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理念 >  论文 >  正文

博雅西园景观设计

2010-02-02 作者:俞孔坚 李向华 来源: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3(11):74-77.
摘要:
博雅西园居住区景观设计以生态自然的景观环境做为其基本特质,同时注意人文氛围精神的营造。
关键词:
景观     设计    

文献来源:俞孔坚 李向华,博雅西园景观设计[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3(11)74-77.


工程档案

工程名称:博雅西园景观环境工程

工程造价:约300万

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 

设计师:俞孔坚、李向华、凌世宏、孔祥斌、李刚、石颖、刘亦昕、轰伟

工程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路北

业主:北京世纪兴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占地面积:约11.3公顷设计时间:2001年

施工时间:2002年

竣工时间:2003年   


伴随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居住时代由“居者谋其屋”进入“居者选其屋”时期,在繁荣伴随芜杂的房地产市场中,“居者”开始呼唤高尚社区,渴求高品质社区生活;他们对居住社区提出更高要求,拥有自己的家不是全部内容,社区具有独特的场所感和特征性才成为所需。显然,一个寻求自由浪漫文明生态的居住环境的大潮,一个寻求精神归宿的大潮已经到来,而“博雅西园”正是顺应这种市场需求的产品;而户外杜区环境作为完整社区中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展示社区形象、提升社区品质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之完成一个高尚社区景观环境设计也是必然所求。   


一、构思来源


在进入博雅西园社区景观设计初期,有几个宏观背景是我们应该考虑到的首先,北京西北郊自古以来被认为京城上风上水之地,而博雅西园选址其间,其背靠西山群嶂环抱,南望皇家园林——圆明园,前有宽阔的清河绿化带——良好的宏观景观格局将会给我们景观设计构思带来启示;其次,博雅西园用地周边紧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并与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相依,而博雅西园本身和北京大学有着近亲血缘关系——高层知识氛围和深厚的人文背景也要求博雅西园自身有较高社区品质,才能迎合周边市场需求;第三,从景观设计角度来说,高品质的社区景观应当能为居民提供精神里面的原生需求,而不是简单粗鲁的景观符号的表现,因此我们对景观设计也要求能提供可以与居民精神世界产生交流的景观,避免简单美的表露;这种从内心处的交流是环境交互的高层次境界。   


二、主题思想


缘于以上考虑,我们认为生态自然的景观环境应该是博雅西园社区景观的基本特质,而人的行为活动存在于这个自然基质中,就产生人与自然的交流,这种交流也就是一种中性环境景观的自由状态下产生的活动,更是一种健康状态的交流活动,这些居民日常行为活动在景观环境中的痕迹也就成为人文氛围精神。由此,我们提出的景观设计概念为:创造一个健康与和谐的现代社区:健康源于运动,运动在水边,运动在林中;和谐源于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   


三、思索要点


小区人车分流的总体规划为景观概念的实施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可能,其中央公共绿地成为所有居民可以步行自由到达的共享空间,从技术上需要考虑几个问题:   


1、小区现状地势低洼,对市政工程及小区整体品格的形成不利,考虑加以改造;而中国古典园林的挖湖堆山造势是小区力图改变地势低洼较好的措施,这种方式形成的景观也和社区宏观山水景观格局形成呼应。  


2、人车分流交通模式提供了交通便利性,却使小区空间单一,缺乏围合,因此在环境处理上需要强调小区空间尺度的围合,伸张与蜿蜒。   


3、居民行为由于年龄、性别或者职业的不同,而呈现诸多的需求类型,对动静、内外向等各类型应尽可能提供各自不同的位置空间,这就要求设计中尽可能提供更多层次空间,并与各种行为需要产生呼应。在小区中通过开挖中央公共绿地,挖土填埋在两侧用地,抬高了住宅用地标高;同时,开挖形成的中央谷地,在小区内部形成向心围合空间,谷地不同程度的开合和竖向变化,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尺度,这又和居民不同的行为类型对应利用起来。   四、方案特色以谷地为主要景观骨架的小区景观环境,具有以下特点: 


1、溪谷幽涧


幽谷溪涧的生态康体景观走廊利用简洁的景观元素,构成中央绿地连续景观走廊,该走廊有连续的瀑布、跌水、雾喷泉、溪流、溪流边的步道、多功能活动广场、网球场、林下铺装和起伏不均的坡谷草地构成,其在社区中同时起到如下作用:  


