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理念 >  论文 >  正文

《“反规划”途经》序

2010-02-02 作者:李文华
摘要:
作者首先从哲学和土地伦理的高度,把自己提出的“反规划”途径和生态基础设施方法论隐喻为一个“寻找土地之神”的旅程,是再造秀美山川的必由之路。作者既没有陶醉于对中国农业时代田园牧歌的怀旧之中,也没有迷信当代科学技术的万能;而是鲜明地提出,我们既不能寄托与前科学时代的生态经验和土地神来解救当代中国的国土生态安全危机,同时,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现代科技将自己武装成“超人”和“超人”的城市——用钢筋水泥构造一个远离自然过程的安全堡垒。而是主张,让现代科技插上土地伦理的翅膀,成为“播撒美丽的天使”。“反规划”途径正是这样一位“天使”。
关键词:
规划    

  中国的城镇化及其带来的国土生态安全问题无疑是本世纪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头等大事之一。因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城镇人口的总数也是世界第一,而且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很低,今后几十年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将会大幅度提高,城市镇人口还将继续增长、城镇数量和规模也会继续扩大;同时,相对于巨大的人口基数,我国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极其贫乏;又由于广大的西北部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几千年持续不断的农耕活动、其中还包括不明智的开采活动,致使国土的整体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在迅速膨胀的能源及资源开采需求压力下,中国能否成功应对有史以来最严峻的国土生态安全危机,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存亡的大问题。因此,如何维护大地生命系统的完整和健康,保障城市和居民获得可持续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使城市和居民得到持续而健康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已成各个学科共同关注的命题,也是国家最高决策机构最近提出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最根本的命题之一。


  本书正是针对这一重大命题展开的。

  作者首先从哲学和土地伦理的高度,把自己提出的“反规划”途径和生态基础设施方法论隐喻为一个“寻找土地之神”的旅程,是再造秀美山川的必由之路。作者既没有陶醉于对中国农业时代田园牧歌的怀旧之中,也没有迷信当代科学技术的万能;而是鲜明地提出,我们既不能寄托与前科学时代的生态经验和土地神来解救当代中国的国土生态安全危机,同时,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现代科技将自己武装成“超人”和“超人”的城市——用钢筋水泥构造一个远离自然过程的安全堡垒。而是主张,让现代科技插上土地伦理的翅膀,成为“播撒美丽的天使”。“反规划”途径正是这样一位“天使”。

  作者的“反规划”提法是有针对性的,即针对以往城市建设和开发规划中对自然系统缺乏认识和尊重,以牺牲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安全和健康为代价的城市化途径而言的,是针对中国快速城市化和由于不明智规划而导致自然系统严重破坏的警世之语。读者只要理解作者的出发点,就可以原谅这一关键词所可能会带来某种争议。事实上,从辩证法的视角来讲,如果我们的建设规划都能像本书所强调的那样尊重自然过程,以生命地球系统的安全和健康作为发展规划的前提,以自然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那么,规划的的意义是完整的,也就无所谓“反规划”和“正规划”了。

  关于“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虽然以前国内外相关的概念和研究很多,但本书作者在城市与区域规划领域中系统而明确地阐述这一概念,并作为规划的一种途径和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框限,使之成为生态和规划两大学科之间的一座桥梁。城市空间通过绿地来隔离和限定的设想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而生态基础设施概念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被赋予了生态和文化遗产保护及游憩的功能,而不仅仅是城市扩展的限定工具。正如本书作者所定义的:相对与城市和区域的市政基础设施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社会经济服务,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为城市及其居民提供持续的生态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学家所关注的自然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通过生态基础设施这种景观和空间语言,变为在城市规划中可以被规划和控制的过程。这个概念中的三个关键词:生态、基础和设施,生动而全面的说明了:它是提供生态服务的、基础性的、战略性的景观体系,是需要规划加以保护和人工完善的系统。

  基于对土地伦理、“反规划”的思想方法、和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规划目标的系统论述,作者继而提出用景观安全格局的方法通过对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的分析,来判别和建立生态基础设施。整个逻辑是清晰而可操作的。

  作者俞孔坚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长期从事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完成了大量的规划设计工程实践,取得许多可喜的成绩。从10年前“景观安全格局”理论的产生到最近几年的“生态基础设施”与“反规划”思想的提出,作者试图阐明传统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城市与区域景观生态建设提出了一套系统的规划理论与方法。本书综合景观设计学、景观生态学、城市与区域规划、遗产保护等理论,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对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理论与方法进行探讨。本书是在作者近些年多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完善与提高,并使之上升到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这是一部系统性很强的论著,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

  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涉及诸多学科和问题,研究难度非常大,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我认为,本书的重要价值在于其思想和方法论的探索,而不在于具体的计算模型或具体案例的规划成果。在我国目前城市与区域生态建设需求迫切、理论相对贫乏的状态下,本书无疑是雪中送炭。


                                   中国工程院院士                        
                                   欧亚科学院院士                   李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