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海绵城市网|人物:海绵城市,中国智慧—北大教授俞孔坚

2016-01-11 来源:中国海绵城市网 2016年1月11日
  前言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涝灾害,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多种水问题。这些水问题综合症是系统性、综合的问题,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作为一种生态途径,能够在不同尺度综合解决中国城市突出水问题及相关生态问题。
人物:海绵城市,中国智慧—北大教授俞孔坚
  俞孔坚
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国哈佛大学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兼职教授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设计师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FASLA)
 
2010年至今部分成就荣誉:
2015年主持设计的金华燕尾洲
获2015世界最佳景观奖;
2015年主持设计的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获国际能源奖中国国家奖;
2013年主持设计的迁安三里河绿道
获2013年ASLA荣誉设计奖;
2012年主持设计的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获ASLA专业组综合设计类杰出奖;
2010年主持设计的秦皇岛汤河公园
获2010世界城市滨水设计荣誉奖;
2010年主持设计的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获2010世界最佳景观奖;
2010年主持设计的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设计杰出奖;
2010年主持设计的秦皇岛海滨景观带
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设计荣誉奖;
2010年主持设计的天津桥园
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综合荣誉奖;
 

01 俞孔坚解读:“海绵城市”的理论内涵 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

  一、价值观:“水适应人”转向“人适应水”
  “海绵城市”是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城市应该是一种“人适应水”的景观,即“水适应性景观”。俞孔坚等在对明清时期黄泛区城市防洪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洪涝适应性景观的概念,并进行扩展和深化。他指出,在长期的水资源管理及与水旱灾害斗争的过程中,许多古代文明不断适应和改造城市与区域的水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水灾害的影响,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智慧,增强了人类适应水环境的能力,形成城乡的水适应性景观。严重的水危机使得人们重新审视人与水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下,应该重新树立人类活动与城市建设适应水系统的新的价值观。
 
  二、“海绵”即是以景观为载体的水生态基础设施
  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具备一定的雨洪调蓄、水源涵养、雨污净化等功能,这也是“海绵城市”构建的基础。对于关键性水过程而言,存在着相应的景观安全格局,这一安全格局通过土地和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最终落实成为水生态基础设施。从水安全格局到水生态基础设施,它不仅仅维护了城市雨涝调蓄、水源保护和涵养、地下水回补、雨污净化、栖息地修复、土壤净化等重要的水生态过程,而且它是可以在空间上被科学辨识并落地操作的。所以,构建“海绵城市”即是建立相应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这也是最为高效和集约的途径。
 
  三、“海绵城市”建设需以跨尺度的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为基础
  “海绵城市”的构建需要不同尺度的承接、配合。1、宏观层面。“海绵城市”的构建在这一尺度上重点是进行水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并将水生态安全格局落实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成为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2、中观层面。重点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规划区域内的河道、坑塘,并结合集水区、汇水节点分布,合理规划并形成实体的“城镇海绵系统”,并最终落实到土地利用控制性规划甚至是城市设计,综合性解决规划区域内滨水栖息地恢复、水量平衡、雨污净化、文化游憩空间的规划设计和建设。3、微观层面。“海绵城市”最后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海绵体”,包括公园、小区等区域和局域集水单元的建设,在这一尺度对应的则是一系列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的集成。
 
  四、“海绵城市”旨在综合解决城市生态问题
  从水问题出发,以构建跨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海绵城市”,最终能综合解决城市生态问题,包括区域性的城市防洪体系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栖息地恢复、文化遗产网络和游憩网络构建等,也包括局域性的雨洪管理、水质净化、地下水补充、棕地修复、生物栖息地的保育、公园绿地营造,以及城市微气候调节等等。
 
  五、“海绵城市”是古今中外多种技术的集成
  “海绵城市”的提出是一系列具体雨洪管理技术的集成和提炼,是大量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可以纳入到“海绵城市”体系下的技术应该包括三类:第一,让自然做工的生态设计技术;第二,古代水适应技术遗产;第三,当代西方雨洪管理的先进技术,包括LID技术、水敏感城市设计等。
 
