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理念 >  论文 >  正文

秦皇岛植物园:植物园的当代设计探索

2012-10-11 作者:俞孔坚 来源:风景园林,2012(04):158-163.DOI:10.14085/j.fjyl.2012.04.063.
摘要:
本植物园以展示本土植物为特色,融科普教育、审美启智与景观体验为一体。为体现这一理念,植物园设计打破常规,将植物展示与生态知识、环境伦理、可持续理念及当代景观设计手法相结合,形成多个各具特色的区域。

文献来源: 俞孔坚,凌世红,刘向军,宁维晶,俞宏前,龙翔,边文光,金园园,任冬丽,刘君,郑晖,邱宇,刘志明,邵宗博,何贤进,王铮,杨亮,罗翠翠,刘杰,张君迎,徐银军,孟羽嘉,江丽丽,曹贞丽,袁天远,方渊.秦皇岛植物园:植物园的当代设计探索[J].风景园林,2012(04):158-163.DOI:10.14085/j.fjyl.2012.04.063.


 
总平面
 
  秦皇岛植物园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占地近25h平方米。东临汤河,与世界著名新景观。“红飘带”隔河相望,界临西、北两环路,是汤河生态廊道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节点,连接山海。植物园昔日为苗圃,更有多家残破工场盘踞,垃圾遍地,人皆病之。2006年夏,秦皇岛市人民政府责成海港区园林局组织植物园的规划和建设,并委托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整体分两期实施完成,一期工程为南部园区。2007 年10月开始建设,翌年7月即向市民和游客开放。二期工程为北部园区,2008年10月开始建设,2009年7月初步建成开放。
 
 
园外园:药用植物园
 
  设计尊重场地原有地形和植被。游客所见之滨河林带、池塘及园中的老枣树、剌槐、杨树,乃至成斤的幼林,皆为场地苗圃遗物,在设计施工时巧妙护留。场地原有部分道路也得以保留,包括园中的南北直线主干道路。使建园工程投资少,见效快,且留下了场地的记忆。在此基础上,叠加新的设计。整体设计从材料、色彩、植物种类和构景设计手法诸方面,彰显当代而中国的特色。
 
 
西入口
 
  本植物园以展示本土植物为特色,融科普教育、审美启智与景观体验为一体。为体现这一理念,植物园设计打破常规,将植物展示与生态知识、环境伦理、可持续理念及当代景观设计手法相结合,形成多个各具特色的区域。
  在西南角,将植物园的部分空间置于围墙之外,形成“园外园”,此在古今园林中堪称绝无仅有。4个半围合的院落错落交叠,环环相套,构成丰富的院落空间,作为药用植物园区。园外园形成植物园与城市之间的缓冲区,作为入口人流集散和休息之所,并在植物园不开放的时候,仍然能给城市居民一个游憩之地。院落由高低不同的灰砖墙围合,红色钢格为漏窗,分别以碎石和毛石铺地,布置各类传统中国药用植物。
 
 
西入口:枣园
 
  西入口以中国古老的特色树种银杏构成林荫轴线,中以白沙铺地,条状置石沿轴线分布,两侧为青砖步道,构成具有强力引导性的入口景观轴。沿中轴行不到百米,便到达植物园的大门,灰砖为墙,红格为窗,园内之景流露而出。入口处有一组灰砖建筑,保留原场地的枣树若干,围合两处院落,以供接待和展览,素雅别致,淳朴悠然。
 
 
土壤轴
 
  自门口延续向东,为土壤轴,它延续入口中轴,直指汤河岸上的遗留水塔,构成园区之东西主轴。土壤轴由西向东,石砾由巨而细,土壤由瘠而沃,生境渐变,相应的植物滋生其间。
  沿土壤轴至汤河,再顺汤河而北,为滨水生态廊道。游道串联林带、滨河生境以及原有鱼塘,展示滨水丰富的植物群落,高亢处有榆槐梓桑之属,低湿处有苔蒲蒹葭,为典型的华北滨河植物。有白鹭亭,三五成群,亭亭玉立于滨水步道之侧,取意于汤河之上栖息的群群白鹭,供藤本植物攀援.也为游客驻足休憩。白鹭亭投下阴影,或疏或密,适宜于有不同光照需求的植物种类在其下生长。
 
 
滨水带:保留原有鱼塘地形
 
  在植物园的最北侧堆土为丘,构成屏障,以蔽朔风,为北山地。刚阳之骨,以为北山之苍苍,坦露人工之作,并无可以模仿自然。山地上配置华北之宿根植被,其山北坡多为耐寒之禾草,山之南坡为宿根花卉。其巅有白杨临风,鸳亭翘然。待游者登临俯瞰,而又置身于林荫之中。北山之阳,设植物园之北入口,有林荫广场。广场之东为宿根园区,阡陌井然,百卉竞放,万紫千红。山之西南有几条绝壁悬崖,岩层榴皱,仿佛燕山之断崖剖面,交错围合,森森然如入深壑。
 
 
北山地:山地景观
 
  5000年的中国文化在许多植物身上都有深深的烙印,使植物被赋予诸多含义和象征:松之不屈、竹之的高洁、杏之窈窕、桃之妖冶、牡丹之华丽、木兰之雍容、海棠之旖旎,故在园之西部,依平原田地之肌理,置花田树畦,置多个文化植物苑专类园,普及中国植物之人文知识。
 
 
 
北山地:岩体与沟壑景观
 
  本园的又一大景观特色是蜿蜒于植物园中部的木道花镜,绵延千余米,迤逦南北,勾连各个景区,与汤河东岸的“红飘带”遥相呼应。两侧是高低不同的小丘和深浅不同的洼地,植物群落相适应生长;几处荫廊,藤蔓交织,阴凉可栖。
 
 
万花镜
 
 
 
 
红鹤亭                                                                                 白鹤亭
 
 
  与世界著名植物园相比较,本园区区弹丸之地,故不敢言其大;短短两年营造,故不敢言聚物其丰。然涉燕山岚壑之精华,披渤海风露之灵气,春华秋实,夏荫冬雪,季相万千。更浸5000年华夏之人文,虽草木而文化,纵土砾而精神。时值盛世,倡科学发展之理念,开生态文明之风气。园今搞成,乃港城蓬勃发展之见证,其科普教化、审美启智之功德可谓悠远,不可不铭文以志。
 
文章来自:《风景园林》201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