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BBC:应对气候变化,他将城市变成海绵

2021-11-18 作者:黄晓恩(Tessa Wong) 来源:BBC新闻网

浙江省金华婺江图像来源,TURENSCAPE


俞孔坚对自己小时候差点淹死的经历记忆犹新。


因为雨水增多,河流泛滥,白沙溪淹没了公社的稻田,刚满十岁的俞孔坚兴奋地跑到河边玩耍。


霎那间,脚下的泥土坍塌了,洪水将他卷入,幸运的是两岸的柳树和芦苇减缓了河水的流速,他得以抓着植物爬上岸边。


“如果那白沙溪的河岸像今天这样光滑的水泥防洪堤的话,我肯定已经被淹死。”他告诉BBC。


这个时刻影响了俞孔坚的一生,也对未来中国产生了影响。


作为中国最杰出的城市设计思想家之一,俞孔坚同时也是知名学府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主要创始人,其所提出的“海绵城市”概念目前正在中国许多城市推广,他确信这个理念应对中国的洪范灾害是行之有效的。


尽管如此,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存在:海绵城市理念在应对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洪水时同样有效么?


1984年浙江金华的白沙溪


“与洪为友 不要与水抗衡”


俞孔坚教授提出“海绵城市”的核心思想就是“不再对洪水充满畏惧,而是试着去接纳它。”


传统洪水治理通常采用加以混凝土巩固河岸,防止洪水漫出的灰色工程途径,在城市中建造管道系统,尽可能快速将水排走。


但“海绵城市”却恰恰相反,它提倡就地吸收雨水、减缓地表径流速度、适应并利用雨洪。


具体操作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源头滞蓄,城乡景观和大地上的许多洼地、湿地和水塘像海绵一样,可以就地储纳雨水。


第二是减缓地表径流,用植被、湿地减缓水流的速度,如同童年那条能够救命的白沙溪一样。与此同时,还可以创造绿色空间、公园和动物栖息地,用植物净化地表径流,清除污染和过剩的营养物质。


第三是适应水流汇集的低洼地区,当到了雨洪径流的末端,水汇流入江河湖海,俞孔教授认为“这时候你不能与水对抗,你只能顺其自然。”因而他主张放弃侵占这些低洼的土地。


天津桥园公园已被视为海绵城市的范例


新加坡国立大学可持续设计专家基什纳尼(Nirmal Kishnani)博士认为,相比其他国家拥有的类似概念,“海绵城市”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是通过自然的途径解决城市问题。


“虽然目前我们的社会与自然脱节了……但事实证明,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式,重新回归自然。”


“海绵城市”概念部分源于俞孔坚教授的成长经历。在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浙江省,俞孔坚青少年时学习到很多传统农耕技术,如陂塘系统——利用池塘储存水资源,在旱季灌溉农作物,后来他将这种传统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理念中。并且经过多年实践,俞孔坚和他的景观设计机构—“土人设计”获得了诸多国际奖项。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人们学会了如何适应洪水,并与洪水和谐共处。即使是在季风季节,也可以避免与洪水发生冲突,化险为夷。”他说。


17岁时,他初到北京学习园林设计,于北京林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后来,其到美国进修,获得哈佛大学城市与景观设计博士学位。


当他1997年回到祖国的时候,中国正处于建设浪潮的阵痛中。


到处都是“灰色、死气沉沉的基础设施”,种种现象震惊了这位归国学子,因此俞孔坚教授开始倡导基于中国传统智慧的城市设计理念。


例如,除了“海绵城市”,他还呼吁进行自然的乡村景观遗产保护,倡导“大脚革命”,反对像旧时给中国女性裹脚一样对城市公园过度修剪和河流水系。


在中国的沿海城市和其他有着类似气候的地方,已经有许多不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模式。俞孔坚教授说:“欧洲国家形成的技术根本无法适应中国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中国和东南亚这城市设计之所以屡遭洪涝,是因为它们沿用了西方城市建设的方式,照抄了西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模式,没有选择适合它们自己的城市建设模式。”


俞孔坚


“海绵城市”概念开始推行时,他必须面临来各方保守势力的反对,其中一些人为他对中国工程直言不讳的批评感到恼火。


再加上他在哈佛读博的经历以及来自西方学术界的认可,他被质疑是否不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发表奇谈怪论。俞教授认为,这种观念非常可笑。


“我不是外国人,我是传统中国人,”他笑着说。“我们有几千年的经验,我们有最恰当的解决方案,我们必须遵循和充分发扬中国的智慧。”


当北京和武汉发生了引人注目的洪灾后,媒体报道了他的想法,这引发了中国各界的反思,大家逐渐了接纳海绵城市概念。


“海绵城市是灵丹妙药么?”


全球各地越来越多地方正努力寻找应对极端降雨情况的策略。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与气候变化有关,随着全球变暖,更多水分蒸发到大气中,造成更大降雨。情况只会变得更糟:未来降雨量将比之前预期的更强更严重。


在更大的风暴中,海绵城市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一些专家并不确定。


“海绵城市可能只适合温和或小规模的暴雨,为应对我们现在看到的非常极端的天气,我们仍然需要将它与管道和水箱等基础设施结合起来。”宁波诺丁汉大学洪水管理专家陈加信说。


他还指出,对于许多人口密集的城市来说,空间是一种昂贵的投资,因此可能很难实现俞孔坚的一些想法,比如为洪泛区提供土地。


尽管花费了数千亿万元,中国仍然遭遇了灾难性的洪水。


据联合国估计,去年夏天一系列洪水造成397人死亡,1430万人受影响,经济损失达218亿美元。


但俞孔坚坚持认为,中国传统的智慧具有巨大潜力,失败的原因在于各地方不恰当地执行了灰色工程做法,或采取了零敲碎打的方式。


据他所说,发生在今年早些时候的郑州洪水,就是海绵城市不到位的典型案例。郑州缺乏用以储水的城市湿地和池塘,所以当降雨开始时,没有足够的水留在上游。主要河流被钢筋水泥裁弯取直,导致水流加速,管道系统超负荷, 雨洪的破坏力被聚集,“就像冲水的马桶一样”。公园绿地被建在高处,而医院等重要基础设施则建在本来应该留给水的低洼地带,放大了雨洪的破坏力。


“海绵城市应具有适应任何洪水的韧性,如若不能,那就不能称为海绵城市。”他说, “我们必须学会如何适应气候,如果人们不遵循我所说的基于自然的解决途径,终究会失败。”


另一个问题是“海绵城市”的概念是否真的可以输出。


俞孔坚说,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容易遭受洪灾的国家可能会受益于这一模式,新加坡、美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地方已开始推行类似的概念。


但归根究底,海绵城市在中国之所以可以成功发展是因为中国政府的强大的执行力和庞大的国库。


他认为,如果正确实施,建设“海绵城市”的成本仅为传统解决方案(灰色基础设施,混凝土等)的“四分之一”。如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建设城市,并为洪水让出土地,将比建造一个管道和水库系统更便宜。


他说,目前“土人设计”许多项目的目标是修复耗资数以千亿计的灰色基础设施,如果官员们一开始就遵循海绵城市的原则,这些钱本来是可以节省下来的。


因此,用钢筋混凝土等灰色基础设施治理洪水就像“饮鸩止渴……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


“我们必须学会如何适应气候,如果人们不遵循我所说的基于自然的解决途径,终究会失败。”


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science-59247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