02  俞孔坚解读:“海绵城市”的关键策略 海绵城市的三大关键策略——消纳、减速与适应。
  一、 消纳: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
  海绵的哲学是就地调节水旱,而不转嫁异地。中国古代的生存智慧是将水作为财,就地蓄留、就地消化旱涝问题。这种“海绵”景观既是古代先民适应旱涝的智慧,更是地缘社会和邻里关系的和谐共生关系的体现,是几千年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经验和智慧在大地上的烙印。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吸取了中国农业文明中的基塘技术,用简单的填挖土方工程,营造了一处城市中心的绿色海绵体,用10%的城市用地,来解决城市的雨涝问题。设计的核心策略是借鉴三角洲地带悠久的传统农业中的基塘技术:即通过简单的挖方和填方,来解决低洼地的积水问题,形成了洼地与高岗地相结合的“海绵”系统。设计者沿场地四周,通过挖填方的平衡技术,创造出一系列深浅不一的水坑和高低不一的土丘,成为一条蓝-绿相间的“海绵”带,收集城市雨水,使其经过滤、沉淀和净化后进入核心区的低洼湿地。建成后的雨洪公园,不但为防止城市涝灾做出了贡献,同时为新区居民提供优美的游憩场所和多种生态体验。能够吸收雨洪的城市绿色海绵目前已被列为国家城市湿地,成为一个国际海绵城市的典范。
 
  二、减速: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
  将洪水、雨水快速排掉的这种以“快”为标准的水利工程使洪水被聚集和加速,地下水得不到补充,生物的栖息地消失。海绵的哲学是将水流慢下来,让它变得心平气和而不再狂野可怖,让它有机会下渗和滋育生命万物,让它有时间净化自身,更让它有机会服务人类。
 
  六盘水市曾经水城河穿城而过,但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渠化和硬化,完全失去自我调节能力;季节性的雨洪和干旱问题并存;水体污染严重,上游的栖息地消失并被毒化。设计核心是通过雨洪资源,构建一个以水过程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重建生态健康的土地生命系统,改善雨水水质,恢复原生栖息地,提供游憩机会,最后促进整个城市的发展。这个生态基础设施的首期示范工程是位于水城河上游的明湖湿地,设计的核心策略是让水流慢下来,工程的具体策略包括:拆除混凝土河堤;建立梯田式湿地;陂塘系统。缓流策略使六盘水上游的雨洪得以滞蓄和利用,旱涝得以调节,水体的以净化,植被和动物得以繁衍,并形成了人们流连忘返的公共空间。
 
  三、适应:金华燕尾洲公园
  海绵应对外部冲力的哲学是弹性,化对抗为和谐共生,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我们崇尚“智者乐水”的哲学,那么,水的最高智慧便是以柔克刚。
 
  浙江金华的燕尾洲是一个与洪水为友的实验性工程,重点探索了如何通过建立适应性防洪堤、适应性植被、适应性步行交通、适应性构筑物及适应性的土地使用,来实现与洪水相适应的弹性设计。设计不但将尚没有被防洪高堤围合的洲头设计为可淹没区,同时将公园范围内的防洪硬岸砸掉,将河岸改造为多级可淹没的梯田种植带,不但增加了河道的行洪断面,减缓了水流的速度,缓解了对岸城市一侧的防洪压力,提高了公园邻水界面的亲水性。梯田上广植适应于季节性洪涝的乡土植被,梯田挡墙为可进入的步行道网络,使滨江水岸成为生机勃勃、兼具休憩和防洪功能的美丽景观。建立在适应性地形、植被和适应性生态防洪堤上的步行网络也是一个与洪水相适应的系统。
 
  结语
  如何科学、系统地对待水的问题,提出建立水生态基础设施是生态治水的核心,也是实现“海绵城市”的关键。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三大关键策略:消纳、减速与适应,更多情况下它们需要被组合运用,形成“源头消纳滞蓄,过程减速消能,末端弹性适应”的基本模式,消纳、减速与适应构成的生态防洪和雨洪管理工程模式,将当代生态防洪理念与中国本土智慧相结合,系统解决洪涝问题。
 
  参考文章:
  俞孔坚. 海绵城市的三大关键策略:消纳、减速与适应[J]. 南方建筑,2015,03:4-7.
  俞孔坚, 李迪华, 袁弘, 傅微, 乔青, 王思思.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 城市规划, 2015, 39(6): 26-36 .
 
资料来源:网络
整理:中国海绵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