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理念 >  论文 >  正文

俞孔坚:新上山下乡运动

2015-04-01 作者:俞孔坚 来源:望,2012-1;152-153.
摘要:
千百年前的一条古走预言让2012年的新年多了一丝沉重。无论“末日”之说是否属于无稽之谈,无论你的手上是否握有那张“船票”,室无疑向的是,人类文明的确正在经受挑战。我们需要思索,未来我们该如何生活和居住,如何与地球和谐相处。在这个专题中,来自东方与西方.现代与古代的建筑智慧碰撞交融,畅谈未来的美好栖居
关键词:
上山下乡    

文章来源:俞孔坚.新上山下乡运动[J].望,2012-1;152-153.

 
  2012居于未来
 
  HOW WE LIVE IN FUTURE
 
  策划/执行:Noblesse编辑部、创意设计编辑部 编辑:何敏 采访/撰文:何敏、吕东云 部分撰文:董千谊
 
  千百年前的一条古走预言让2012年的新年多了一丝沉重。无论“末日”之说是否属于无稽之谈,无论你的手上是否握有那张“船票”,室无疑向的是,人类文明的确正在经受挑战。我们需要思索,未来我们该如何生活和居住,如何与地球和谐相处。在这个专题中,来自东方与西方.现代与古代的建筑智慧碰撞交融,畅谈未来的美好栖居
 
  千百年前的一条古老预言让2012年的新年多了一丝沉重。不管在迎接2012年的第一缕阳光时,心头是否闪现“末日”的阴影,不管面对过住各种惊悚的灾难时,人们有多么痛心疾首,毫无疑问,地球正在经受挑战,而人类不能失去家园。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综合记录者,无论是源自西方宗教教义、献给上帝、追求崇高与不朽的石材建筑,还是源自东方、庇佑万民、以实用为目的木结构建筑,建筑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巨大能动性,也是几千年来生存经验与人类文明的高度体现,更是最大宗、最具实用意义的私有财产,与人类的经济行为密切相关。而“居住”则展现了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生活图景。
 
  在对2012年的预吾与推测中,人们展开了新的生活图景。在这个专题里,我们邀请了来自欧洲日本和中国的建筑师、城市规划专家以及历史建筑保护专家,来共同探讨未来的居住。他们的专业视角与独特想象描绘出了 幅具有前瞻性的人类生活蓝图。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2011年的大地震及核泄漏再次令日木建筑界反思了作为人类庇护所的建筑物的终极功能。如同一位苦修的哲人,隈研吾对一直以来建筑界无限制地逭求建筑物的高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更叩司了那些曼无目的地追求奇形怪状、洋洋得意的建筑怪圈。众所周知,物体的重心越高,稳定性就越差。即便是小孩子也知道物体堆得越高就越不安全,越高就越会惹得四邻不安。盲目地追求建筑物的高度将会导致地球资源的过度消耗,摩天大楼的脆弱性已在“9•11”事件中充分体现。在这个过度追求建筑的“象征意义”与“视觉奇观”的时代,一种俯伏于地面、朴素的、低碳的、轻盈的建筑模式才是对人类更有意义的未来。为此,隈研吾设计了一种二十面体的伞屋。灵感源自寻常可见的伞的结构,呆用新型轻质耐用材料制成。这种伞屋的轻、透、美、廉,令其成为灾难时期最好的临时房屋。
 
  就像“西”是“东”的反义词那样,库哈斯(Rem Koolhaas)及其合伙人David G1anotten对未来建筑的看法与隈研吾截然不同。建筑学最有趣的东西在于抵达新世界而非返回旧世界。对未来世界以及人类想象力的乐观态度,令这两位荷兰建筑师将注意力集中于“异型”与“非常态”的建筑中。和所有伟大的建筑师一样,厍哈斯赋予了建筑新的维度——它不仅涉及历史、地理、能源,甚至还“插足”政治、传媒与时装。 “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探索你的恐惧,才能增强你的信念”,库哈斯就像那个拿看积木搭房子的孩子,只有非同寻常的观念、天外来客般的结构才能满足他对创新如同上瘾般的偏好。结构古怪的“大裤衩”(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大楼)自不必说,即将落成的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大楼和台北演艺中心两座异型建筑,似乎显示了库哈斯对“不朽建筑”的另一种回答。
 
