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译林出版社:如何让城市更美好?他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2020-08-07

  前段时间,我国南方持续大雨,引发了多地洪涝。一位北大教授6年前在“一席”的演讲《大脚革命》再次引起热议,被认为讲出了中国城市洪涝的真相。而当年,也因为这个演讲,将他推入巨大的社会争议漩涡中。他就是俞孔坚教授。


  放牛娃出身的俞孔坚从哈佛设计学院留洋归来,却将自己创办的设计院命名为“土人”;他多次被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邀请为年会的主旨演讲人,却对“农民”这个称谓更有亲近感;身为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却倡导“反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俞孔坚教授便是这样一位“根植于土地”的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学者。


  针对快速城镇化和恶化的生态环境,他开创了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与应用,致力于重新寻回人与土地的真实关系。他带领的“土人”团队,将他的理念在国内外200多个城市实践,实现了城市、生态与人文的良好互动。


金华燕尾洲公园


  带着专业知识和人文情怀,他还主编了一套丛书——“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丛书选取世界各国著名城市规划设计师的专著或文集,它们切实地探讨着城市的发展,关于土地,关于城市构建,关于自然生态……


  何为美好城市?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兼具自然关怀与人文关怀?“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试图给我们答案。



土壤退化,可能诱发整个文明的崩溃


《泥土:文明的侵蚀》

作者:(美)戴维·R. 蒙哥马利

译者:陆小璇


  大约公元前5000年,在尼罗河所带来的淤泥堆积、极其肥沃的三角洲,埃及的农人在每年的洪水退去后,只需播撒种子,就能获得丰收;而当洪水退去太快,导致农作物歉收时,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死去。因此,农人开始建堤坝蓄水,迫使水渗入肥沃的泥土。


  洪水对于早期的埃及人来说,大部分时间是带来丰收的福星。直到人们开始采取与尼罗河的自然节奏格格不入的新耕作方式时,繁盛千百年的埃及农业开始衰落。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埃及人建立了大坝,“驯服”了尼罗河,却破坏了地球上曾经最稳定的农业环境。下游泥沙量减少,土地盐渍化,农作物开始依赖高价化肥,埃及也不得不依靠进口才能获得大部分的食物。


  从广义上来看,许多文明的历史遵循着一种共同的故事情节:文明始于谷底肥沃的土壤,人口持续增长,谷底农业无法继续满足需求。于是人们迁移至坡地,清除植被,进行耕作。裸露的坡地遭到侵蚀,作物产量下降,又无新的土地可供耕种,生存危机出现。最终,土壤退化达到了农业生产力不足以支持不断增长的人口的临界点,并诱发整个文明的崩溃。



城市生态设计,关键的规划理念是什么?


《城市生态设计:一种再生场地的设计流程》

作者:[意大利]达尼洛•帕拉佐、[美国]弗雷德里克•斯坦纳

译者:吴佳雨、傅微


  我们曾经很少考虑生态系统,也曾简单粗暴地排干填埋沼泽,也曾热衷于建造整齐划一的景观。可是,如果设计不是本着“保护”“维护”“美化”等理由,那么设计除了是设计师的自我展示外,它还是什么?做设计最重要的是要有根有据,这样才可能获得认可。如果设计仅仅是设计师自我的彰显,那么我们又如何对毁坏绿地所造成的损失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关键的规划理念:宜居性、区域性、治理与反思性实践》

作者:[美国]比希瓦普利亚·桑亚尔、劳伦斯·J.韦尔、克里斯蒂娜·D.罗珊 编

译者:祝明建、彭彬彬、周静姝


  事实上,我们现在以及将来要做的设计项目比过去的五十年要复杂得多,因为我们的设计对象中棕地的比例会越来越高。我们得改造和重建城市,研究恶化的景观;将那些曾经人口密集如今衰败的区域改造为农业用地,将曾经的郊区工业废弃地改造成新的城市中心……我们得面对现实:容易的项目不再有,艰巨的任务遍地是。这些都不足为惧。因为当周遭情况变得难以应对时,设计师得扛起大旗,充当先例。


环境保护的第三条道路?



《景观革新:公民实用主义与美国环境思想》

作者:[美国]本·A. 敏特尔

译者:潘洋


  自环保运动壮大以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处于开发和保护的紧张之中,难以求得平衡。人与大自然的相处常常陷入保护和开发的道德困境,不仅使得环境保护沦为野蛮生长,也使得环境开发变得寸步难行。


  《景观革新》的作者敏特尔从美国经典文献中汲取力量,重新审视了四位美国环境思想先驱的著作和观点,发起了环境保护的第三条道路的倡议,将环境开发和保护纳入更为宽广的社会与政治语境中,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打下了更为坚实的思想基础。


我们,为何建造?


《我们为何建造》

作者:[英]罗恩·穆尔

译者:张晓丽、郝娟娣


  我们或许正身处建筑史上最富戏剧性的时代:成片的摩天楼可能一年之内就被更新,大批新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涌现,建筑师则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认知。《我们为何建造》重点探讨了建造活动背后的人类欲望与情感,并以此为主线,串起了古往今来、横跨东西的众多建造案例:从久经沧 桑的埃及金字塔,到命运多舛的世贸大厦;从宏伟规整的欧洲宫殿,到幽静神秘的日本庭院。穆尔在书中全方位地展现了建筑在精神层面的价值内涵,也为人们体认自身提供了一面镜子。


应该欢迎旧城改造和转型吗?


《新城市前沿:士绅化与恢复失地运动者之城》

作者:[英]尼尔·史密斯

译者:李晔国


  原来破败的住宅楼、社区小店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光鲜亮丽的高级写字楼、高档公寓楼——这个过程叫士绅化(gentrification)。中国人习惯了大拆大建,可能觉得士绅化是件好事。但在欧美,士绅化是个贬义词。摩天大楼和现代商业设施会割裂城市自然生长的机理,彻底摧毁原本的社区文化;更重要的是,会抬高周边的地价和物价,房价和房租必然上涨。对于那些贫困潦倒的人、被逐离家园的人,或者在士绅化过程中变得无家可归的人来说,“士绅化”确实是一个肮脏的字眼。


  尼尔•史密斯是西方士绅化理论的开拓者和重要阐释者,而《新城市前沿》则是理解西方城市士绅化及阶级对立的代表性著作。本书对西方发达城市重构和转型的理论阐释和经验总结,对于中国主要城市的旧城改造和转型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城市,历史记忆的文化多棱镜


《一座城市,一部历史》

作者:[韩国]李永石等 著

译者:吴荣华 译


  城市是历史与文化的复合文本,是历史记忆的文化多棱镜。 一座城市,折射一段国家历史。阅读一个国家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历史,是快速了解该国历史的捷径。城市的变迁进程,与世界史、人类文明史紧密地融为一体。它们是全人类所共有的宝贵文化财产。创造这些城市的人有必要好好读一读这个复合文本,我们这些“局外人”也有必要好好读一读。

  俞孔坚教授说,我们的土地需要来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倡导的是一种新的文化,一种景观的白话,一种回归大地的诗歌。回归土地,野草可以是美的,稻田可以是美的,大脚可以是美的。美的城市,我们共同建造。


文章来源:译林出版社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U1b_MT6ab9hRLqJufmM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