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的俞孔坚教授、朱强博士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黄丽玲博士等编译的《景观规划的环境学途径》(原著第四版)和俞孔坚教授、刘海龙博士及郭凌云博士编译的《城市设计手册》两本景观巨著正式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作为景观规划领域的经典著作——《景观规划的环境学途径》由美国著名的景观规划师威廉.M.马什教授所著,此书更被堪称为麦克哈格先生的《设计遵从自然》(Design With Nature)的姊妹篇。
在书中,作者主要阐述了如何将地理学、景观设计学、规划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做一个有效的总结。此书较前三版在内容上有了质的提升:新增添了一章对流域的最佳管理实践进行探讨的内容,同时,还增添了许多关于可持续的绿色基础设施、工业场地的管理、洪水灾害、湿地和水体质量、海岸线的稳定、城市气候,以及沼泽恢复治理等方面的新案例,着实是一本关于景观规划的好书!
《城市设计手册》是一本关于如何设计当今城市、如何解决当今城市面临问题的百科全书式的权威之作。作者撰写本书的目的就是旨在探索“城市设计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共同的价值观、原则以及实践究竟是什么”等问题,尤其是对当今城市的热点话题如:城市农业、城市自行车道、绿道、遗产区域、面向步行者的城市设计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为推动景观设计学科和实践在中国的发展,由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合作,已连续出版多部理论专著、实践案例、译著,而这些著作也早已在国内被专业人士广为流传,对引领和推动中国的景观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附:土人景观设计著作与案例
1998,俞孔坚著,生物与文化基于上的图式――风水与理想景观的深层意义,台湾,田园文化出版社。
1998,2000,俞孔坚等著,理想景观探源:风水与理想景观的文化意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俞孔坚著,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台湾,田园文化出版社。
1998,2000,俞孔坚著,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俞孔坚等著,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从硅谷到中关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俞孔坚编著,设计时代,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3,俞孔坚,Davorin Gazvoda,李迪华等著,多解规划――北京大环案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俞孔坚,李迪华著,城市景观之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俞孔坚,李迪华著,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俞孔坚,庞伟,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岐江公园案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俞孔坚,石颖,Mary Pudua 著,人民广场――都江堰广场案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俞孔坚,王建,黄国平,土呷,李伟,漫陀罗的世界――藏东乡土景观阅读与城市设计案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俞孔坚,刘向军,李鸿,田――人民景观叙事南北案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土人景观设计此前译著: 2000,俞孔坚,王志芳,孙鹏等译,(J. Simonds 原著),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俞孔坚,王志芳,孙鹏等译,(C. Marcus 和 C. Francis 原著),人性场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刘玉洁,吉庆萍,俞孔坚等译,(N.Nines 和 K.Brown 原著),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孟亚凡,俞孔坚等译,(C.Birnnaum 和 R.Karson 原著),美国景观设计先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周兴年,李小凌,俞孔坚等译,(F.Steiner 原著)生命的景观――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附:《景观规划的环境学途径》目录:

序
前言
导言 :关于本书及本领域的介绍
第1章:景观规划:起源、问题和内容
第2章:美国和加拿大的自然地理概况
第3章:规划中的景观形式和功能
第4章:地形、坡地与土地利用规划
第5章:土壤,土地利用适宜性与废弃物处理
第6章:土壤和废水处理系统
第7章:地下水,土地利用,蓄水层保护
第8章:暴雨水排放,水管理和景观变化
第9章:流域、排水网络和土地利用
第10章:河川径流,河谷和洪水危害
第11章:水质,径流和土地利用
第12章:土壤侵蚀,土地利用和河流沉积
第13章:最佳管理措施(BMP),流域与开发场地
第14章:河流、河道形式和滨水景观
第15章:海岸线过程,沙丘和海岸带管理
第16章:太阳高度角、太阳能加热与环境
第17章:小气候、空气污染以及城市环境
第18章:地面霜冻、永久冻土带、土地利用与环境
第19章:植被、土地利用与环境评价
第20章:景观生态学,土地利用和栖息地保护规划
第21章:湿地,栖息地和土地利用规划
英汉词汇对照
译后记
《城市设计手册》目录:

献辞
编者简介
作者简介
序言
第1章:城市化背景 1-1 人口和城市的未来
1-2 七个大城市的空间组织
1-3 如何建设“另一半”居所
1-4 联结城市和乡村
1-5 区域城市
1-6 城市与郊区规划的一条现实之道
第2章:城市设计经典名篇
2-1 根据艺术原则建造城市 (1898)
2-2 工业城市 (1917)
2-3 城市公共艺术 (1922)
2-4 邻里单位 (1929)
2-5 雅典宪章 (1943)
2-6 双城记 (1949)
2-7 雷德伯恩理念 (1957)
2-8 空间与时间中的广场 (1959)
2-9 城市意向及其要素 (1960)
2-10 多义性的发生器 (1961)
2-11 巴洛克罗马的城市设计构架(1976)
2-12 小型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1980)
第3章:城市设计历史与理论
3-1 城镇景观导论
3-2 生长的格网
3-3 道萨迪亚斯和人居环境科学
3-4 城市基础设施
3-5 谢德拉克..伍兹与城市平常建筑学
3-6 论A&P停车场之意义,或向拉斯韦加斯学习
3-7 分类的问题
3-8 实体的危机:肌理的困境
3-9 城市空间概念的元素
3-10 新城市主义宪章
第4章:城市设计原则与实践 4-1 规划实效论
4-2城市设计与表现方法
4-3 城市设计视觉调查
4-4 罗马西班牙广场速写
4-5 城市保护规划
4-6 日照控制面
4-7 城市设计与气候’
4-8 场地规划的生物气候学设计
4-9 可持续设计
4-10 社区设计专家研讨
4-11 社区设计中心:一种多途径的专业实践
第5章:区域和城市尺度
5-1 马里兰州传统聚落的设计特色
5-2 区域未来的视觉表现
5-3 城市农业
5-4 城市自行车专业道路
5-5 绿道
5-6 遗产区域:一种新的区域规划方法
5-7 主街——20年经验与教训的总结
5-8 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城市社区
5-9 城市触媒的概念
5-10 英裔美国人的郊区
5-11 新城市主义辞典
第6章:城市元素
6-1 城市中庭
6-2 庭院规划设计导则
6-3 建设出色的街道
6-4 多通路林荫道
6-5 面向步行者的城市设计
6-6 步行区设计指南
6-7 十二座欧洲城市的步行区
6-8 城市广场:设计要点综述
6-9 户外共享空间
6-10 户外活动场地的通用设计
第7章:城市设计细节
7-1 城市交通系统的通用设计
7-2 交通系统
7-3 停车及交通设施的尺度
7-4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7-5 城市水道
7-6 图解交流,导向和解说系统规划
7-7 城市设计策略:创造更佳的街道空气质量
7-8 城市设计中的声学问题
7-9 城市电信基础设施
7-10 城市户外照明
第8章:城市设计案例研究 8-1 城市设计案例研究
8-2 1972年波特兰城市中心区规划
8-3 加州福尼亚州旧金山耶尔瓦布埃纳花园
8-4 华盛顿州西雅图派克市场案例
8-5 塑造和维护卓越的城市环境
英汉词汇对照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