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公司新闻 >  正文

土人设计第二分院美国专业项目考察游记

2014-12-22 作者:第二分院 来源:土人设计
 
  2014年9月26日至10月7日期间,土人设计第二分院组织了为期12天的赴美项目考察活动,第二分院现有设计师90余人,包括景观、建筑、规划、策划、环境、水利、结构、设备等多个专业的设计师,此行目的是观摩发达国家的优秀设计项目,学习先进的设计经验,开拓设计团队的眼界,提升行业竞争力。
此次美国之行主要集中在纽约、华盛顿以及芝加哥三个城市,内容涉及城市广场、都市公园、建筑、城市地标性景观以及湿地公园,考察包括纽约中央公园,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洛克菲勒中心、熨斗大厦、纽约公共图书馆、纽约911遗址公约,纽约泪珠公园(Teardrop Park),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 ),纽约风暴国王艺术中心;华盛顿越战军人纪念碑及韩战纪念广场;芝加哥的林肯公园南湖、海军码头(Navy Pier)、芝加哥千禧公园(Millwnnium Park),芝加哥大学罗比之家等。美国设计师在都市生态环境建立和保护、城市规划、建筑与景观设计方面的实践与经验,给考察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人为本,服务民众,注重美学效应与实用功能,注重场地设计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互动让设计师感触良多。
 
 
 
 
 
 
   纽约之旅:寻找水泥森林中的有氧呼吸空间
 
  繁华的纽约大都市,处处都是比肩林立的高楼大厦。19世纪初确定的城市格局为这座城市遗留下许多遗憾,在密集的水泥森林之间,市民渴望新鲜的空气、阳光以及户外活动空间。于是,绿色开放空间成了纽约大都市中最难能可贵的公共活动场所。从本次考察的项目上看,纽约的都市绿色开放空间不单单是一个城市形象的展示空间,同时具备休闲娱乐、运动健身、文化展示、城市美化等多重功能。
 
  1)中央公园(Central Park)--- 城市景观规划中的经典案例
中央公园坐落在纽约曼哈顿岛的中央,是高楼密林中唯一的一块大型公共绿地,是纽约名副其实的“中心花园”。中央公园是一块完全人工打造的自然景观,园内设置有可以休憩的疏林草地、可以泛舟的湖体、树木郁郁的小森林,以及掩隐在丛林中的运动场、庭院、溜冰场、儿童活动场、露天剧场、小动物园等,是纽约都市中唯一可以见到自然风光,亲近自然生态的地方。
 
 
 
 
 
 
  2)纽约布莱恩公园(Bryant Park)--- 城市公园复兴的终极范例
 
  布莱恩公园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第五大道与第六大道之间,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前庭。这座建造于20世纪30年代的城市公园,成功的将一块难看又危险、充斥着黄赌非法活动的温床打造成纽约最宁静休闲的地方,成为曼哈顿市中心重要的公共开放公园。公园里星罗棋布的分布着可以移动的桌椅,供游人自由的选择舒心的角落休憩(图),因此又称“椅子公园”。公园为不同群体的居民、上班族和游客们提供聚集的空间,纽约的年青人非常喜欢来此聚会、漫步、聊天、野餐。 (图)
 
 
 
  3)高线公园(ASLA2010综合设计荣誉奖)--- 旧物重建及公共空间刺激经济发展的典范
 
  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是一个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西侧的线型空中花园。原是1930年修建的一条连接肉类加工区和三十四街的哈德逊港口的铁路货运专用线,后于1980年功成身退,一度面临拆迁危险。在纽约FHL组织的大力保护下,高线终于存活了下来,并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空中花园走廊,为纽约赢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成为国际设计和旧物重建的典范。
 
 
 
 
  高线公园整体被打造成一个绿色通廊,并且连接周边社区,成为一个宜人的步行活动空间 。
 
 
 
 
 
  原有的铁路设施、工业元素及线性几何元素被恰当地融入设计当中,与造景的植被刚柔相济相应成趣。
 
 
 
 
 
 
  各种休憩空间的设立,充分满足市民及游人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需求。
 
 
 
 
 
  丰富的活动空间提供了多种游憩休闲方式。
 
  4)泪珠公园--- 在高密度的生活社区中唤起人们对自然的记忆
 
  泪珠公园是一个仅有2英亩的小型市民休闲公园,位于纽约城市中央的一个高密度居住社区中,四周被高楼环绕。设计从自然景观中获得灵感,通过创造起伏的地形、曲折线条的设计划分出复杂丰富的景观空间,摆脱了场地及周围环境对设计的限制,在高楼林立中为居民提供了一片远离城市喧嚣的绿洲。(图)
 
 
 
设计者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提炼、加工与再呈现,唤起人们对自然的记忆(图)。
 
 
 
   华盛顿之旅:纪念碑设计的最佳考察地点
 
  1)越战纪念碑(墙)
 
  越战纪念碑由美国华裔建筑师林璎设计,于1982年落成并向公众开放,现在它已经成为华盛顿特区游览者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纪念碑的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坡地起伏,以下沉的方式,将两片墙体成”V”角相对,两端逐渐缩小,使整体造型最后消融于大地之中,黑色抛光的花岗岩墙体上按时间顺序印刻着越南战争中阵亡将士的名字,设计师用简洁的设计语言告诉世人战争是残酷的,人类需要和平。
 
 
 
 
 
