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住宅园林景观设计应回归自然 摒弃夸张崇洋风

2004-08-05 作者:李洁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4年7月31日,“科技与创新”北京地产系列论坛的住宅园林景观设计主题分论坛在保利大厦会议中心举行。美国EDSA亚洲总裁兼首席设计师陈跃中先生、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俞孔坚教授,以及论坛特别推荐的最佳主题园林项目太阳星城的开发商———北京太阳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刚和论坛特别推荐的最佳园林设计项目乐府江南的开发商———北京天平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双喜围绕住宅的园林景观设计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京城部分房地产开发商、部分高校建筑系学生参与了这次论坛。


  “科技与创新”北京地产系列论坛是今年第10届北京科技周的重要论坛之一,自2004年5月开始至10月结束,历时将近6个月。论坛由北京市科协、北京青年报和北京科技报社联合主办,北京电视台《京城房产》栏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千龙网共同协办。首场论坛于5月17日在清华大学举行,随后举行的各分论坛将就地产界当前最为关注的主题———园林设计、户型设计、建筑设计、智能设施、别墅创新、营销策划等多方面展开研讨。此次住宅园林景观设计创新论坛是“科技与创新”北京地产系列论坛的第一场分论坛。


  陈跃中(美国EDSA亚洲总裁兼首席设计师):


  ■如何打造未来住区休闲景观


  居住环境的景观设计在一度追求张扬、喧嚣的硬质景观和廉价做作的“艺术”气氛后,近来有些新的气象。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启发着设计师从使用者的需求再出发,融会西方现代居住环境简约、休闲的设计风格,促成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总的来说,一种更加质朴自然、更加清新和追求不留设计痕迹的居住环境设计风格正在形成。可以将之称为“休闲社区”。


  正如休闲二字所示:居住环境所追求的不应是由硬质景观堆砌出的磅礴气势,或者是由抽象构图形成的视觉冲击,而应是处处以人为本,为使用者着想,注意人的尺度,营造亲切的人性空间。


  首先,在小区内结合地势,创造地形,最易形成自然休闲的气氛。国内的居住小区由于建筑的朝向要求及密度要求,围合出的景观空间大小雷同,形态相似,缺乏变化。地形的塑造,可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矩形空间丘陵绵续,富于生气。即而营造出大大小小的人性空间,其间以散步小径婉转相接,平添意趣。其次,居住区的步道设计应以使用者的舒适度为最重要指标,当曲则曲,当窄则窄,不可一味追求构图,放直放宽。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应曲多于直,宜窄不宜宽。再次,社区的广场称之为休闲场地更为适合,这一类场地的功能主要在于满足社区的人车流集散、社会交往、老人活动、儿童玩耍、散步、健身等需求。规划设计应从功能出发,为居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和舒适的小空间。尽量将大型广场化整为零,分置于绿色组团之中,在社区中尽量不搞市政设计中常出现的集中式大型广场,越是高档社区越不应该搞。别墅区中则绝对不要设,不仅尺度不合适,而且也难于适应社区的休闲、交往等功能。


  要使社区显得休闲,一个重要的大原则便是多种植物,尤其是高灌木及小乔木,增加绿量,特别是接近视线高度的绿量。要使植物各展其姿又密而不乱,首先应讲求植物的层次,从低向高依次为草皮、地被、灌木、小乔木、大乔木等,配合地形,围合出丰富的绿色空间。欧美地区的景观环境设计就非常注重植物空间的营造,应用视线高度的高灌木或矮乔木,配合地形的塑造形成理想的绿色屏障。


  水的引入,可以使社区环境充满灵气,平添休闲气氛。问题在于,水景该如何做?在居住区有限的空间内,水景与观赏者的空间关系应该如何考虑?水本身是不具形态的,水给人带来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是由装水的容器所决定的,社区水景带给人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师对于岸线的处理。休闲社区中的水景应尽可能用缓坡与植物营造出自然的坡岸,即便是广场中央的喷泉水景也可以在其周边先设植床,再围以广场铺装。


  一个强调休闲气氛的社区,设计师应避免过于夸张与个性化的表述,追求不留痕迹的设计。设计师的点点巧思,当可通过所见、所闻、所触、所赏,使客户备感亲切舒适、体贴周到。


  杨双喜(北京天平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运用传统人居文化打造适宜中国人居住的庭园


  目前房地产环境设计趋于向欧美等西方园林形式靠拢,采用了大量的模纹花坛、欧式花架及方尖碑等造园元素。园林设计师一味追求“洋”化的人居文化,追求所谓的高级品位,而丢弃、忽视了几千年来中国所固有的深厚的传统居住文化底蕴。


