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公司新闻 >  正文

“稻香飘校园,育米如育人”

2021-05-27

      袁爷爷如同一株水稻,将果实留给人间,自己身体最终归落在泥土中。


      这一天,沈阳建筑大学的师生和校友们的朋友圈瞬间变成了灰色,悼念这位曾经为学校题词“稻香飘校园、育米如育人”的大先生。



      “一生布衣,丰功伟绩”“侠之大者,国之仁士”“稻香依旧,千古流芳。”“再见,袁爷爷”……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表达了建大师生对袁老的无限敬仰和深切缅怀!


       在袁老曾经为沈阳建筑大学题词的纪念石前,师生们自发地献上鲜花,寄托哀思,鞠躬缅怀,向袁隆平院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2003年,沈阳建大迁址浑南新校区,几十万平方米的新建筑在当年的水田地里拔地而起。在新校区的景观设计中,学校请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及其土人设计团队进设计,吸取传统农业智慧,用当代设计手法,创造出独特的校园稻田景观,成为全球瞩目的景观设计精品。



       为传承滚滚麦浪的土地记忆,秉持对东北肥沃稻田的珍惜,对中国人地关系危机的警醒,设计采用了四部分策略:


       1)生产性景观:稻田的设计,由五组相同的长方形的稻田组成,每组稻田都被道路和田埂分割成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象征着农村分田到户的政策。设计通过在大面积均相的稻田中,设置一个个漂浮在稻田中央的四方形读书台,将书香与稻香融合,再演绎了“耕读”思想,重建了“人”与“土地”的情感联系。除了分割稻田的道路外,田中还有几条斜穿稻田的道路,从形式上打破了方形稻田的严谨,从功能上确保了两点之间的最近距离。



       2) 雨水收集与灌溉系统:设计收集并利用雨水灌溉稻田,同时经由稻田净化雨水,雨水回归生产,其中的营养物质最终化作累累稻米。场地的雨水储存在稻田,并利用植物根系对其进行净化,最后蒸发和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当雨水水量不满足稻田灌溉时,将中央水系的水由水泵抽到稻田西北侧的水渠中,通过水管和埂道上的小孔流到田里,最后水渗回地下。当田间水量超过水稻需求时,多余的水由场地地势较低的东南侧的排水口排出,进入市政排水系统。



        3)植物配置及生长:水稻从种子发芽到收割,生长期约200天,其中秧苗期约50天,为种子发芽到拔秧时期;返青分蘖期约45天,此期间包括秧苗插秧后生育停滞、恢复生长和根、茎、叶,称的营养生长期;拔节孕穗期约一个月,为幼穗分化开始到长出穗的时期;抽穗扬花期约5-7天,是指稻穗从顶端茎鞘里抽出到开花的时间;灌浆结实期为稻穗开花后到谷粒成熟两个月的时间。稻田的生长特点能营造稻田景观区四季截然不同的景象,从春天的播种,夏日的青绿海洋,秋日的收割,冬日的稻茬与斑块,用景观从时间和空间上表达了稻米的演变。


       

       4)游憩设施:稻田景观中设置了多种休憩设施,主要包括步道和座椅。步道部分以防护林体系为原型,道路两旁有挺拔的杨树,中间有嵌草带,增强了稻田景观的田野气息。座椅有老校区传承的木质绿色长椅与围合读书的大理石灰色座椅。



      设计建成后深受师生和游客喜爱。因为尊重场地和乡土物种,直接节约了建设成本、后期维护成本,而且生产性景观能够直接生产产品,创造了直接经济收益。 


       稻作大田本身作为审美和实用的对象,是一种白话的景观; 在这白话的校园景观背后,不是士大夫矫情的诗意,而是对严酷的中国人地关系危机意识和粮食安全危机的直白态度,当然也不乏新的、寻常景观的诗意。


       袁隆平院士得知学校稻田景观的寓意后,欣然为学校题词“稻香飘校园,育米如育人”,学校把他的题词刻在纪念石上,矗立在校园的稻田里。


       沈阳建大宣传部部长张晓雁介绍,这片稻田旨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醒着建大学子谨记粮食来之不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种子,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奋斗来实现理想和诠释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解决中国人地危机,沈阳建筑大学景观设计成功在国内开创了生产性景观,成为“园林结合生产”的典范。如今,这里每年都会举办稻田播种节、稻田收获节等活动,学校也将稻田景观划分为“责任田”分配给各学院,由师生共同种好“责任田”。在“拔节孕穗期”,学生们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大学生的新担当、新作为。每年收割后,学校还会留下部分稻米辅助当地的小动物过冬安家,以倡导尊重自然、爱护生态的理念。


       春华秋实、夏种冬藏。18年过去了,每一位从稻田旁经过的建大人,都会不由地想起袁老“稻香飘校园,育米如育人”的殷殷寄语。



参考文献:

[1]袁隆平的题词镌刻在这所大学的校园稻田中-科技日报

[2]俞孔坚,韩毅,韩晓晔.将稻香溶入书声——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环境设[J].中国园林,2005(05):12-16.

[3]俞孔坚.城市里的丰产稻田——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设计[J].园林,2007(09):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