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须弥映像--西藏考察行

2003-07-07 作者:张小寒 来源:土人景观网

  ——西藏考察行感悟 清透明彻的天,厚重凝滞的土,黑黑蓝蓝长长的影在白亮的墙上映现。 窄窄的长巷,高高的石墙,天籁般的诵经声在转动的人群中呢喃。


  那蓝天碧映的白墙, 迎风摇曳的粉紫小花,让人抛下缺氧的痛苦,却晕眩于环境的贫瘠与生命力的富足强烈对比下的极美。


  我见过海拔200米以下的华东平原,齐整的方格田里水网纵横;我见过海拔400米的江汉平原,大小湖泊如散珠般陈列;我还见过海拔2000米的云贵高原上那层层叠叠的梯田,环绕的高山脚下平平的坝子,甚至海拔3000米的神农架上开满鲜花的草甸,布满岩壁的原生丛林。 


  在这些地方,一样会有的白墙小花也会让我停住脚步,感叹如此简单的人工与自然元素带来的美。但我不会像在拉萨一样,在布达拉宫,哲蚌寺,色拉寺的角角落落,被偶尔出现的花儿震惊的止步不前。


  那是怎样的出场呵,在色彩简单到只有蓝天的蓝,白墙的白,在色彩强烈到只有蓝天的蓝,白墙的白,在空间与时间都只剩下两种元素的时候,那娇怯的,粉红的,粉紫的花儿,成片的出场了。那旺盛的生命力,彰显在细细柔柔的花茎上,闪亮着高原阳光的嫩嫩花瓣上。在粗糙原始的石墙下,在明净澄澈的蓝天下。 


  我不知道她是怎样穿透坚硬如石的土,或是怎样在风雪侵蚀风化的浮土里扎根,又是怎样从稀薄的空气中得到氧气;如何度过灼热的白天,又如何度过冰冷的黑夜。毕竟,这是海拔4000米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我只知道,在这么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她生活的灿烂而美丽,以至阳光都在花瓣上跳跃。 这样闪烁的生命力,依稀存在希腊地中海的一个小岛--桑托林的映像中。一样蓝的透明的天,一样白得耀眼的实墙,一样鲜花随时亮眼的出现。他们都离天很近,离神很近,离俗世很远。


  他们一个在高原,圣城拉萨,一个在近海,岛城桑托林。也许同样感受天的纯净与碧蓝,他们的墙都刷成耀眼的白;也许同样感受阳光的热烈,风的肆虐,他们的墙都厚重而封闭; 


  也许地形都有起有伏,他们的空间房屋墙面都曲折而变幻。也许同样聆听神的教诲,他们特别虔诚,转经筒与玫瑰念珠,诵经声与祷告声,总是如时如地出现。 也许,最重要的也许,与天的接近,与神的接近,让他们的人心和眼都如天般澄净,如神般慧明。 


  所以他们不怨天的恶虐,不怨地的贫瘠,随天顺地,创造了自然而有机的建筑和空间。不仅如此,他们还在窗台上,墙脚下种满了鲜花,把厚厚的石墙刷得干净而明丽,让走在外面的人都能感受到雀跃的心情,对生活的热爱呵。


  只有他们,可以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生存,繁衍出自己的生活和文化。他们抱着感恩的心,保护现有的资源,并发展着,完善着。 


  在这与世隔绝的两个城市,在这资源并不富足的地方,却极致的感受到了天与人的和谐,神与心的合鸣。难道人只有在无心或无能力对抗天与神的时候,才能达到这个境界么。我无心再深究,只是把自己和天融合,和气融合,在这稀薄的空气里,似乎很容易就忘我。 于是我静心的看花,看那白墙下灿烂的花儿,连接着两个城市的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