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当今建筑之价值观取向:拜权 拜金 非农

2006-02-20 作者:俞孔坚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建筑是一种文化,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为了对环境适应,人们发明了衣服,发明了房屋,从最早的巢居到现在的建筑。而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地域,自然也会有不同的建筑、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所包涵的建筑的价值观自然也是不同的。 

  在当今的中国,建筑的价值观就有以下三种。     

  拜权主义的价值观

  中国长期以来都是封建农业时代,或者是小农经济下发育的封建文化,建筑也体现了很强烈的集权特征。从老北京整个城市可以看出封建集权意识的反映,一条中轴线贯穿故宫,故宫周围是胡同,胡同里有四合院。四合院里北面是高的,南面是低的,有东厢房、西厢房,而主人一定住在北面、正房。从城市到院落,一直到单体,都是身份的象征,都是权力的象征,都是价值观的象征。就像衣服,什么样的衣服反映什么样的身份,古代是这样,农业时代也是这样。     

  按理说中国进入现代化的时代后,封建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就应消失,但是我们没有。时代变了,社会制度变了,封建时代的价值观却被保留了下来。人们还是用房子盖得高来彰显地位高、房子盖得大来彰显权力大、房子盖得金碧辉煌来彰显财力雄厚。     

  封建时代的集权、等级、长官意识发展到现代,从建筑的角度来说,就是城市的建筑必然是以行政所在地为中心,这在本质上跟封建时代把衙门置于城市正中的思想没有差别。但在西方,经过现代文化运动之后,城市的布局早已把城市的商业建筑、公共建筑放在最中间,而把艺术的、文化的建筑置于最重要的位置。     

  拜金主义的价值观

  同拜权主义价值观不同的是,拜金主义的价值观有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这种价值观也正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特色,跟封建时代很不一样。     

  中国封建时代对商比较轻视,所以它是现代的产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第二种价值观。拜金主义的价值观是以金钱为导向的建筑,这种价值观需要通过建筑表达自己的物质富足,然而因为缺乏文化底蕴,使得建筑的形态充满暴发户的气息。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很有钱,楼盖得都是奇形怪状,显示自己很富有,而北京的央视大楼也是如此。拜金主义是资本主义早期的意识形态,它与文化底蕴是脱节的,特别是城市的文化底蕴。     

  非农主义的价值观

  非农主义的价值观就是试图摆脱小农意识,融入都市的氛围,但骨子里的农民意识却因为文化的薄弱而无法消减,使得其意识形态既非城市也非农村。中国是从农业时代的村落过渡到城市来的,不像欧洲,是从城邦发展而来。中国在这个时代之前,都是小农经济,而小农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给自足,可以不在城市里,完全在一个镇上村里就解决自己的生活。城市只是官僚场所,是政权所在地,是消费场所。     

  小农经济时代是以种庄稼的方式来宣扬其价值观的,麦田里绝不允许杂草丛生,就连种花坛也像是种庄稼一样,野草是不能种的。节日庆典广场的花坛基本就是小农时代的反映,一个花坛一会儿搞一个精致的塔,一会儿搞一个长城,都是用五色花装扮起来的。这种价值观在城市建筑里也多有体现。人们恨不得完全抛离和自己农民身份有关的东西,抛弃泥土,抛弃田地,甚至包括乡土的材料。而要抛弃自己居所的形式,就一定要用城里的形式,用外国的形式。     

  泥土是被认为跟农民最接近的,因此要抛弃,选用花岗岩、瓷砖,选用离泥土最远的材料和形式。而现代的一些建筑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就像农村姑娘进入城市一定要穿花带绿异化自己,才能远离自己原来的身份,成为非农民、非乡下的城里人。结果越是这样,越会弄巧成拙。

  价值观的改变依赖社会进步

  建筑首先是文化、是符号、是人性的外延。因此人类的价值观就会反映在建筑上。     

  拜金主义、拜权主义、非农主义,三种意识交织在一起就出现了目前长安街两边的建筑形态,就出现了浦东,也出现了深圳这样的城市。这些价值观的根本改变需要几代人的文化积累,需要改变封建的长官意识。所以说,要改变目前建筑价值观的现状,就要反帝反封建,这样,建筑师才能做出好的作品。否则即使建筑师做出来了,也实现不了。而中国建筑师的地位低下,也是封建时代遗传下来的。     

  建筑师只有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职业设计师,具备独立人格、独立社会地位以后才能起作用。所谓独立,他的作品应该有法律保障,有创造的权利,这时候他的作品才能够真正不受帝王意志的影响。如果建筑师不去推动,他的地位永远也摆脱不了作为一个豢养的宫廷匠人的角色。     

  建筑本身也应该作为全民族素养的一部分,建筑的审美问题、环境问题应该被作为全民素养重要的一部分来对待。而目前还没有一个教科书上有关于建筑的东西,我们的教育所倡导的知识结构也都没有把建筑这个文化体系作为个人修养的一部分来对待。     

  这些都依赖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只有整个社会进步了,中国的建筑才有希望。在这方面,中国的建筑师群体是有责任的。而且说到底,整个社会需要推动前进,建筑师不应该仅仅是艺匠的角色,还应该是一个倡导者,一个新潮流、新观念、新生活的倡导者。建筑师更应该走向社会,推动社会,成为社会的改革者、价值观进步的推动者。     

    作者: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