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台州城市“反规划”

2006-02-06 来源:《青年时报》

  核心提示

  台州的规划不是决定建设什么,而是决定哪里不能建,哪里要保护。在此基础上,再规划要建设什么,以及怎么建。

  但由于触及到了经济发展,这个规划的出台一波三折。

  陈光富在城里继续种菜

  一个在国际上获了大奖的城市规划方案。不是在城市里要建多少绿地,以及多少高楼。相反,是如何保住既有的生态系统,以及人文环境。

  按照这个规划,在未来的台州市,农民将田照种,鱼照养,城市生态将会是一个“世外桃源”。

  正在等待台州市政府评审的这个方案,已经在外界引起强烈反响。2005年7月11日,方案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规划荣誉奖。案例主要负责人俞孔坚教授说,这是国内第一次在规划方面获得的国际大奖,其规格相当于娱乐界的奥斯卡奖。

  此次与台州“反规划”案例一起参与评奖的各国项目有520项,其中有33项获奖,其中中国共有两个项目获奖。

  评奖委员会认为:该途径和案例“从环境和生态出发,进行了非常全面的分析……创造了一个能够发展出多种建筑和景观形态的城市空间结构。”

  面江却触不到江

  1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椒江市区洪家街道的陈光富老人家。陈光富老人正在房子旁边的菜地里采摘青菜,当记者提起绿色廊道时,陈光富老人指着前面的一片楼房说,村里很多人家的地都被征用了,因为他家的地在绿色廊道里面,所以被保留了下来。

  在老人的周围,绿油油的青菜一直延伸到了远处的一座小山脚下。“这就是心海绿脉,除了我们村里的田地,里面还有山,有河,再远处就是大海了。”陈光富老人今年65岁,种了一辈子的地,和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去年当他听说自己的地被划到了心海绿脉里面,不会被征用时,着实高兴了一阵。“不到地里干活,我还真不适应。现在好了,不怕没地种了。”

  陈光富老人每天都会摘些青菜到周围的小区去卖,回来以后就到地里打理打理,空闲时带带小孙女。和周围的一幢幢高楼相比,陈光富老人鸡犬相闻的家显得与众不同,有“世外桃源”的感觉。“别看那些高楼大厦有多好。我几个住在高楼里面的亲戚都羡慕我们家,周末就喜欢到我们家玩。”陈光富老人得意地说。

  与陈老拥有一亩三分地的自得其乐不同,他所说的“心海绿脉”,其实是台州新的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系统的保护范围之一。

  这个规划叫做“反规划”,正是针对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人地关系严重恶化、现行规划方法论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提出的。

  根据台州市规划局的解释,“反规划”是指在城市建设中,首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规划,把需要保护的自然生态系统、历史文化遗存等先控制起来,建立一个生态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再对保护范围以外的区域进行城市规划。

  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传统的城市规划可以说是建设规划,考虑的是在一块区域内可以建多少房子。但是当规划设想变成一幢幢房子时,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城市色彩雷同,没有地方特色;硬化的河道、道路减弱了自然循环。江堤、海塘等阻断了人和自然亲近的途径。”台州市建设规划局总师办顾主任说,“面江却触不到江,面海却看不到海,这是现代城市人的悲哀。诸多的问题告诉我们,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正逐步减弱。”

  同时,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如何维护大地生命系统的完整和健康,保障城市和居民获得可持续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使城市得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已成为国土生态安全的严峻挑战,这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存亡的大问题,也是国家最高决策机构最近提出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最根本的命题之一。

  顾主任讲了一件令她印象深刻的事。去年的一天,她在黄岩街头看到路边的行道树上停满了麻雀。人经过的时候,麻雀吓得哗一声都飞到了空中,等人走了,又纷纷飞回到树上。

  “城市就像一堵墙,把自然生态系统分隔得七零八落。鸟儿迁徙经过城市时,连个歇脚的地方都找不到,不得不停在行道树上,因为那是它们可以找到的最大的树。”顾主任说。

  城市规划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引发了台州建设规划局相关人员的思考,却苦于没有良策。

  2003年,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俞孔坚教授到黄岩考察,俞教授的“反规划”理论引起了台州建设规划局领导的重视,双方不谋而合。