  朱锫,曾被美国建筑艺术媒体选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5位(50岁以下)建筑师之一”,无疑是当代中国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他认为,未来的建筑应该是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看不见但能感觉得到的;建筑自身是一种气体,或者是一种磁力。就像穴居的山顶洞人无法预见今天的建筑物一样,我们也无法想象下个世纪的建筑形式。这看似科幻大片式的呓语,恰恰是解放想象力的前提。作为美术馆与文化建筑设计领域中影响最大的中国建筑师,朱锫对建筑的理解就像艺术家之于绘画,这些承载艺术品的建筑物,要像艺术样具有破坏力和开拓性,更要摆脱结构力学和材料的束缚,创造一种的建筑语言。他设计的深圳OCT(华侨城)设计博物馆刚刚落成,好像“一块散落的鹅卵石”。这颗“石头”已经被著名的(Wallpaper)杂志评为“到中国旅游的20个理由”中的第一个理由。
 
  建筑师展现了建筑个体的各种可能性,而城市规划师就像一个秩序的建立者,探索建筑物的宏观未来。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中国学者俞孔坚,以一种严谨的研究者的态度,剖析了中国的未来。未来30年,将新增5亿城市人口,谁来养活这些人?粮食紧缺、洪灾、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老龄化社会 各种问题都会凸显,城市格局定会因此而改要。他既有学者的科学严谨的态度,又富于细腻的感受力,别具心裁地提出“新上山下乡”运动,未来新增的5亿人口将同城市周边的浅山区分布。
 
  一方面能买现陶渊明般“归园田居”的梦想,另一方面也将获得干净的空气、水以及良好的交通状况。这个规划将大大提升中国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被称为“房地严思想家”的冯仑,与俞孔坚英雄所见略同。他联手刘水好、张跃、史玉柱等多位国内企业家共同推进“立体城市”的建设步伐,现已在四川的成都和北京周边的廊坊动工兴建。这个名为“立体城市——中国山”的项目,由一座座高达400米的绿色建筑构成,‘貌似圆锥形的梯田,人、房屋和绿色植物就在“梯田”上共存,在4∞米的高度上_可以完成上学、上班、购物、种菜、养猪、养牛等平面城市才能完成的服务功能。按照“立体城市”的规划方式,可以令土地的使用效率提高10倍以上,建设周期也将大大缩短,成本仅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房地产开发商 他们的双眼紧盯着未来,渴望着创新,而历史建筑研究专家阮仪三告诉你,其实中国古人在建筑上所获得的成就与智慧足以令后人汗颜。公元1050年建造的山西应县木塔经历过8次大地震,依然巍然不动。这是因为木塔的每一层都用榫卯和斗拱结构相连,是活的结构,这种结构在地震中会整体运动,把地震带来的破坏性能量削弱了。这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以不变应万变,以柔克刚。在地震多发地带,人们一心追求“坚固”的建筑,却不知真正的宝贝就在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那些木头房子里。 “弱建筑”才是未来人类抵御天灾的庇护所。
 
 
  PART IV 俞孔坚:新上山下乡运动
   据统计,未来30年中,中国大约有5亿人口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吗我们的城市如何承担这些人口的衣食住行?一场新的上山下乡运动也许能为此纾困。
 
  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首席设计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和景观设计、生态规划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 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201 1年主持设计的三里河生态廊道,获201 1世界建筑节最高景观奖。201 1年主持设计的上海后滩公园,获201 1美国建筑奖。201 0年主持设计的秦皇岛汤河公园,获2010世界城市滨水设计荣誉奖等。
 
  未来的城市规划应该怎样制订?作为一个城市规划者,首先需要分析未来10年中国的城市将会面对哪些问题。未来30年,中国将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城市化”进程的深化。据联合国预测,到2040年,中国大约有15亿人口,那么在未来30年中,中国至少还有5亿人口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么多人口到哪里居住呢?
 
