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评论:从工业遗址到公共空间  岐江公园引发人地和谐思考

2008-07-15 作者:朱以师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当人们都在关注、谈论鸟巢、新央视大楼这些城市地标性建筑工程的时候,也有人将目光投向了城市区域景观的规划和设计。6月到8月,一场主题为“绿化时代——来自中国的景观规划”的展览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参展的作品包括中山岐江公园、奥林匹克国家森林公园和前不久入选“世界建筑七大新奇迹”的秦皇岛“红飘带”等等景观规划设计。

  旧船厂的华丽变身

  把原来的破铜烂铁变成美的景观,将一个工业遗址变为卓越的公共空间,广东中山市的岐江公园自2001年建成后,一直被视为老工业遗迹改造的成功典范。岐山公园的规划设计也相继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设计荣誉奖、中国建筑艺术奖、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等奖项。

  岐山公园原为粤中船厂旧址,东南临岐江,西北接城区,占地约11公顷。作为中山解放后第一家工厂,从1953年建立至1999年关闭,它见证了中山工业化的历程。

  据岐江公园的主要设计者俞孔坚介绍,当年他们对船厂旧址进行深入的考察之后发现,旧船厂虽满目萧条,锈痕遍布,但是每一处旧厂房、每一部废机器都记录着无数奋斗的故事。这些东西一旦消失,任何艺术家都没有能力重塑和表达。于是,在对自然、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后,一个大胆的方案诞生了。

  在岐江公园的改建过程中,人们对原来的环境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再利用,并通过新设计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岐江公园里遗留下了粤中船厂的厂房及机器设备,包括龙门吊、变压器等。这些废旧机器被重新处理成颜色鲜明而造型稳健的工业化雕塑。旧有的厂房经过重新修饰而变成了独特的茶楼会馆,辅之以大面积的玻璃和钢架结构,通透清新的风格极富现代气息。正如俞孔坚在《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中所说:“作为文物,它们都被认为毫无价值;作为废铁,它们论吨计价;作为景观,它们往往离现代普通人的审美期望相距甚远,大多不堪入目。它们是被遗弃的、却曾经是备受宠爱的孤儿,可它们所讲述的故事却是动人而难忘的,断墙上那残存的标语和口号仍映着火红与热烈。”

  对原有建筑、机器、材料的再利用,不仅是对原有历史文化的尊重,更是一种循环经济思想的体现。这也是岐江公园能够入选以环保、可持续为指导思想的“绿化时代”展览的重要原因之一。

  俞孔坚说,他们的真正努力还在于让人们发现了城市中的自然之美、野草之美。他们通过挖小河道、留小岛的办法保住了旧址边缘险遭铲除的几十颗大榕树,还将郊外山上的野草大量植入园区。在江边设计了渐入式阶案,错落的格局配以高低的野草,随着水位变幻呈现不同的风致。微雨时节,更有鱼儿在草间阶上荡漾,营造出难得的情趣。这些既让晨练的人们多了一个去处,让公园多了一道温柔的风景,还唤起了人们对自然的尊重。

  此外,岐江公园没有围墙,没有隔阂,很自然地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浑然天成。任何人走进公园都会感到其实是在城市,而任何一个挨近它的人,都会觉得已进了公园。

  “公园就应该是公共的、平民的,是城市区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俞孔坚表示,如此设计的初衷就是要让公园告别中国传统的私家园林的概念。

  正因为上述的精心设计,建成后的岐江公园成为了对中山历史的一种赏心悦目的回忆,也成为了中山的生态文明的体现。

  从工业遗址到公共空间,从破铜烂铁到美丽景观,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这其间要保留多少、放弃多少、革新多少,岐江公园都恰如其分地做到了。这些不禁会让人联想到,在中国现在的城市化大潮下,不管是千年古都,还是新建成的现代都市,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何保护和延续城市中的自然环境与既已存在的历史记忆?

  重建人与地的联系

  中国目前“摊大饼”的城市化做法给中国的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首先就是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破坏,特别是水系统的破坏,整个中国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俞孔坚表示。越来越多地使用水泥,使得城市土地硬化层的面积越来越大,雨水不能有效地渗透到地下,破坏自然的水循环系统。今年的南方大暴雨造成的淹城与城市水泥硬化层过多、规划不够合理也有一定的关系。

  城市化了以后,土地成为商品,因此也失去了土地完整的含义。就会有一些急功近利的城市将郊区的一些湖泊、河流、湿地填埋成平地来做开发,使很多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甚至永远消失,生物的多样性面临严峻考验。而这些,也都不利于城市整体环境的生态循环。

  其次,“城市化中的大拆大建也会对城市的文化遗产造成破坏”,他继续补充道,特别在旧城改造工程中,老建筑承载的城市记忆经常随着老建筑的坍塌而消失。

  “城市不能没有历史,所以在规划设计中我们要尊重城市历史文化,甚至通过设计重新找回历史。”

  造成这些“城市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和土地失去了联系,不仅在空间上,而且在精神上。所以,未来的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的出路和原则应该在于重新建立人与土地的这种联系,并维持和谐。

  俞孔坚建议,城市应该先做保护规划,再做建设规划,先做保护土地的系统,让大地的肌体先完整,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城市的整个“躯体”才能健康。

  而基于对土地的尊重,对自然的尊重,对人的尊重,俞孔坚和他的“土人景观”提出“野草之美”城市化的主张。

  “‘野草之美’是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的美;是江、河、海岸自然形态的美;是湿地、湖泊呈现给我们的美;是城市生态廊道的美;是绿色建筑的美。”在《野草之美的城市化》中他们如此描绘,并呼吁“中国,需要与土地和谐的城市化,需要‘野草之美’的城市化。”

  “我是无神论者,但是我相信人对土地的依赖关系是永恒的”,俞孔坚说,“人与城市,人与场地,人与土地、河流都充满着情感的联系,相信并尊重这种联系才是城市化中设计的中心要义”。

  岐江公园的前世今生

  1953年7月,粤中船厂建成投产。

  1969年起,粤中船厂受交通部指定生产135系列柴油机。

  1999年,岐江公园在粤中船厂原址筹建,于2001年5月建成。

  2002年,岐江公园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设计荣誉奖。

  2003年,岐江公园获中国建筑艺术奖。

  2004年,岐江公园获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