  台州市建设规划局局长程进决定,委托俞孔坚教授进行“反规划”台州案例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付诸实践。

  当时的台州市市长瞿素芬听了建设规划局的汇报后,也认为很有意义,给予了大力支持。

  从2003年7月到2005年7月整整两年时间,这个命名为《台州市生态基础设施暨开放系统的“反规划”方案》,由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教授俞孔坚、讲师李迪华、博士刘海龙和台州市规划局局长程进共同完成了。

  课题说明说,“反规划”途径是针对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人地关系严重恶化、现行规划方法论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提出的。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而是一种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规划途径。

  生态保护博弈经济效益

  根据规划,台州将建立景观安全格局:洪水安全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格局、文化遗产景观安全格局、游憩景观安全格局。

  台州市规划局总师办吴主任举例说,椒江两岸已被不少工厂、其他建筑物占领,但按照“反规划”思路来看,椒江在台州城区中,应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应以一条生活线出现,该研究中,已明确控制到哪一段沿江区域,具体多少米之内不得造建筑物,“已经建成的,今后不仅不许重建或翻建,还得陆续搬离原址。”

  方案对台州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进行了确定,明确了绿线(绿地)、蓝线(河道)、紫线(历史文化遗存)3项保护内容。规定今后台州的主要河道两侧都将建有宽20米以上的绿化带;山脚下100米内不再建任何建筑;台州全市130多处历史文化遗存也列入保护范围。

  方案还将台州市区的绿地、河道、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了整合,形成“一心六脉”的生态网络结构。“一心”指位于城区中心地带的面积达64平方公里的绿地。“六脉”则是与“绿心”相连的6条生态廊道,分别直通东海、椒江、山体。通过这个绿色生态网络,将椒(江)黄(岩)路(桥)3区联系在一起。

  “在廊道内,农民田照种,鱼照养,保留原有的田园风光。6条廊道就像6条运输线,将大自然的气息源源不断运往台州市区的每一个角落。以后台州市民在家门口也能够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了。”顾主任说。

  2004年3月完工的永宁公园二期工程是“反规划”思路的一次成功实践。永宁公园位于永宁江西南岸,全长1.5公里,占地21.3公顷。根据“反规划”思路,永宁公园的江堤不使用混凝土,而建成土堤或鹅卵石滩。园内主要种植芦苇、菖蒲等本土植物。

  为了使方案能够有效实施,台州市建设规划局准备将其上升为指导台州非建设用地的法定规划,目前已报台州市政府审批。

  “规划的制定一波三折,真的很不容易。由于绿色廊道把建设用地隔开,提高了城市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在规划制定过程中,有的人认为‘反规划’方案很重要,可有的人却并不赞同。当时建设、工业等部门领导的意见就很大。在他们看来,本来很好的一个建设项目,因为在保护区内,就不让建了,当然不愿意。”顾主任感慨地说,因为很多绿色廊道都是依水而划的,而城区的河湖边往往都是黄金地段,保护区的划定使一些部门的利益受到了影响。

  “反规划”方案的实施,使台州市建设规划局成为“众矢之的”。

  有资料表明,6条绿色廊道中的台州中心区和洪家街道之间的心海绿脉原规划宽度为2000米,但这宽度引起了一些乡镇,以及已经批出去的小工业区的不满。“心海绿脉把椒江主城区和洪家、下陈、三甲等街道隔在了两边,而且很多居民点也在保护区以内。当地乡镇认为这样不方便他们治理,经过协调,心海绿脉的宽度不得不调整到800至1400米。”

  令台州市建设规划局更感到苦涩的是,划在保护区内的农民也反对这一做法。因为市区的地价高,农民往往希望把土地卖了得实惠。现在把他们的土地“判了死刑”,当然不干。

  “在重重压力下,‘反规划’方案一改再改,以至于俞孔坚教授也闹起了情绪。看着自己的心血被改得七零八落的,不能按预想的去做,他的心里也不是滋味。”

  令人欣慰的是,在台州市建设规划局的努力下,人们也正在渐渐接受“反规划”方案。

  “现在市政府领导在规划某一个建设项目的时候,总会先问问是不是在保护区内。”顾主任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