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来源:庞伟.巫意盎然——作为中国巫文化从属的风水[J].房地产导刊,2004.12(102) ;104-P105
一
常惊叹中国语言文字的奇幻。一个风字,加上“云”,是风云;加上“土”,是风土;加上“月”,是风月;而加上“水”,居然就是风水。几个表达最常见自然之物的字,几个列在幼儿识字卡开头的字,是什么神奇力量,使它们经过简单的组合,就成了词义去向如此不同,又含义极深的词了呢?难道说,在字与词的密树丛林之中,也有“风水”的力量?
关于风字的组词,语言学家一定有语言学本身的解释,但节日里看到广东人在自家门口设祭,祭物中总有一小捆生菜,懂风俗者于是告之曰:生菜乃“生财”之谐音,就如同这些年铲得快绝迹的发菜,同样取个“意头”。诸如此类的事一路听下来,看下来,不免就感到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字、词真有着浓浓的巫意。
二
有证据表明,大约在40万年前,人类已经使用火,知道这样的事情,会使我们对自身的来历感到神秘,因为有几十万年这样漫长的史前年代。史前年代,就是干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没有办法记下来。所以,关于这过于漫长的几十万年时光,我们只能依据些许遗留物(prehistoric remains),什么石器、铜器、陶器,什么住所的遗迹或食余的废物。依据这些,就可以有一门学科,叫史前学。的确,已经有许多激动人心的考古发掘,使我们能对那些远古的祖先,知道了不少。但总的情景,却永远彷佛伫立于清晨的河岸,看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看到朔风行走在迷蒙的水面,远处,会吹来些对岸的依稀人声,却怎么也听不真切。
三
约一个世纪之前,英国学者弗雷泽在其人类学名著《金枝》(The Golden Bough)中判断了人类历史的三个大体阶段,第一阶段是巫术统治的阶段,进而发展到宗教,更进而发展到科学。
《金枝》一书洋洋洒洒,援引了大量的资料,规模宏伟,体系严整。但绝少中国事例,偶有涉及,又不免粗糙失实。
那么中国的情形如何呢?
爬梳中国的古文献。但是,警惕!这些古文献不同程度都可能经历过后世齐鲁儒者们的“政治审查”,不合适的就给删了,删不了的加些方便自己“主义”的注疏。历史为当代服务。这信条可不是现在才有的。从“不语怪力乱神”且“敬鬼神而远之”的孔夫子刀笔之下,不可能传给我们一部上古巫术史,你只能期望一本微言大义的《春秋》或者尧舜汤武——华夏古圣君史。
但华夏原人的气息还是顽强的从字里行间向我们涌来。《山海经》里跳跃的,是人鬼杂处,奇怪纷呈的画面;是巫风浩荡,巫意盎然的古风!《国语•楚语下》中有段描写再清楚不过:“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这里,“夫人”解作“人人”,“享”解作“祀”,这是一个人人祭神,家家有巫的社会画面;《大戴礼记•五帝德》这部儒家典籍也向我们叙述了帝颛顼这位“大巫师”的事迹。还有众多名巫的身影:巫咸、巫彭、史佚、长弘、伯阳父……
如同世界范围的其他民族一样,华夏民族一定经历了一个沿续漫长,且对后世后代影响十分深远的巫术时代。在几千年或至几万年长的光阴中,可以想象,人们最主要的一个正经事,就是巫术活动,巫沉浸于生活、生产、生育、政治、文化等等活动之中,方方面面俱到。
我们今天说的迷信,却是那时文明的最高峰,主旋律!
在巫术时代漫长的发展进步中,生成了人类文明最伟大的一些早期成就,涵盖了包括天文、历法、史学、哲学、教育、医药等许多方面,当然最重要的是,在这一时期,人类的几大文明都分别发明了文字。
那是文明漫长的幼儿时期,准备时期。但它构成了文明这座冰山水底之下最庞大的部分,是人类潜意识、潜规则、潜文化的源头。从文明的主线来看,这个巫的时代将被下面的新兴时代替代,扬弃。但巫术作为隐性的因素,将深刻地植根于人们的思维、审美和其他方面中,成为理所当然的文化因子,被带入后世,进入全部历史。
四
与弗雷泽的概括不尽相同,中国的巫术时代并没有发展到一个宗教时代,一个中国特色的新模式从西周(公元前1046至公元前771年)逐渐清晰起来。而这个模式将一直影响未来的三千年走向。
与殷商的神鬼气质比较,西周“事鬼敬神而远之”的态度大有深意。一种以天命为核心的道德观开始出现,被几百年后的孔子执着仰慕的“周礼”也由同样为孔子倾心认同的伟大的周公制订,一个“郁郁乎文哉”的社会模式由“礼”、“乐”及宗法秩序共同结合,被设计出来了。
神仍然在位,而人却了无信奉的热狂。中国历史选择了一条离开宗教发展的宗法社会之路。至此,整体而言的巫术时代已开始谢幕了,可是,历史又提示我们,难究起点的巫术时代,也从不曾全然结束。
五
其后的中国文化史,现在我们常听到“儒道互补”式的笼统概括,其实我们还不妨加上句“巫迹不绝”。
巫成了我们现在常说的“江湖术士”,是的,巫边缘化了,也江湖化了,但哪朝哪代的宫庭,没有方士、术士们在神出鬼没?
