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理念 >  论文 >  正文

天津水岸廊桥:连接城市、建筑与自然

2011-06-15 作者:俞孔坚 文航舰 石春 来源:新建筑,2011(03):55-57.
摘要:
以天津水岸廊桥项目为例,通过高台林丘、城市视窗、下沉庭院、亲水湖岸、高架廊桥和溶解建筑等策略,使景观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也使建筑成为景观的元素。探讨了如何将建筑、景观和城市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自然与建筑空间的穿插与延伸、竖向的设计、景观与建筑元素的细部处理、景观与建筑界面的设计。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天津     生态恢复     当代景观    

文献来源:俞孔坚,文航舰,石春.天津水岸廊桥:连接城市、建筑与自然[J].新建筑,2011(03):55-57.


ABSTRACT The Tianjin Bridged Gardens project creates a well integrated landscape where man and nature are effectively intertwined The design strategies include the layout of a series of raised terraces and sunken gardens,which are linked by a skywalk that creates en-framed windows to connect the city with the natural landscape Here architecture is part of the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is integrated into the city Such an integrated man-nature landscape has been achieved through the detailed design of the elevation,inter-lock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ding and living materials,landscape elements and architectural facade.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Tianjin City,ecological restoration,contemporary landscape
 
 
场地现状(图1)
规划总平面(图2)
 

1、场地特征与挑战

 
天津廊桥庭院由一个个独立设计的花园组合而成,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长达800 m的“L”形开放空间。场地位于天津市河东区桥园的东部,一侧临水,另一侧临城市马路,成为城市和自然公园(桥园西区)之间的过渡带。这里原本是一个废弃的打靶场,环境污染严重,垃圾遍地,土壤盐碱度高(图1)。廊桥项目作为桥园与城市毗邻的界面,有其特殊的功能要求和景观特征。因为场地介乎于高密度的城市和桥园东区拟自然景观之间,为设计提出了诸多挑战。怎样使景观与当地的水和土壤条件互相适应,怎样使城市与自然结合,让居民通过这一带状景观时获得自然的生态服务,怎样使平坦的场地和地域中平淡无味的景观变得丰富而有吸引力,怎样使景观成为建筑的场景,又使建筑成为景观的元素,成为设计中思考的重点(图2)。
 
2、设计对策
 
设计采用廊桥庭院布局。这一对策由六个关键词组合而成:高台林丘、城市视窗、下沉庭院、亲水湖岸、高架廊桥和溶解建筑。通过这些景观元素,建成一条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游憩廊道,为人们提供游憩场所,并使景观充满美感。
 
(1)高台林丘。台地并不是源于刻意造景,而是为了解决盐碱和地下水位过高的问题,当地农民发展了台田技术,并沿用至今。通过台田技术,可降低土壤盐碱度,使之适宜于某些树木的生长。针对本项目,如果整个场地都抬高,则势必影响城市与公园西区自然景观之间的联系。为此,沿水岸设计了9个均匀分布的丘台,每个台地最高处5 m,台坡朝向城市街道,方便游客直接从坡道走上台地(图3)。
 
(2)城市视窗。在10个台地之间,形成9个谷底,作为城市视窗,将自然景观“漏”入城市,同时吸引城市居民进入公园(图4)。
 
(3)下沉庭院。在每个城市视窗之内,下沉而形成9个庭院。每个庭院的主题不同,这些主题都取之于大地的肌理,包括农田肌理、水岸肌理、湿地肌理等,并用当代设计语言进行提炼,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游憩空间(图5)。
 
(4)亲水湖岸。从每个城市视窗都可以方便到达滨水地带。水体由鱼塘改造而成。湖岸有连续的亲水步道、栈桥、退台,使自然、建筑和人融为一体(图6)。
 
(5)高架廊桥。上述各景观元素通过高架连廊有机联系在一起。连廊既是一个重要的连接元素,同时也是一个线性的瞭望台,把人们置于自然和城市中间。高架连廊天桥比公园高出5 m,是极为理想的观景廊,同时连接多个小庭园和大公园,人们站在上面,可以看到街上、周边小庭园的景象。
 
(6)溶解建筑。以水为中心,布局一组建筑,形成“水院”,其功能是作为艺术创意园。建筑群内环水而外融于绿色景观。建筑之间通过栈道和平台相互连通,灰空间和实空间相互穿插,建筑二层外挑,以充分享用环境。设计中特别注重建筑边界的处理,建筑和水面之间是一系列水上栈桥,形成过渡性的界面,既保证了建筑边界生态良好,同时具有亲水性和宜人的尺度(图7)。
 
本项目为城市定义了一个公共的开放空间。通过开辟高低不同的场地及多种类的庭院空间,为居民营造了一处融生态、游憩及文化为一体的城市景观。
 

该项目2008年获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9年获世界建筑节最佳景观奖;201 0年获全美景观设计师协会荣誉设计奖。


台丘和廊桥(图3)


高架廊桥和城市视窗(图4)


下沉庭院(图5) 


亲水湖岸(图6)


临水建筑(图7)
 
  图片来源:均由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
  项目地点:天津市河东区
  设计时间:2005年10月~2008年5月
  建成时间:2008年10月
  委托 方:天津市环境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首席设计师:俞孔坚
  参与设计:石春、林里、贾军、王浩、王云峰、王俊、祁盛、胡含宇、张波、苏兴兰、封显俊、臧学年
收稿日期201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