  2)华盛顿纪念碑 --- 展现几何手法在设计运用中的优雅与精巧
  华盛顿纪念碑是华盛顿特区最著名的的地标建筑,为纪念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纪念碑于1885年竣工时,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整个石碑建筑物的内部中空,目前依然是世界最高的石制建筑。 “该设计优雅地解决了场地现存的重大问题。设计师将焦点重新放在纪念碑上,并借助缓坡设计以及树木和坐凳等优美景观元素的布置,确保场所的安全性。方案采用的几何手法非常简洁精巧。"——ASLA 2008年度专业奖评委如此评价该设计。
 
 
 
 
 
   芝加哥之旅:穿梭在地标性的城市建筑及景观中
 
  这个位于北美大陆中西部的繁华城市,是美国继纽约、洛杉矶之后排名第三的城市。芝加哥是现代高层建筑的发源地之一,这里集中了许多著名建筑师的作品,也因而形成了特有的芝加哥建筑学派,芝加哥也因此多次被评为美国最佳城市建筑称号。
 
 
 
  1) 林肯公园南湖(Lincoln Park)---- 湿地净化、动物栖息地、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再造
 
  林肯公园是芝加哥最大的城市公园,毗邻密西根湖,林肯公园南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其内部自成一个湿地系统,是都市中难能可贵的生态郊野体验地。原本的南湖是一个破旧的公园池塘,经过对池塘、周边道路、休憩亭等一系列的改造和重新设计,以及生态净化,分层景观等多项措施,成功地将池塘改造成一个生态、安全、环保的水质净化湿地公园及动物栖息地。
 
 
  利用木板和再生塑料牛奶瓶制作的拱形休息亭,利用精密的计算,拼合一系列预制曲面木板及弧形塑料薄膜,创建了一个无柱空间,同时也展现了公园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
 
 
 
 
  2)千禧公园(Millennium park)--- 芝加哥的“城市客厅”
 
  千禧公园建成于2004年7月,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设计完成。是一个屡获殊荣的公园,这里汇聚了各类优秀的艺术品、雕塑、建筑和景观设计作品,是密西根湖湖畔重要的文化娱乐中心。置身千禧公园,处处可见后现代建筑风格的印记,因此也有专业人士将此公园视为展现“后现代建筑风格”的集中地。露天音乐厅 (Jay Pritzker Music Pavilion)、云门 (Cloud Gate) 和皇冠喷泉(Crown Fountain)是千禧公园中最具代表的三大后现代建筑。
 
  由弗兰克.盖瑞亲自操刀设计的露天音乐厅(杰.普立兹音乐厅)是公园的扛鼎之作,整个建筑的顶棚犹如泛起的片片浪花,能容纳7000人的大型室外露天剧场则由纤细交错的钢构在大草坪上搭起网架天穹,营造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公共空间,这与芝加哥早前中规中矩的建筑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耳目一新。
 
 
 
  云门,该雕塑由英国艺术家安易斯(Anish)设计,整个雕塑由不锈钢拼贴而成,虽体积庞大,外型却非常别致, 宛如一颗巨大的豆子,因此也有很多当地人昵称它为“银豆”。由于表面材质为高度抛光的不锈钢板,整个雕塑又像一面球形的镜子,在映照出芝市摩天大楼和天空朵朵白云的同时,也如一个巨大哈哈镜,吸引游人驻足欣赏雕塑映出的别样的自己。
 
 
 
  皇冠喷泉由西班牙艺术家詹米.皮兰萨(Jaume P lensa)设计,是两座相对而建的、由计算机控制的显示屏幕,交替播放着代表芝加哥的1000个市民的不同笑脸,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隔一段时间,屏幕中的市民口中会喷出水柱,为游客带来突然惊喜。每逢盛夏,皇冠喷泉就变成了孩子们戏水的乐园。
 
 
 
  The Lurie garden新概念植物园坐落在千禧公园停车场的上层和边缘地带,是一个屋顶花园。在植物往往是被精心挑选栽植才能进行展示的时代,这种利用乡土植物的多样性来营建生态景观的做法,为芝加哥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植物展示园,同时也为都市带来一片原生态的郊野感受,受到市民的极大欢迎。
 
 
 
  简洁的道路铺装设计,采用干净的纯色系的木板、石砖及不锈钢元素,使整体风格优雅宁静
 
 
 
 
 
 
  3) 城市地标性建筑 --- 感受“现代摩天大楼的故乡” 的建筑盛宴
 
   Aqua 住宅楼。这是至今为止由女性建筑师设计的最高建筑物。波浪式的立面设计语言展示了女性设计师柔美细致的一面。该建筑高 249.6米,共82层。
 
 
 
  玉米大楼(Marina City)由建筑师Bertrand Goldberg设计,外形酷似两根玉米棒,独特的设计手法使得这两栋建筑在芝加哥河畔格外醒目,如今它已经成为芝加哥市的地标之一。
 
 
 
  4)Robie house (罗比之家) --- “现代建筑的基石”
 
  罗比之家是建筑大师赖特草原式建筑的代表作,被誉为“现代建筑的基石”。整栋建筑体现了赖特草原建筑的设计手法:极度强调水平的结构,视觉上的低矮,扁平而向水平夸张延伸的屋檐,极宽的烟囱。(图)
 
  虽然整个建筑几乎都是直线直角,找不到一条弧线,但整体却不觉尖锐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