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哪位君主不信巫重巫?不试图通过巫者巫术使“朕”们能够长生不老,江山永驻?而更有甚者,宫庭阴谋或哪朝哪代的倒台,直接或间接也都与巫术有关。
宫庭如此,更遑论远离王城的千里江山,万姓黎民。况且,国家有多少正统教化难以宣达的蛮荒大野,边陲山寨!自古至今,无不笼罩于“巫”云之中。
同样是预测吉凶祸福,并使人避凶趋吉的“业务范围”,但巫的名号已总称为方术,或术数。即使在汉代也已有了五行、奇门、六壬等二十余家,其中就包括风水(堪舆)。
六
风水不仅帮人卜阳宅,也帮人卜阴宅。卜阴宅就是要寻找好的墓葬位置。好的墓葬位置是对死者的尊崇,但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是为了荫庇子孙活人,以为子孙贫富贵贱,贤愚寿夭,尽系于此。某人发迹。众人评曰,祖坟选得好,即此意也!
还有一个风水案例,为人所乐道。
香港回归前,中资中银大厦被设计成一把刀形,直冲港资汇丰银行。汇丰竟深为所忌,以其财力,聘一名师为风水解困。名师思前忖后,拿出对策,其后得知,汇丰银行在顶部竟加做了两个炮台对冲。
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巫”性,我们就无法了解中国,阅读中国。鲁迅先生在《父亲的病》中曾提到绍兴名医开出的药引——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还提到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材料取自打破的鼓皮,用来治水肿!曹禺先生《原野》中扎满钢针的人偶。义和团的梨山老母,刀枪不入……
七
一些学者关于风水是这样评价的:风水理论实际是地理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等等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虽然其中不乏迷信内容。 每听到这类说法,就不免总很疑虑。
但指点别人说什么才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或者去建议别人和你一起弄清楚什么是科学,这两种做法又显然都不符合时下的作文作人之道。录出这个风水是…自然科学的观点,是承认这个观点在时下非常有代表性,亦是感觉在这个时代的我国人民也都爱听到这个说法。同样的话,要是“五四”之后那几年说,或是反“四旧”的时候说,都不行。现在,可是李约瑟都称赞风水呢,能错吗?
其实科学也不意味着真理,术数也不意味着糟泊,为什么要把谁说成谁?实在是什么厌胜、泰山石敢当、八卦镜、镇符禳解等等过于“巫术”了,才承认是迷信。但是,正是这些东西透露了风水的思维方式,风水的“籍贯出生”。从龙、砂、穴、水到道、理、气、阴阳、五行、八卦。风水从属于一整套神秘文化的营构规则,试着翻开某本风水典籍,或是积极法术,如此如此,则“钱财横至,六畜肥强,大吉”。(引自《黄帝宅经》)或是消极法术(禁忌),不宜如此如此,否则,“犯害命坐人,口舌飞祸,吐血颠狂,蛇畜作怪”(亦引自《黄帝宅经》)。正象弗雷泽针对巫术指出的那样,这是一种被歪曲了的自然规律的体系,也是一套谬误的指导行动的准则。
八
不论遮头藏尾,还是与时俱进,揉合入大量后世的神秘文化“养分”,风水毕竟是从上古巫术时代所发端与产生的。先民在营宅建墓这类大事上的态度和“理论”流露了当时的居住思想和环境景观思想,流露了以巫术思维和审美为纽带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参照近年来对老子哲学的文化研究。作为天才的巫史末裔,脱胎于上古广泛的女性生殖崇拜的老子学说,用女阴来抒写他的中心概念——道,所谓玄牝之门,众妙之门,无独有偶地对应了风水中“穴”的概念。而且事实上,许多术语是否都可能是带有性含义的隐语,在神秘的术数语境中,好的境界,有时就是被抒写为一种有情媾合的胶着。
再有,就是上古生产力低下,先民心智有限,所呈现出对做人凶险的种种恐惧,这就不免产生了大量的消极巫术——禁忌。
九
风水使我们的山川大地充满“含义”;风水也促成了我们四大发明之一罗盘的诞生;巫的世界充满呼唤,也充满密密匝匝的回答。巫是错误的,谬曲的。但它可能有两端,上端是诗性和企冀,下端则是禁忌和恐惧。风水的巫性已经使风不再是风,水不再是水。在这块古老而巫意盎然的土地上,物理性消失了,一切都彼此“交感”。
2004年11月19日 凌晨
作者单位: 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 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