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景观设计师批判中国城市美化运动

2003-03-24 作者:铁铮 来源:科学时报/人民日报海外版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俞孔坚教授日前约见笔者,送上了一本他与合作者的新作《城市景观之路》,抨击了目前盛行于中国大地的城市美化运动。


  据称,这本批判性著作已经由有关部门送给全国的城市市长们,在这些城市景观决策者中间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两院院士周干峙为此书所作的序言认为,像书中指出的那样搞美化运动的,确实不只是个别城市。在我国当前还并不十分富裕的情况下,在城市中普遍大拆大建,超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那些只顾外表、不管实用的形式主义做法,既不是经济建设的方向,也不是文化建设的方向。他指出,不少形式主义倾向的始作俑者不是专业技术人员和老百姓,而是有决策权的领导人。作者以《与市长们交流》作为该书的副标题,是很中肯的。


  不能重蹈国际城市美化运动的覆辙 


  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开始,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上半叶的巴洛克城市,城市景观相继成为君主专制、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暴发户炫耀的工具。 


  俞孔坚教授告诉笔者,从1893年美国芝加哥的世博会开始,以城市中心地带的几何设计和唯美主义为特征的城市美化运动席卷全美,留下了沉痛的教训。这种思潮在1909年的首届全美城市规划大会上,及时得到了批评和抵制,城市美化运动很快被科学的城市规划思潮所替代。然而,城市美化运动产生的影响久散不去,在过去的100多年间继续泛滥于世界各地。时下,中国大地上的城市美化运动又在重蹈历史覆辙。


  俞孔坚系统分析了国际城市美化的历史渊源,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原因,以及在各个时期不同国家的表现、问题和教训。


  上世纪初,一位叫罗宾逊的人呼吁城市的美化与形象改进,并倡导以此解决当时美国城市的物质与社会脏乱差的问题。后来,人们便将他倡导下的所有城市形象改造运动,称为"城市美化运动"。 


  用俞孔坚的话来说,城市美化运动有两大共同特征,一是专注于纪念性和表面文章,将建筑或城市空间作为权力符号,几乎全然不考虑规划所应达到的更广泛的社会目标;二是为了展示而规划,将建筑和城市空间作为表演的舞台,设计的目的是令观众激动和让参观者惊叹。


  俞孔坚严肃地指出,百年之后,城市美化运动又来到了中国。它带着16世纪意大利的广场、17和18世纪法国的景观大道、20世纪美国的摩天大楼,出现在大江南北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对其已经和正在造成的危害,我们不能漠然置之。


  剖析了巴洛克城市和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之后,俞孔坚批判说,城市美化运动的一个幼稚和简单化的想法是:通过城市设计可以轻易地解决城市问题。其含混的社会目标和纯粹的美学途径最终使城市设计的意义弱化。


  这样带来的问题主要是:修补一个规划很糟的城市非常困难,造成城市发展和更新的畸形;热衷于贫民窟的清除,进一步加剧了人口向贫困区域的集中;只迎合休闲阶级的视觉和审美趣味;昂贵的造价,投资巨大,只为"化妆";过分强调视觉美化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化妆,中国城市景观歧途 


  对照之后,俞孔坚毫不留情地说,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于中国的城市美化运动,许多方面都与国际城市美化运动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尽管社会制度有很大不同,但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背景、行为与症结都如出一辙。


  俞孔坚疾呼:我们应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千万不要让已经有过的失败和教训在中国大地上重演。最重要的是,需要唤起城市建设决策者们的注意。


  俞孔坚列举了中外城市美化运动的共同表现:强调气派、规整、几何、装饰的形式美,包括轴线式的景观大道、大型礼仪和纪念广场,纪念性、符号性建筑,附庸风雅的华丽雕琢,大型展览性公园的建设,水系整治的硬化、渠化和形式美化,各种临时性、以礼仪和装饰为目的的街道和公共场所的美化工程。


  他指出,"化妆"的本质问题是,人变成了观众,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美化工程耗资巨大,劳民伤财;试图通过唯美的追求,来解决社会问题,改变城市面貌,而不直接去解决本质的城市功能和市民的生活问题;空间与社会结构的破坏,机械式的城市手术,伤害城市有机结构和社会网络,而缺乏城市更新的有机性;地方精神的湮灭,机械的、几何的、模仿的形式,与城市历史文脉和有机结构格格不入;虚势与浮躁,不靠长期实在的艰苦努力来根本改变城市面貌,而只求表面化妆的短期行为,只能给后来的城市改造带来更大的困难;生态乌有,在几何与机械美的原则下,自然与生态过程受到摧残;缺乏人性,刚刚摆脱神与自然力约束?quot;人",却在象征权利与财富的构筑物和机械图案前失去自我;不可持续性;非生态、无涵养、不经济。


  俞孔坚认为,中国的城市美化运动,与历史上的城市美化运动相比,在规模和形式上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典型特征是唯视觉形式美而设计,为参观者或观众而美化,唯城市建设决策者或设计者的审美取向为美,强调纪念性和展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