(1)在水际、林下形成一条连续的生态康体运动走廊。  


(2)保持中央绿地两侧住宅的私密性,使大量人流聚集在绿谷及下沉活动广场时,不会对住户造成干扰。  


(3)下沉景观能给人造成亲切的视觉角度,在人的尺度上对社区景观元素有比较温和的享受。  


(4)利用东西向便捷通道穿插一起组成横向高低起伏的竖向立体生态景观,使居民在进行必要日常生活时能感受到自我家园的美妙景观。  


(5)山、谷和种植绿化把整体环境自然划分成宁静与动态的空间。  


(6)中心绿地和组团内部完整的山、谷原型保持整个社区绿地景观风格的统一性。  


(7)现状地势低洼,取中部谷地之土垒于四周,垫高地基,降低社区整体造价。  


2、便捷的纵横步行网络  


方案中用步行通道连接东西两恻的组团绿地,与谷地相交的地方形成人流比较集中的活动广场,符合居住者的生活需求,这些东西向步行通道与谷地南北向康体步道联系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步行系统,同时,也成为一个具有现代社会气息的交流网络,这个网络依托在组团绿地及中央绿地之间,提高了绿地利用率。  


3、指状渗透的生态格局  


顺沿便捷通道路铺装将中央绿地向东西延伸,和组团绿地结合在一起,在社区中形成的有机渗透的生态格局,使居民能在最大程度上共享绿色空间。   


五、总体布局  


中央景观绿地由动静、私密与开放空间组成,形成良好的景观秩序;在组团内设置必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并与地形相结合。在中央绿地运动场所和绿地相间,而运动场所又在坡谷之间,形成良好的空间围合感,降低了活动噪音及视觉障碍,并在活动场所内进行必要的功能分区,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居民行为需求。中央景观功能区包括以下六大部分:  


1、南入口区,是小区的主要入口,在此形成小区主要标志,并接合低层商场和会所形成格调现代的外向的广场,同时也要解决部分地面停车问题。  


2、林下广场区,在会所处北形成规则种植的林下广场,既是会所辅助活动空间,也是居民林下交流空间,林下设置几何喷水景观,成为南半部分水体的起源。  


3、流水瀑布区,配植密林,有未见瀑布先闻其声之意境。  


4、多功能活动区,在谷地最低处,设置多功能活动区及网球场,形成活动氛围比较浓厚的动区,并为欣赏瀑布提供了良好的角度和平台。  


5、生态密林区,在中央绿地面宽比较局促的地段大量种植乔木,形成空间非常丰富的林荫空间,林下水溪,青草栖栖,偶有木质平台,以利观景和休憩。  


6、儿童游乐及北入口区,儿童游乐设施接合幼儿园设置在坡地以下,溪流旁边,降低了噪音,并优良好的亲水性,北入口是北段溪流的源泉,设置雾喷泉,溪流从喷雾中涓涓流下,也与南端未见其形先闻其声有相同的意象。   


六、节奏分析  


在小区景观设计中非常注意节奏的把握,在规划中空间性质的变化从简洁的半私密空间(宅间绿地)到丰富公共空间(中央景观谷地)再到简洁半私密空间(宅间绿地);在东西向竖向的节奏变化;从宅间绿地的地势平缓到宅间绿地与中央景观绿地的交界边的上升地势,再到中央景观绿地下沉空间,到交界边缘上升再到平缓;中央景观区对应行为需求而产生的节奏变化:  


1、动静节奏变化:南门入口广场—与会所相融的林下广场(动)—瀑布密林过渡区(静)—中央活动区(动)—密林峡谷区(静)—儿童活动区 (动)—北门入口广场;   


2、软硬铺装的节奏变化:顺应行为活动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铺装变化,从入口的硬制铺装到中央区的软铺装,再到北入口广场的硬铺装;  


3、种植的规整式与自然式:南入口广场与会所林下广场的规则式种植,到中央谷地的自然式种植,再到北入口的规则式种植;  


4、材质的变化:南北入口广场,是外向性空间,材质多用花岗岩,而中央景观区,是居民经常聚集接触的地方,具有内向性,小品设施多采用具有亲和力的木材;  


5、水系节奏变化从南林下广场人为化流水到中央景观区的模拟自然流水,从中央水面的静谥再到模拟自然水系,再到北入口广场的人为化水系景观  


6、竖向的节奏变化平缓到缓变,从聚变(瀑布)到缓变再到平缓;   


七、现实未来


从现实看来,社区中央景观带的竣工给楼盘销售带来积极而富有成效作用,一个特色鲜明、拥有独特场所所能带来的崭新体验成为即将入住的社区居民梦中现实,幽谷、绿涧、平台和缓坡正积极响应与铺垫着一个个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