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俞孔坚:山水居住要归于乡土

2007-04-18 作者:李晨 来源:新地产
  曾在哈佛大学,美国SWA景观与城市设计集团从事景观与城市设计研究和实践多年的俞孔坚博士认为,山水居住首先要使人回归大地,以平常的心态去领悟寻常景观的诗意,最终归于寻常乡土

  地处云南省南部哀牢山脉的哈尼梯田就是一个生动的原生的‘山水居住’的例子。”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土人景观设计院首席设计师,俞孔坚博士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中国原生的山水居住画面。

  哈尼梯田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哈尼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田埂就是等高线。梯田纵横交错、气势磅礴。哀牢山脉海拔四、五千米,它截住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山上云雾缭绕。留在山林中的雨水再慢慢地往下流,流到下面海拔两千来米的地方,就是哈尼族人开垦的梯田。水穿过村寨、穿过蘑菇房,把村寨里所有的脏东西都带进了梯田,梯田也因此变得十分肥沃。“整个过程为我们演绎了人与自然是如何和谐相处的。”俞博士解释说:“哈尼族人懂得如何适应自然、认同自然,没有‘斗天斗地 ’的浮躁,他们的心态是平和而恬淡的。”

  “房子要在山水间自由呼吸”

  “如果说,‘山’、‘水’,是实现‘山水居住’的必要条件,那么作为居住载体的房子,应该和山水保持一种融洽、透澈的关系。

  “融洽”是指:房子应该“浑然天成”,而不是凌驾于自然环境之上的一种“凸显”。房子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场地的原生态,并且尽可能地融入自然,使房子以一种有机的方式自然地“生长”在山水之中;“透澈”则是指:房子不是封闭的容器,对气候和景观起到很好的过滤与连接作用,房子里的人可以很容易地感知自然、贴近自然,它应该在大自然中“自由地呼吸”。

  海德格尔把做诗的本质理解为人在大地上的栖居。“栖居的本质也就是做诗的本质,做诗首先把人带上大地,使人归属于大地。因此,基于现象学派的观点,栖居的过程是认同于脚下的土地,归属于大地、并在天地中定位的过程,栖居使人成为人,使大地成为大地,栖居使人的生活具有意义,这样的栖居本身具有诗意。”俞博士解释说。

  房子不单单只是房子而已,它应该是适应各种自然过程的产物,应该是整个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居住在这种“可信”的房子里才会生活出诗意。“就像哈尼族人。”俞孔坚笑着说:“你如果把它们的蘑菇房拆了,给他们盖上豪华的房子,他们反而不适应了,因为这样的房子不是从他们当地的土地中“长”出来的,这样的房子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可信、不真实的。可信的房子、真实的生活才会带给人安全感、依赖感,如果连安全感和依赖感都没有,诗意也就无从谈起了。”

  “作为‘山水居住’载体的房子,最终使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俞博士总结道。

  在谈到人工和自然的结合度问题时,俞孔坚觉得,这实际上就是人和自然和谐与否的问题。他认为:首先,要提倡让自然做工,尽量保留场地中原有的生态环境,并通过再生设计让其发挥到最大作用;再次,人工景观的设计要做到结合自然,充分地阅读土地、了解土地,并尊重土地和人性,了解“足下文化”,并充分利用“野草之美”的理念,赋予人工景观以生态内容,使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而当下普遍存在的设计误区是把场所中的人工景观运用奢华的元素来构筑,将居住场所与外部自然景观完全隔离。如果这样做,就完全失去了山水居住的意义,丧失了原点,也就谈不上诗意的栖居。最后,人工景观要对周边的原生态环境最少的介入,以保持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对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就是对“山水居住”价值的体现。

  “内向的东方建筑性格”

  俞孔坚认为,西方文化直白、显露。西方文化,特别是欧洲文化中的理想景观模式体现为炫耀和进攻的战略,强调占据制高点和视控点,建筑偏于外向“性格”,重视自身的纹饰和地位并凌驾于自然之中,西方“山水居住”的典型就是意大利的台地园,轴线连接起各层台地,表现出对制高点和视控点的强烈偏好。

  东方文化含蓄、内敛,中国文化中的理想景观模式体现为藏匿与防守的战略,强调隐匿于重关四塞的围合空间,建筑偏向内向的“性格”,形式简洁朴素并隐匿和依恋于自然之中,一个“深山藏古寺”的经典画典便道出了这一奥妙。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居住”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渊源和很深的文化底蕴,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依赖和眷恋。早在唐代,中国的山水画已把自然山川作为独立的表现主题,把自然山川作为潜在的“可居”景观来营构,并将自然山水作为可以依托的对象。无论其表现的山川如何激扬奋亢,却总是以净化、疏导而安于内向的和谐为归宿的。这种隐匿于山水之间的和谐追求表现为“天人合一”和“自然天成”的思想,化解为宁静与淡泊的处世方式。

  “山水居住是对豪宅的批判”

  现在的地产市场,提到“山水居住”,必会和“大宅”、“豪宅”联系起来,这种社会认知不可否认地会和“山水居住”的自然立意产生了冲突。

  “从本质上讲,这两种概念是相对立的,‘山水居住’的自然立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大宅’和‘豪宅’的批判。”俞孔坚认真地说。

  “山水居住”是人人向往的理想居住环境,但现实却与本质相背离。开发者很清楚“山水居住”的价值和开发潜力,并善于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在市场经济中短时间内暴富的人群具有炫耀财富和享受奢华物品的特点,倾向于在“山水”之间修建气派的“豪宅”,地产商自然也会迎合他们的口味,因为对于地产商来说这批人是实现其最大化利润的最具购买力的群体。将“山水居住”和“大宅”、“豪宅”联系起来的社会认知也随之产生。

  “‘大宅’、‘豪宅’ 是金钱交易的经济产物,而不是适应自然、认同自然的产物。”俞博士掷地有声地说:“所以将‘山水居住’和‘大宅’、‘豪宅’联系起来的社会认知是有悖于‘山水居住’的自然立意的。”

  “阅读大地 读懂大地”

  “阅读大地、读懂大地。”这是俞孔坚给山水居住的缔造者们最中肯的建议。

  要阅读特定土地的现状,有什么植被,有什么森林。阅读这块地的坡度、坡的朝向。阅读大地还要阅读水文,阅读下完暴雨后留在大地上的痕迹,如果地表排水系统按照原来的排水肌理设计的话就会事半功倍。阅读附着在这块土地上的文化,阅读当地的故事、当地的特色。阅读完了土地以后,就会知道这块土地可以干什么、适宜干什么、哪个地方最有价值、哪个地方最有特色、哪个地方可以提高开发者的房地产价值。每一寸土地都有它的价值,设计应充分挖掘它的价值,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投资,同时充分体现这片土地的价值。

  历史中的真正的山水居住是一种陶渊明式的朴素而寻常的生活模式,与城市中的追逐名利和享受奢华相对立,并与矫饰的传统园林相背离。我们无论是从中国的山水绘画当中,还是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当中,所看到的都是一种寻常的景观模式,山水居住就是要归于寻常的乡土,使人回到大地。

  “我们要告别传统园林中那种深宅大院中‘残月’、‘败荷’的诗情画意,那‘拙者之政’和‘网师之隐’的虚伪,那九曲廊桥步移景异的无谓和空洞所反映的失意士大夫的扭曲心灵;要告别在西方早已被废弃的西方巴洛克式奢华景观;告别那种搜奇猎珍和金玉堆砌的暴发户心理,以平常的心态去追求和领悟寻常景观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