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一份意外的开学礼物

2007-03-02 来源:江阴日报
  3月1日,像其他学生一样,江阴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们走进课堂,开始新学期的学习。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老师给他们带来一份意外的开学礼物——王锡南市长的祝愿。

  在祝愿词中,王锡南市长这样写道——

  “喜阅你们有关城乡建设的作文选,我感到十分欣慰。字里行间,流淌的是你们对家乡的热爱,闪烁的是你们理想的火花,激荡的是你们青春的脉搏。一山一河、一草一木、一园一景、一池一桥,无不融入了你们关注的目光,你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理解展现了当代高中生的风貌。

  ……

  你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充满生机和活力。‘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期望你们珍惜光阴,刻苦学习,勤于钻研,勇于创新,树立远大志向,肩负起建设江阴的光荣责任和历史使命,传承江阴的未来和希望。”

  原来,这封沉甸甸的祝愿信的反馈源自该校高二学生的一项社会实践作业。

  据一中教师陈友宝介绍,高二语文必修课中有一篇北大教授俞孔坚关于景观设计所写的文章《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本着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人文情怀和社会实践能力,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即对家乡进行一次实地考察,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业”布置下来,学生们呈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足迹遍布城乡各地,以新的城市建设理念和景观设计思想为参照,相互交流,分别对家乡已有的或是正在建设中的,或是他们自己设想中的景点、废墟发表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如高俊同学的《生命的诠释》,从黄山湖公园景观的人文内涵入手,抒发了高楼大厦间寻找一片绿地的情感;金婷婷同学在《突显野生自然的美》一文中,为江阴城市管理规划出谋划策,认为现代化的城市不应只是钢筋水泥浇注的,还应有丰富的色彩,再大手笔的城市建设,也要依靠长效管理来完善和保持;缪松辰同学的《一中公园》主要针对当前校舍资源紧张、学生没有足够的休憩之地而提出自己改造想法;陈梦霞同学在《建设中国文化馆》中,发出了挖掘、发扬中国文化的呼唤,她所提到的以文化馆为载体、举办各类民俗活动与今年春节天华文化中心所举办的民俗活动不谋而合;卞京同学在《荒山披锦绣、浑水溢春华——关于荒山浑水的奇思》一文中,运用市场的理念,分析精辟,措词到位,全文一气呵成,让人读后大有收获……

  寒假前夕,学生们把自己的作品精心包装后寄给了王锡南市长。正所谓“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幸福江阴,共建共享,莘莘学子们以此为己任。他们在家乡建设方面提出的奇思妙想,或许稚嫩,或许只是纸上谈兵,但从中折射出的是他们作为公民所具备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真没想到,王市长这么肯定我们的作业,我们太开心了。”学生们纷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