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建设报:大写的“田”

2003-12-08 作者:牛建宏 来源:中国建设报

  最近,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国际应征评审揭晓,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的“田”方案获得优秀方案。该方案以“田”为生态原理和意象切入点,体现了对土地、对自然的充分尊重,创造出清新的现代园林景观,充分体现了本土设计师对足下土地的深情与热爱。 


   “田”之命题


  “田”承载着中国人最深的情感。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首席设计师俞孔坚说,奥运森林公园景观设计的灵感正是来自于田的启示:


  田,积淀下了处理人与土地关系的最精华的智慧,连同那充满诗意的景观;田,告诉我们如何尊重土地和自然,用最少的工程获得可持续的最大收益。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这五千年的智慧连同其诗意的景观被无情地毁弃,我们甚至以“工业化”和“高科技”的名义来“整治”和“改造”养育我们生命的土地和水系,而最终却发现我们的祖先对待土地的态度和技术要高明得多。


  俞孔坚进而认为,当城市化挑战可持续性,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应采撷五千年的造田、种田、灌田的技术、艺术和精神,并将其与现代最新生物和能源科技相结合,实现一个科技、人文、绿色奥运景观典范,未来中国和世界可持续景观典范。 “田”之营建 在上述设计理念指引下,形成了“田”方案的几大特点。


  田+等高线:显现场地原有的等高线,也是场地的历史记忆,延续北京西北山势,将其与源于场地和区域的田块相结合,构成整个公园的结构象征性元素,并将这种肌理几何化后,一直延续到中央景区。


  梯级湖群+梯田湿地:利用场地由西而东的10米的地势高差,与湿地净化系统相结合形成层层叠叠的梯田湿地和多个梯级湖群,大大减少挖湖的工程量,同时避免由于挖穿粘土层带来的湖底渗漏。增加水体流动性,形成多级跌水,丰富水体景观,并提供充分机会给湖水加氧。   可持续的水系统:强调奥运公园不应成为城市用水的负担,应使之成为自维持的公园。


  植被:用“基质—斑块—廊道”的景观生态格局总体布局植物群落,形成林在田上,田在林中,林在水上的多种景观。用国画“三皴法”(点皴、线皴、面皴)营造地带性植被景观。 “田”之中轴 


  关于中轴线,土人方案将它演绎为“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一部关于五色土地的交响乐”,在强调其规整和纪念性的同时,设计一系列不规则和自然的空间,创造其作为体育、文化和休闲的功能。


  “田+等高线”肌理,林带和水从森林公园延伸入中心区,与来自古城的轴线平行交汇如同音乐的五线谱,其上跳动着活跃的音符,包括:五色土花园、节点广场、林下休闲广场,湖中五岛。轴线的纪念性与体闲性相结合。整个交响曲分为三个主题乐章:历史擦痕(过去)、盛世印证(现在)、生生不息(未来)。


  水作为一个联系纪念性轴线的主要元素:渡水槽为中心湖区和各种水景的营造提供了最方便经济的途径,它实现了人与巨大的体育场馆空间和尺度的过渡,连接了中轴线与湖滨,并构成了一个个框景,蒙太奇般地展现了中轴线沿线的景观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