  15亿人口问题带来的首要困难是粮食安全。中国只有10%的丰产耕地,未来城市化进程还要占用更多的耕地,因而耕地会非常紧张。第二个问题是水资源。目前中国已经面临水的危机,中国国土上的淡水仅占世界淡水总量8%,却要养活全世界20%的人口。而中国的水域有75%是被污染的,大型城市周围的耕地基本上也受到或大或小的污染。此外,洪涝和旱灾也是城市面临的问题。中国大部分地区为季风性气候,有季节性暴雨:全球气候变化,有些地区的降雨量会增大,海平面会上升:另外,不断取用地下水会令城市地质下陷,这些都会使城市变成一个汇水区。城市要将水排出,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使得这部分水资源白白浪费。而有些地区的旱灾会越来越严重。
 
  第三便是城市拥堵问题。这么多人口要进入城市,未来的交通拥堵将令城市人每天花3—4个小时在交通上。由此带来的健康问题也将凸显,包括因拥堵而产生的肥胖、心理焦躁,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第四,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0年,60岁及以上老人所占比例将超过10%,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化将是一个讨论不休的话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我的对策是:新上山下乡运动。
 
  从社会心理来说,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未来的老年人部有“乡村情结”,他们要么本身就是从农村进人城市的,要么是经历过“上山下乡”的城市知识青年。这部分人会怀旧,渴望回归乡村。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陶渊明式的“归园田居”的想法也会令大部分老年人产生共鸣。此外,这些人经历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有相当的储蓄和经济实力,也有能力选择回归田园。
 
  在西方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类似理论可供借鉴。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50-1928)曾提出“田园城市”(Garden City)的理论。他认为,城市环境的恶化是由城市膨胀引起的,城市无限扩展和土地投机是引起城市灾难的根源。他建议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田园城市,并且做出了具体的规划。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未来30年中国将增加5亿城市人口,如果平均每个城市容纳100万人口,那就需要建立400-500个城市,这些城市分布在哪里?那就只有上山,上“浅山区”。比如,北京可以向西北部扩建城市,昆明可以向城市周边的山区扩张,成都可以向盆地边缘分布,上海周边没有浅山区分布,那就只有往皖南山地、浙江丘陵山地等扩展(上海周边最不适于扩建城市。一来,占用耕地;二来,上海城市规模已经过大;另外,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上海有被淹没的危险)。
 
  未来城市的业态将主要以服务业、信息产业等绿色产业为主。可以建在远离巷口的地区,也可以不依赖现有的工业基础,以带状分布在浅山区,不占平原耕地,也无需抗洪。新城
与老城之间通过高速铁路、轻轨等公共交通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减少私家车,多用自行车。比如,由冯仑发起的总投资达530亿元的成都双流天府新城的项目,是一个“立体城市”项
目,也是一个典型的浅山区项目。
 
  这个“新上山下乡运动”,不仅在城市形态上回归到村落状,在文化上也将回归村落状的邻里关系。网状交通令出行十分便捷。而且到浅山区之后,与大自然更加贴近,可以获得
更多洁净的水和空气,将大大改善城市人口的健康状况。
 
  另外,从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的角度来说,未来新增的500多个城市也应该往浅山区分布。中国的地理结构很独特,有个很明显的浅山区,比如华北平原的西侧,太行山脚下有片丘陵地带,这个地区良田不多,拿来建设新型城市是很合适的。此外,中国盆地也比较多,成都平原、关中盆地、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等都是盆地结构。过去城市都建在盆地的中央,侵占艮田,而且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未来的城市建设应该往盆地边缘的浅山区疏散,避开洪泛区。
 
  生态城市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生态城市的核心是建立一个生态基础设施,利用自然系统来做功,同时给环境带来最少的冲击。要让城市不但是低碳的,同时具有生产的功能;要把雨水当作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用生态的方法来解决城市的雨洪问题;要让自然系统进 人城市,为调节和净化被污染的城市环境提供免费的生态服务。以这些理念为先导,近几年来,我一直在探索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做了很多项目,得到国际上的认可,代表了未来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方向。比如:回归生产: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用东北稻作为景观素材,设计了一片校园稻田。其中大量使用水稻、当地农作物和乡土野生植物(如蓼、杨树)作为景观的基底。在四季变化的稻田景观中.分布着一个个读书台。不但投资少,易于管理,而且形成独特的、经济而高产的校园田园景观。收获的稻米——“建大金米”还被作为学校的礼品,赠送给到访者。
 
  最少的干预秦皇岛汤河公园,位于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市区西部,坐落于汤河东岸,长约1公里,总面积约20公顷。用最少的人工和投人,将地处城乡接合部的一条脏、乱、差的河流廊道,改造成一处魅力无穷的城市休憩地。设计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并引人一条以玻璃钢为材料的长达500米的“红色飘带”。它整合了步道、座椅、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展示、灯光等多种功能和设施,使这个昔日令路人掩鼻绕道、有安全隐患、可达性极差的城郊荒地和垃圾场,变成令人流连忘返的城市游憩地和生态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