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景观世界观——来自俞孔坚的理念

2003-07-01 作者:崔鲸涛 来源:中华建筑报

  景观设计学界国际顶级盛会——第40届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世界大会于近期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市举行,此次大会的主题为“边缘上的景观”。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首席设计师俞孔坚教授在会上发表了“城市化与全球化边缘上的中国景观”的主题演讲。


  告诫西方同行


  作为亚洲的惟一演讲嘉宾,俞孔坚批评并警告西方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在中国大地向他们敞开胸怀的时候,应该保持自己的职业道德,不要对中国的自然、人民、文化和土地之神视而不见,甚至藐视,将他们自己都不喜欢的、形式主义的“景观垃圾”倒在中国土地上。因为当他们的服务对象(尤其是中国的开发商和市长们)目前还没有很强的甄别能力的时候,很容易被张扬的、形式主义的建筑和景观设计所迷惑。西方景观设计师应比中国设计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将他们自己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教训坦白地告诉给中国城市的决策人和开发商。俞教授用大量出现和即将出现在中国大地上的西方设计师的作品来说明上述警告。面对这些不负责任的洋设计给中国景观设计造成的影响,俞孔坚激愤地说:不要用你们摒弃和鄙视的景观垃圾来应付和填塞正处在景观饥饿中的中国大地。


  针砭城市化妆


  有着中西学背景的俞孔坚完全是从全球角度来观照中国景观设计现状的。因为他熟知国际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以及成就与教训。他认为欧洲、北美城市发展的历史正在影着中国城市建设,目前国内大小城市实际上是在步100多年前美国等城市美化运动的后尘,这是一个迫切值得注意的问题。


  历史证明,美国人已经摒弃了城市美化运动,摒弃了纪念性但缺少永恒价值的城市景观。


  尽管对城市美化的有害在过去的世纪里遭到激烈批评,但它对世界城市设计的影响是戏剧性的。由于数以百计的中国城市仿效西方城市形式,因而中国的城市正处在失去其文化特性、生态完整性和适居性的边缘。这种受城市美化运动影响的中国城市建筑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吸引参观者目标的巨大的非凡的视觉形式。这种巨大的物质品质也是一个高度的政治问题,此问题在于证明市长和设计者的成就。这些表面上纯粹是化妆用的物质特征,典型地表现于下述形式:不顾城市规模的宏伟大街。这些通常命名为“世纪大街”或“奥林匹克大街”景观大道,均复制罗马或巴黎的主要中轴大街。这些宏伟的大街多是由法国或美国的景观设计师或建筑师设计的。


   美化水路。中国城市里的水路象征有机体的心血管系统,不幸的是,现在这个珍贵的景观元素在城市美化伪装和防洪控制之下正处在灾难性的变化之中。


  对公园的兴趣。公园不是为了公众的物质或娱乐的目的而建造,而是为了建造公园的政治家们的兴趣而建造。是表明城市主管成就的一个纪念性实体,由于这样的原因,公园的真实含义正在丢失。


  美化居住场所。在城市美化名义下,社区被命名和设计为凡尔赛、荷兰村等,居住区变成装饰物展览场所,而不是生活场所。


  搜寻农村大树。许多城市和房地产开发者想让他们的房地产和工程一夜之间成为景观,一个移植成树的大规模运动在全国蔓延开来,导致农村地面由于大树被移植而裸露。


  危机包含创新


  俞教授分析引起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原因主要有: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和城市环境的退化;经济实力的戏剧性增加;热心于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西方世界的重新发现;热心于政治价值的年轻领导;软弱无力的专业。


  俞教授对此表示出了深深的忧患意识:中国社会处在戏剧性的转变之中。很多城市景观设计正在重复历史上所犯的错误。我们这种城市建设中的暴发户心态和100多年前美国的情况很相似,已经远远落后于当今世界城市景观设计尊重自然、尊重人性的潮流。这种危险性体现在景观的社会和文化个性的丧失,生态完整性和安全性的丧失。这种危险和危机反映了设计师的傲慢态度,即三个不尊重:不尊重自然、不尊重人、不尊重土地之神。俞教授还认为,中国的“危机”概念包含创新,边缘上的中国景观充满创新机会,这种创新决不是寻求刺激和新奇,而是来源于谦逊的态度:即三个尊重: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土地之神。因此他无论在国内或国际场合,都在大声疾呼。意在启发并唤起中国城市领导人的觉醒和中国设计人员的觉醒,更重要的是外国专业设计人员的觉醒。


  俞孔坚教授还讲解了他在自己的设计实践中是如何体现这种谦逊态度的。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国代表报以长时间热烈掌声。IFLA主席高度评价俞孔坚的“三尊重”设计理念,并在大会结束发言中多次援引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