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俞孔坚:一个设计师要讲良心

2004-11-26 来源:华夏时报
  在这个海归已经不再时髦的时代,他们,作为早期的海归代言人,却正在创造着巨大的社会财富,并且为那一代的海归寻找一个自己的精神归宿。

  他叫俞孔坚,哈佛大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京城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不久前在中国城市高峰论坛上大胆放言:“央视新大楼用十分之一的钱就能造出来。”

  1980年,17岁的俞孔坚考上北京林业学院,是那个小村庄第一位大学生。

  1993年,他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两年后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拿到哈佛景观设计学博士的人,并且进入最著名的设计公司SWA公司任职,拿着让美国人都羡慕的高薪。此时,把家人都已经接到美国的生活。 

  1997年,俞孔坚回国,到北大任教,学校非常重视,他也踌躇满志,准备成立一个景观规划中心。因为经费不足,也决心下海挣钱。 

  时逢中关村创办出国留学人员创业园。俞孔坚迅速通过了资格认定,成了入园的第一批归国人员。他为自己的企业起名为“土人景观设计研究所”。由于国家没有政策允许教授去办企业,没有法人资格的俞孔坚只好把自己妻子请回国,担任董事长,自己当首席设计师。 

  这几乎可以称作真正的夫妻店。整个公司只有3个人,20平米的房子里边除了几张桌子,空无一物。提起当初创业的艰辛,俞孔坚同样地语气平和,嘴角挂笑,似乎曾经的挫折于他而言,只是为了让他在品味成功时更有滋味。 

  7年的时间过去了,土人景观设计研究所已经拥有200名员工,并且已经在国内小有名气。中关村西区,奥运村以及张家界等著名规划工程中,他们的作品都起到重要作用。 
与“土”为伍批判高楼大厦1980年,俞孔坚考上大学离家之前,母亲包了一包家乡土,让他带在身上,说远在他乡,带着家乡的土就不会“水土不服”。这包家乡土跟随俞孔坚读完大学,读完硕士,漂洋过海,留学美国。直到如今,还带在身上,他最喜欢自称“土人”。 

  也就是从这包土中,俞孔坚看到了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他给景观规划下了一个定义,就是协调人与土地的关系。在他眼中,高楼大厦,恢弘的广场是封建长官炫耀的道具,是与建筑的本质相背离的。一些在别人看来土得掉渣的东西,都会成为他刻意经营的对象。 
他说,做为一个设计师也一定要讲良心,不能为了钱放弃自己的原则,去制造一些景观垃圾。 

  8年来,他高扛“反对城市美化运动”的大旗,大肆批判城市建设的“暴发户心态”、“小农意识”,甚至断言,我们的秀美山川正经历着五千年来最为严重的破坏。而这种批判在2004年达到了顶点:今年5月,在加拿大召开的第40届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世界大会上,他发表演讲,告诫西方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不要用你们的景观垃圾来填塞处在景观饥饿中的中国大地”。 

  7月,在学术界,他又公开向中国古典园林发起挑战,认为“小桥流水”早已过时,引发了一场大争论;近日,他炮轰央视新大楼造价昂贵、劳民伤财的言论更是语惊四座。

  (摘自华夏时报“海归金钱不能代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