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公司新闻 >  正文

俞孔坚:城市景观设计在中国大有可为

2002-04-15 作者:张炳升 来源:光明日报

  个人档案 俞孔坚,浙江金华人,1963年生,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199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主攻城市与景观设计。后任美国最负盛名的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SWA集团项目负责人,获国际可持续社区设计大奖。199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受聘为北京、杭州等10多个省市政府的城市建设高级顾问、建设部城市规划高等教育委员会委员、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员。


  记者:景观设计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比较陌生,你是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哈佛大学景观设计学博士,可否介绍一下我国在这方面的情况?


  俞: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对环境的设计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共存。她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科学与艺术的结晶,融合了工程与艺术、自然与人文科学的精髓。景观设计学在国外已有百年发展历史,可在我国这一理念还刚刚引入。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还没有相应的名称和科目设置。姗姗来迟的工业化进程,还来不及培植中国现代景观设计专业。因此,我们与国外在设计思想和人才上的差距是明显的:城市建设品位不高,先进的设计思想得不到体现;景观设计学的人才极度匮乏,相关的教育体系不完善。


  记者:据说你对目前各地流行的“城市美化”运动,曾提出言辞激烈的批评,甚至称之为“一场灾难”…… 


  俞:出于职业和良知,有些话不得不说。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文化,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三大原则。可是,“城市美化运动”明显违反上述原则。无论在北方大都市还是南方小镇,无论是迁址新建的小城,还是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古城,都毫无例外开始城市化妆运动。有的不惜每公里耗费近千万巨资修建“景观大道”,完全不考虑居民的交通便利和安全;有的为显示政绩、气派,在城市中心修建“文化广场”,不顾居民的生活休闲和活动的需要。更有甚者,推平乡土的自然山头改成奇花异木的“公园”;伐去蜿蜒河流两岸的林木,铲掉自然的野生植物群落,代之以水泥护岸;更不用说那些应付节庆和领导参观的临时花坛摆设等等。这些轰轰烈烈的城市美化,不但没有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也与建设可持续、生态安全与健康的城市相去甚远。 


  速度和规模重复西方的失败,一味模仿18世纪的欧洲广场和20世纪初的美国景观大道。应该说,这是城市规划的败笔和失职,是对历史的犯罪。 


  记者:在你看来,导致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品位不高的原因在哪里?


   俞:我认为主要是“暴发户与小农意识”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急速发展的时代,这和100年前的美国非常相似。大量农民进城,一批暴发户出现,其中有相当一些人是地产开发商。其最大特点是经济实力与品位不相称,这就使得城市建设在暴发户与小农意识的支配下发展,难以避免出现城市美化中大种花草的庄稼意识和广场金玉堆砌、建筑镀金琉璃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基于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和以贵为美的暴发户价值取向。 


  记者:作为专家,你认为理想的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应当是什么样的?


  俞:我认为,应当融城市和景观设计前沿理论、现代技术及传统文化于一体,创造“天地—人—神”的和谐生活环境,让祖国大地园林化。当务之急是要转变观念,破除城市规划决策中的长官意志,要为现代城市的主人服务。农业时代的主人是神、帝王;工业时代的主人是机器、厂房;今天的城市是放大了的家园,城市的主人是人。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城市的居民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空间。 


  记者:你一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以“土人”自居,你的设计如何体现这一理念?


  俞:“土人”的设计理念一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土人”还有另一层意思,这是相对于洋人而言。加入WTO之后,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景观设计方面更是如此。我们不要自我封闭,更不要崇洋媚外。作为中国人,我更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风俗民情,能更好地创造出中国人喜好的生活环境和空间。真正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破坏自然、破坏生态,也不是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而是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统一。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本色,达到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


  回国4年,我先后主持、参与100余项较大的规划设计项目,许多设计都尽量体现这一思想。如都江堰水文化广场,我突出了历史与文脉的“水文化”特色;西藏昌都步行街,我采用藏红为主色调设计,如今步行街已成为青藏高原的一道风景;中关村的西区改建工程,我在设计中采用了模块式的建筑模式,强调不断组合、改造,体现出中关村是个“创新的网络”,并注重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把企业家的冒险、创新精神融入景观设计中。 


  记者:你与传统的学者有点不同,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实践,这样会不会分散你的精力呢? 


  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我的美国导师给我的启发。他是哈佛景观设计系的主任,同时开办一家非常著名的景观规划设计所。回国后,我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在北京大学创立国内第一个景观规划设计中心。后来,我在海淀科技园成立“土人”研究所,这不仅解决了经费问题,还能让研究生们参与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提高、发展自己。今天,快速城市化的中国急需一大批具有先进设计思想、融入中西方文化的专业设计人员。可以说,这一职业现在比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需要,我为能参与这一城市化的过程感到幸运,也愿意为中国的景观设计作出自己的贡献。(本报记者 张炳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