。大师系列讲座面向社会公开开放,让各界民众与北大师生一同参与到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中来。活动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北京大学校友会承办,北大科技园、北京大学新闻网、《景观设计学》杂志、景观中国网站协办。
  2013年大师讲座回顾:吴庆洲教授、王浩院士、何镜堂院士、张锦秋院士、安妮•惠斯顿•斯本(Anne Whiston Spirn)教授、程泰宁院士、鲍家声教授
  往期大师讲座精彩回顾:
  
  2014年北京大学“生态文明与美丽国土”大师系列讲座:
  大师讲座之八——江亿院士解析“生态文明与城镇化”
  2013年北京大学“生态文明与美丽国土”大师系列七场讲座:
  大师讲座之一——吴庆洲教授讲述“古代经验对城市防洪涝的启示”
  大师讲座之二——王浩院士解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市水系治理”
  大师讲座之三——何镜堂院士分享“建筑创新与创作实践”
  大师讲座之四——张锦秋院士解析“传统建筑的空间艺术——传统空间意识与空间美”
  大师讲座之五——安妮•惠斯顿•斯本(Anne Whiston Spirn)解析“从花岗岩公园到眼中的景观世界”
  大师讲座之六——程泰宁院士解析“跨文化发展与中国现代建筑的创新”
  大师讲座之七——鲍家声解析“建筑文明与文明建筑——走向新时代新建筑”
    详情请点击 /News/event/local/2013/43706942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