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北大景观设计研究院李迪华院长发言

2010-02-09 来源:土人设计
 
  各位土人朋友、北大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新年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土人的朋友进行交流,首先代表北大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向大家在2009年取得的成就表示衷心地祝贺,我想大家的成就并不是今天打动我的全部,今天我看到巨大业绩的土人的同时,让我感到激动和鼓舞的是我看到了一个新的企业文化的成长,所以我再简单的归纳一下,虽然这也许应该是俞老师后面来归纳的,但是我在听的过程中非常的感动,这样的一个企业文化,我想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团结进取的集体;第二,土人正在成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我们的项目充满对生态的关怀、对人的关怀,但是我从今天大家的演讲中感觉最强烈的是大家把这样一种关怀已经带到了我们的工作中,带到了我们和同事日常的相处中,所以当轰伟说他们二所有专门的心理干涉师时,我非常感动。因为从我自身的教学经历中,我感觉80后和90后太需要这样的心灵上的关怀了,所以我要祝贺土人在企业文化中率先迈出了这样非常坚实的一步。第三、追求创新和个性的企业文化精神,带着这样一种企业文化精神,我想土人将会逐渐变成中国土人、世界土人。所以,我要说的第二句话是我要真诚地感谢土人,没有土人,就没有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没有我们这样宽敞的办公室,所以北大景观的成功,是土人每一位员工辛勤劳动的集合,所以在这里我再次代表北大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的所有师生向俞老师和所有土人的员工同事表示衷心地感谢。
 
  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也跟大家交流一下北大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在土人、在中国的景观设计行业和教育中应该扮演的一种发动机的角色,我想我的演讲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二部分是两个月前在河北省园林协会成立30周年会议上的发言。准备这个发言我只用了三十分钟,但是讲完后效果非常好。
从改善人居环境30年到景观设计拯救地球100年。
 
  第一部分 成长与地位
 
  1. 改善人居环境30年巨大成就的中国园林
 
  2. 管理了30%左右城市土地的中国园林在国家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过去30年来是否也成倍增长了?
  第二部分 创新才能走到2100年——中国园林专业的复苏和繁荣背后是巨大的隐忧
  30年曲折的成长道路
 
  1996年,正当中国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时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从学科目录中取消了高等院校的“园林专业”,让中国园林工作者蒙羞。
 
  2003年北京大学成立景观设计学研究院,2005年设立景观设计学研究生专业,含景观名称的高校院系和专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中国“园林专业”复苏并呈现空前繁荣!
 
  主管行业:臆想的历史与文化传承观、掩耳盗铃式的为民服务、无视水和土地等稀缺资源对园林建设的约束、忙于为摄影镜头种花种草和做花坛、成本面前忘恩负义、专于模仿与重复!
 
  一、大学教育现状
 
  1. “园林”和“风景园林”固步自封,与行业的巨大社会需求形成鲜明对比。为了填补专业教育空白,环境艺术“疯狂发展”,“园林”在景观的推动下“超常发展”,LA教育的发展状况——混乱!
 
  2. 脱离社会需求的学科指导思想、陈旧的课程体系、 臆想的历史与文化传承观!
 
  3. 巨大的就业市场形成的虚假繁荣面前:学生、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无暇关心“专业本质” 。
 
  二、园林行业的困境
 
  1. 园林的自我定义严重钳制了行业空间的拓展 。
 
  2. 园林部门从建设主管部门到地方被蚕食、边缘化 。
 
  3. 固守“园林”和“风景园林”的名称伤害全社会对景观设计的理解、行业与教育的发展 。
 
  三、园林行业如何走出困境
 
  1. 园林行业一定要有捍卫和丰富地盘的意识:走出园林,把自己的职责定位从为城市居民建绿地变成呵护每一寸国土的生态,把国土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能源、生物多样性等基本国策问题当成自己的神圣的职责。
 
  2. 园林行业的领导人要把自己当市长看待:有全局观,与规划局、建设局、水利局和环境保护局合作,把再造秀美山川变为全民行动。
 
       3. 中国园林或者中国风景园林的名称应该与时俱进 。
 
  认为“名称不重要”是自欺欺人者的最后救命稻草
 
  过去三十年,国家发展方略的称谓与时俱进,从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中国加入WTO融入世界市场经济体系 。
 
  中国园林和风景园林的名称却讳莫如深,不容讨论,有违百家争鸣的学科发展的思想!呼吁河北省本着30年前成立园林学会的创新精神成立“河北省景观设计学会” 。
 
  世界园林都经历新学科产生和被新学科名称代替的情况!
  历年IFLA学生竞赛主题
  • 1999年第36届:1.国际化面貌的城市开敞空间;2.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公园
  • 2002年第39届:景观设计中废水的综合利用(Integration of Harvested Water in Landscape Design)
  • 2003年第40届:边缘上的景观( Landscapes on the Edge)。
  • 2005年第42届:更为安全的城市和城镇
  • 2006年43届:被破坏的景观:处在危机边缘的空气、水、土地(Damaged Landscapes: Air, Water and Land in Crisis)
  • 2007年44届: 让地球重归伊甸园(EDEN-ing The Earth)
  • 2008年45届:水的变革, 通往伊甸园之路? (TRANSFORMING WITH WATER, THE WAY TO PARADISE?)
  • 2009年第46届:绿色基础设施:明天的景观、基础设施和人(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 Infrastructure and Man to-tomorrow)
  • 2010年第47届:天人合一 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Responding to Nature to Achieve Harmony and Prosperity: Traditional Inherit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历年中日韩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
 
  • 2005竞赛以“理想的居住空间”为主题,要求设计营造一种富有自然活力的新型社区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邻里交往的和谐、文化与景观的和谐。
  • 2006竞赛设计主题为“港口城市的风景园林设计”。项目为临近铁路终点站的港口旁边空地的设计。(Landscape project in a Harbor / Port city: Proposal of vacant land beside the port closed to a railroad terminal station.)”
  • 2008竞赛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题:项目为“宁波植物园概念规划”。竞赛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体现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植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统一,使植物园成为一处既能进行科普教育,又为市民提供日常游憩、休闲场所的绿色空间。
 
  第三部分 创新才能走到2100年——景观设计学的旗下:北大做了什么?
 
  1.学科建设
  (1)学科体系和学科思想:再兴景观设计学:生存的艺术
  •  学科思想的一个突破:将景观设计学科定义于构建和实现和谐的人地关系,关注土地和人,关注人类生存经验和现实问题,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与艺术科学相结合
  • 反对:帝王景观、士大夫景观、昂贵景观、帝国景观和城市美化运动
  (2)研究生培养
  •  用研究生培养回答社会对北大关于景观设计学科发展思想的质疑
   景观设计学的旗下:北大做了什么?
 
  2.最新的研究与学术理论和思想
  (1)京杭大运河研究
  (2)“5.12”(2008)四川汶川地震后卧龙重建规划研究
  (3)北京浅山区土地规划与发展战略研究
  (4)内蒙古二连浩特水与城市景观研究
 
  第四部分 观点与思考
 
  (1)北大景观、中国土人与社会、全球
  •  社会认同、国际认同
  (2)设计创新:设计语言与设计理论的发展
  •  任重道远——什么时候中国的设计像中国书法一样,我们就可以感到欣慰了!
  (3)传承与创新
  •  没有创新与改变,传承是不存在的伪命题!
  (4)理想与妥协
  • “规划是理想”与“规划是妥协”对事也对人
 
  最后祝大家新年愉快!身体健康! 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