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涪考察的我国著名景观设计大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一行,11月13日与涪陵相关部门座谈,建议涪陵依托816军工洞体兴建一个核工业主题遗产园,并细点涪陵如何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区领导林彬、闵秀兰出席座谈会。
来涪考察的我国著名景观设计大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一行,11月13日与涪陵相关部门座谈,建议涪陵依托816军工洞体兴建一个核工业主题遗产园,并细点涪陵如何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区领导林彬、闵秀兰出席座谈会。
816核工业主题遗产
816军工洞体是继我国第一套核反应堆建设之后,历经17年建设,先后投入6万多建设大军,耗资7.4亿元在涪陵白涛镇乌江边开凿的军工洞体,用于建设原子能反应堆,主要生产钚239核燃料。洞内共有大小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条,于上个世纪80年代停工尘封。
“凄厉核战故事,分享两江风流。”在谈到对816军工洞体参观后的感受时,俞孔坚教授如此点评:“最爱816,堪与(三峡)大坝争锋。”对于如何利用816军工洞体资源,俞孔坚教授将816军工洞体比作一块被深埋山间的和氏璧,认为只要稍加雕琢,利用灯光、多媒体等现代元素,完全可以将其打造成为一个核工业主题遗产园。
城市建设:两边一网络
古老的城墙、两江环抱的地形、依山而建的山城……这一切赋予了涪陵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俞孔坚教授建议涪陵在城市建设上,将文化遗产(紫线)、绿色的通道(绿线)和滨水特色(蓝线)形成网络规划;注重以对环境最小的干预,达到最大改善的理念,围绕城市两边(两江边和城墙边)进行打造,重修城市边幅。
“应该将涪陵的古韵找回来,而不是去造‘古’。”俞孔坚教授认为,作为巴国故都的涪陵。应该在文化遗产保护上多想办法,而不要去刻意地造假装古。“只有真实的,才是有价值的。”俞孔坚教授说。
景区打造追求“真善美”
俞孔坚教授认为,对景区的打造要走出误区,创新是关键。应该从观光旅游转变为休憩体验,遵循真(真实性)善(对当地有用、有价值)美(有美感)原则,从收珍猎奇向寻常乡土方面发展。
针对“重庆涪陵北岩特色文化旅游景区项目”的打造,俞孔坚教授建议在点易园打造上,要去伪存真,抢救文化遗产。按照真实性、完整性、可逆性和可辨性进行规划开发。对项目规划中的石鼓古镇打造,俞孔坚教授建议走体育休憩线路,定位于后农业绿色生态园,将其打造为涪陵的前花园和大菜园。
涪陵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林彬表示,俞孔坚教授对涪陵现状和景观建设的点评切中涪陵要害,所提出的想法和意见很符合涪陵实际,对涪陵今后的建设发展将起到巨大引导作用。并希望俞孔坚教授一行进一步关注涪陵,给予涪陵在整体建设上更多的帮助。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一行进入有15层楼的洞内梯道,参观816军工洞。记者 冯国庆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