  与此相比,乐府江南环境设计方案的优势在于继承发扬了传统的人居文化,并与现代的园林设计手法相结合,创造出“别开生面,信步江南”的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人居环境,打造出更为适合中国人生活居住的舒适庭园。


  提起江南,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碧波荡漾、桃红柳绿等情景,因此乐府江南从“水”这一主要元素入手,运用了点、线、面相结合的设计手法。所谓点是指布置于楼间的小型水景,如:流水槽、小涌泉等,形式各异。所谓线是指贯穿于住宅区南北的狭长水系,蜿蜒曲折,宛如舞动的水带。所谓面是指位于绿地中央的开阔型水面,它紧邻中心活动广场,周围种植桃柳和莲等水生植物,俨然一派江南风光。


  水景的冬季处理以及夏季防虫等一直是困扰园林维护与管理的一大难题,许多设计师为此对大面积的水景望而却步。针对季节问题,乐府江南规划作如下处理:冬季不泄水,保持水景景观的完整性,如有需要可采用电热泵循环加热,保证水面不结冰。夏季采用先进的生物防虫技术,种植一些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和向水中喷洒净化药剂,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为了强调“江南”这一主题,乐府江南将一些具有江南特色的元素及符号融入到环境当中,创造出新版的“玲珑花界,潭西渔隐,荷蒲熏风”等江南十景。


  俞孔坚(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首席设计师):


  ■寻常景观造就诗意栖居


  人本应该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但当代城里人却在追求异常景观中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大地,我们得到了房子,却失去了土地,失去了我们本当以之为归属的、藉之以定位的一片天地,因而使我们的栖居失去了诗意。具体来讲,这种“盲目”和自我的失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认为古代传统可以代表当代中国人的民族身份;认同古典西方的景观,误认为高贵典雅的巴洛克景观可以标榜自己出众的身份;认同现代西方的帝国景观,误认为只要是现代的形式便有现代的意义;认同现代异域的景观,误认为奇花、异卉、奇景就可以产生美。


  这四个方面的盲目认同,从时间维度上或是在空间维度上,失去了作为此时此地人的自我,也失去了大地的本真。我将这种“盲目”上升到生命的意义和民族身份的危机。面对这样一个危机,现代居住景观的设计必须重新回到土地,归还人与土地的本真。


  人们对寻常景观的呼唤正逐渐体现在京城的楼盘设计中,比如塞拉维拉案例,就展现出平常杨树景观的诗意。这是个建成项目,设计者大量使用了北方人习以为常的、曾经不屑一顾的杨树作为居住景观的主要构成材料。简单的种植方式,低廉的造价,方便的养护管理,却形成了极富个性的北京风格。而获得本次论坛推荐的最佳水景园林项目山水文园则让北方河滩的景观再现,季节性的河流使乱石河滩成为北方的一种寻常景观。在这个建成项目中,设计者再现了这种乱石河滩的景观,令它们在丰润的夏天有清澈的水流,在干冷的冬天则有满谷的卵石,留下清泉的想象。 


  刘志刚(北京太阳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以富于想象的功能化主题景观设计取胜 


  太阳星城位于东北三环西坝河,是太阳宫地区最大的项目,开发量达到160万平方米。太阳星城北侧有一个太阳宫公园,然后又有一个高尔夫球场,这样,北侧的景观和绿化已经成型,又难得有西坝河的活水,因为我们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构筑了完整的主题园林景观布局。


  在园林设计的构思上,太阳星城景观设计的灵感来自浩瀚的太空,以行星命名的金星园、水星园、火星园、土星园、木星园构成了不同的居住景观组团。然后从行星上联想出地貌景观上的差异,比如说土星园里面用了一些雕塑,环形山的景观,包括它的高低不同。


  总体来讲我们在考虑太阳星城园林的时候,十分重视它的可实施性———不一定所有贵的东西就是好的,所以我们让它做得更为平和,有的时候很平常的东西也可以做得很精彩———寻常景观是我们对这个项目的景观定位。


  我们在考虑园林建设的同时也注意到了成本的控制,这是园林设计中必要的对最终使用者负责任的态度。我们特别聘请加拿大公司做园林内部的园林设计,因为加拿大的纬度和北京很接近,这样它的植被在我们将来的园林设施中比较容易得到维护。


  在太阳星城,富于想象的功能性景观随处可见。由于项目与西坝河相邻,使设计者必须考虑到区域内的雨水排放处理,景观设计中采用了雨水过滤花园的设计,使小区的园林设计与节水环保有机地成为一体。太阳星城在通往社区的通路上布置了三个标志性的大门,所使用的建材反映出金星地质特色,盖建方式也间接地反映出行星特点。太阳星城将人类对太空的渴望与对家园的向往和谐地融为一体,使功能与景观完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