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理念 >  论文 >  正文

《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重印自序

2010-02-02 作者:俞孔坚 来源:土人景观
关键词:
自序     景观     生态     重印     文化    
  《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一书自1998年初版至今,已过去七个春秋。这期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更体现在中国社会关于景观和相关学科及职业的态度上。本书的初版和再版内容,实际上都是与这些重要的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紧密相关的。所以,我希望读者能把本文集放在这样的社会和学科发展背景中去阅读。

  第一大值得在此纪念的是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央政府和国家主管部门的科学景观意识明显增强。这可以被看作是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记得作者曾在1998年发表了对缺乏生态和科学意识、大地景观意识的“小农式园林”进行批判(见本书“世界园林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看中国园林专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一文), 2000年又发表了对城市“美化运动”和形象工程的批评文章(“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上)”,“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下)”,中国园林,1:27-33,2:32-35),当时还有不少专业人士深感不解,并用很激烈的方式打电话来表示抗议;到了2002年5月,国务院就发出了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和随后的九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贯彻国务院通知精神的文件,明确批评了城市景观建设中的错误做法。之后,2004年2月,建设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四部委联合发文,明确提出暂停城市宽马路、大广场的建设。2005年5月底由建设部组织在扬州召开的有500多位市长、城市规划和建设主管部门领导参加的“城市水景观和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则可以被看作是一次传播生态和科学景观理念的具体行动。

  第二大令人欣慰而值得纪念的事是,2004年12月,“景观设计师”被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正式认定为一个新职业:一个以协调人地关系为终身目标的崇高职业。这一新职业通过2005年5月6日的中央电视台,以一个13分钟的、完整的《焦点访谈》节目,向全国公布和介绍,这在任何一个职业的发展史上无疑都是一种荣耀。这又令我想起1997年底,为了注册北京土人景观设计研究所,工商管理部门甚至拒绝使用“景观设计”一词,因为确实没有这个行业。经过艰苦的解说工作之后,方勉强得以通过。而如今再看举国上下的“景观设计”单位,已是林立街头。在令人激动的同时,却又生许多愁苦:诺大中国,长期的教育缺失,毕竟没有多少合格的景观设计师。发展景观设计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第三件值得所有关注中国人地关系命运的人们欢呼的事是,中国的景观设计学科发展及教育方面业已经有了巨大进步。记得在本书初版前言中曾呼吁:中国急需一个学科来协调严峻的人地关系,这个学科就是景观规划设计。之所以如此呼吁,并不断放大而未曾停歇,是因为,当时与景观设计相近的一个传统学科:风景园林,刚刚因为一个非常荒诞的理由而被取消。这既是一个悲剧,同时,又何尝不是一个新学科诞生生的契机。它给原有旧专业一个脱胎换骨的机会,走出封闭的小农式园林,在其身后留下一堆完整的遗产,任其虽处闹市,而无闻车马;沉醉桃园,而不知有秦汉。而这个新生的胎儿则将破壳而出,勇敢地承担起拯救城市、拯救生命土地的重任,它的乳名是“景观设计学”,大名“土地设计学。”在这一目标指引下,北京大学于2002年11月在原有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基础上,正式批准成立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一个以招收研究生为主的二级学院,并于2003年4月的非典期间召开成立大会。来自全国的近800名热心支持者齐聚燕园,见证了这一盛会。不到一年后,清华大学成立了景观学系,其它类似的专业和院系相继在全国各大院校纷纷出现。

  国家建设部积极促进景观设计学科教育的发展,并于2004年12月成立了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等18所院校组成的全国高等院校景观学(暂定名)专业指导筹备委员会(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在积极组织编写系列教材。

  国家教委、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也对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给以高度重视。2005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在北京大学设立景观设计学硕士学位。第一批20多名景观硕士研究生将于2005年9月入学。与此同时,风景园林学科也“起死回生”,并同时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在职人员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全国多所大学被作为试办单位,2005年首批招生。使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专业学位,如同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一样,成为一个专业学位。在中国相关学科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与此前不久风景园林学科被取消的事实相比,无疑是一次翻天覆地。

  第四件值得在此纪念的事是发生在2004年5月至7月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讨论,多位权威专家都卷入了这场可以称为争论的学术大辩论(见中国园林,2004年第5,7期)。争论的直接原因是作者和李迪华发表了一篇题为“《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导读”(中国园林,5:7-14),但更早的原因是收入本书的“世界园林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看中国园林专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一文。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争论。它有利于澄清关于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认识,并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传统风景园林学科的局限性和进一步拓展的迫切性。本书新收入的“还土地和景观以完整的意义:再论‘景观设计学’”一文,反应了这场大辩论的一些核心内容。景观设计学与传统园林学科的分野由此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当然,社会上名称的滥用掩盖了一些实质性的内容。因此,为了让世人更清楚地了解景观设计学科的内涵,在学术的范围内,我宁可称Landscape Architecture为“土地设计学”。景观规划设计师应该认大禹,而非鲁班和计成为祖师:“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本文集关于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的研究,正是建立这样的一种认识上的。回顾这7年来学科发展上的风风雨雨和巨大的进步,再重温周干峙院士在初版序言中的话语:“凡是真正的搞学术、做学问的人都是不怕有争议的,”真可谓意味深长。

  我特别感谢李迪华老师7年来始终如一的支持和帮助,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我离开载我回国的航班,踏入北大校园的那一刻开始,我便感受到了今后的学术道路必将不会孤独。共同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使我们能风雨同舟,在重重的困难面前,互相勉励,并任劳任怨,从不放弃。

  除了初版中已经感谢的老师和学生们以外,我在这里还将感谢这7年来与我一道共同创业和参与研究的同事和学生们,他们包括(但不限于):潮洛蒙,周年兴,韩西丽,刘海龙,李伟,朱强,白磊,张蕾,李小凌,黄刚,姜斌,裴丹,邓细春,王建武,郭凌云,李春波,张志文,轰伟,杨峥嵘,彭德胜,刘向军,张慧勇,王浩,徐刚,陈彪,吕晋磊,张红,陈利靖,赖茜,刘君等。

  我同时非常感谢这几年来共同关心有关学科的发展并因为观点的相同或不同而在学术刊物上或其他场合对本人进行的鼓励、仰或批评和指导的前辈们,他们包括(但不局限于)陈有民、陈自新、程绪珂,崔海亭、甘伟林、何济钦、黄润华、李嘉乐、刘家麒、孟兆祯、孙筱祥、王秉洛、杨雪芝、张树林、周干峙等。德高望重的前辈们的鼓励和批评都充满着真诚和关爱,因此始终都是我前行的路灯。

  最后我还要感谢第一版热心的读者和关心我的各地的学生们和同行们,我总能从他们的热情中,包括留在我网页上的感人话语中,获得无穷的力量和宽慰。

                                       俞孔坚
                                    2005年6月于海淀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