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土人设计的宜昌湿地公园彰显水城之美

2008-04-16 来源:宜昌旅游信息网


  本来有水何需工,只借滤波翡翠漾……位于宜昌城区港窑路、东山大道、城东大道三条道路交会地带,随着港窑路改造、城东大道修建以及即将开建的城东生态新村,贯穿于此的运河污水已经让周边市民感到强烈反感,昨日,宜昌市规划局组织专家对运河公园的规划方案进行评审,一个占地面积11.92公顷的大型生态惠民公园年内也将开始投入建设阶段。


    这个占地面积类似再造一个儿童公园的生态公园,如何将宜昌城的水润特色表现出来,她具备怎样的特色和功能,记者提前带您掀开她神秘的面纱。


  ■特色一

  运河脏水变成干净的景观水
  
  运河作为城市一个流动的风景线,如何让水体现出她的柔和亮丽,成了规划设计的核心。
  
  由于历史原因,近年来运河水质一直较差,经相关部门测定为5级水质,让运河、鱼塘以及公园现有场地生态环境极不和谐,为了满足具有亲水游憩等功能需要,设计将场内污水及鱼塘水质进行净化处理。
  首先,改造时将原场地“鱼塘”加以保留,形成生态湿地景观水体,利用运河高差落水将河水引入鱼塘,流水经过不同形式的“鱼塘”以及其他改造后的湿地,通过湿地的层层过滤,得到清澈的湖水,这种净化河水最终返回到运河中去,而改造后的鱼塘保持原有自然风貌。
  
  设计单位表示,经过这种方式净化的运河水,将由5级水质变化为3-4级,完全能够满足水景需求。

  ■特色二

  原有建筑和地貌与新景观结合
  
  60年前,运河解决了宜昌的工农业灌溉、发电和几十万居民的生活用水,现在仍是宜昌主城区的重要备用水源;50年前长江开关厂正式投产,和韦家咀水电站一起成为工业文化遗产的代 表,它们成为企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加上场地上延续多年的鱼塘,这些时代遗产从不同的方面分别向人们讲述宜昌的历史人文。
  
  公园建设时,水电站将就地被改造成风雨廊桥,为人们提供观赏运河、回忆历史、参观展览的场所;开关厂厂房及周边环境改造为后工业风格的广场区,保留工业记忆的同时再生为公园的餐饮娱乐中心,不仅如此,场地内现有的地形和乡土植物等植被也将被保留。
  
  公园建成后将设功能完善的五大区:分别是为游人和附近居民提供便捷的聚集活动、休闲娱乐场所的入口广场区;为游客提供服务和餐饮娱乐中心的游客综合服务区;采用宜人的栈道和木平台为人们创造充分的观水、亲水机会的运河景观区;将河水净化过程与人们的游览过程相结合,提高人们对环保的认知和参与的生态湿地观赏区;打造酒吧休闲街,开辟观光场所、设立景观塔的山体休闲游憩区。 

  ■特色三

  园内将有瀑布声泉水声
  
  运河联系着宜昌的过去和现在,“水”将是运河公园最主要的特色,建成后,园内将设有净化水田阡陌间的“萍水相逢”;荷塘上观鸟赏鱼的“芙蓉出水”;酒吧街中“似水流年”;运河边“水软草温”、广场上“水石清华”等等园林小品节点,照映出景点中富于水文化与人文关怀的内涵。
  
  设计方案将表明,新的公园能够让人们全方面地与水相融,感受来自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各个方面的水体验。由于利用地势落差较大的优势,在原来的电站附近将会出现城市难得的自然瀑布,让公园不再是静悄悄,同样由于落差,蜿蜒于湿地内的小溪,潺潺流水也将会使人们心灵得以放松。
  
  不仅水体,依附于水体的园中植物,特别是各种水生、湿生及滨水香草植物,如荷花、睡莲、香蒲、美人蕉等广泛运用。

  ■特色四

  四通八达便于市民游览
  
  城市公园应是居民日常工作与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更新改造和进一步向郊区化扩展,公园形态将被开放的城市绿地所取代。
  
  运河公园将成为全新的开放绿地,在景观上,与城郊自然景观基质如水体、林地、山地和农田相融合,以简洁、生态、开放的形态渗透到这个区域当中,保持这些重要的休闲资源与周边居住区、商业区、产业区之间良好的连通性和可达性,为周边居民和城市市民提供最有效、最便捷的服务。 
  

  由于地处未来城东生态新区起点,是新区居民日常休闲的重要去处。规划方案设计大量人行入口(各个角度都设有入口),并确保非机动车出入口,非机动车在穿越场地时形成便捷的绿色通道,还有架空廊道或栈桥、立体步行系统连续而又完整,提升公园景观元素对人的可达性。同时增加入口广场区和功能建筑体,大大方便人们对公园绿地的利用,吸引更多人能够走入公园。 


  ■特色五


  橘黄色走廊成点睛之笔
  
  宜昌多雨,伞为必不可少工具,“伞”在这里被巧妙利用;宜昌又是柑橘之乡,此次设计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一条炫丽的黄色彩带走廊成为公园的点睛之笔。
  
  设计方案将伞的概念经过提升,制作出橙黄色的伞制长廊,蜿蜒的景观廊道贯穿整个公园,将功能性和装饰性完美的统一,形成了具有宜昌特色的独特景观。
  
  为了能够便于人们休憩,在廊道上设置了十个融汇交通休憩、生态展示、历史文化于其中的景观盒,这十个5米乘5米的方形场地以湿地净化所需的十种元素为主题,捕获人们的视线和参与的愿望。而十个盒子犹如十颗宝石点缀在一条飘带上,串起五块各具特色的主题功能区,让市民们在游玩时感受到这新奇的而又现代迥异的立体环境。
  
  橙黄色彩带上五个精彩的主题功能区:运河景观区、湿地生态观赏区、山体休闲游憩区、游客综合服务文化展示区、入口广场区,均以现代简洁的材料如型钢、木板、玻璃与广场铺装、照明、小品相结合,又多运用当地的乡土植物作为设计元素,形成丰富多变而又各具特色的滨水、亲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