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理念 >  论文 >  正文

注解景观的建筑——张家界黄龙洞剧场

2012-11-13 作者:俞孔坚 张慧勇 来源:新建筑,2012(05):83-85.
摘要:
建筑是人栖息于大地并获得认同的表达,是对景观的注解,也是场地精神的显现。景观因建筑的存在而富有含义,张家界黄龙洞剧场的设计即试图实现这样的建筑理念。

文献来源:俞孔坚, 张慧勇. 注解景观的建筑——张家界黄龙洞剧场[J]. 新建筑, 2012(5):4.


 
一、引言
 
建筑是人栖息于大地并获得认同的表达,是对景观的注解,也是场地精神的显现。景观因建筑的存在而富有含义,张家界黄龙洞剧场的设计即试图实现这样的建筑理念。
 
黄龙洞剧场坐落于世界自然遗产地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石英砂岩地貌景区的外缘,是黄龙洞景区旅游建设和景观改造项目的一部分。该景区属石灰岩地貌,其通过索溪河与以石英砂岩地貌为特征的张家界核心景区相联系。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风景区、天子山风景区三部分组成,风景区以其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享誉中外。1992年,三部分景区一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也是中国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二、挑战与设计策略
 
独特的世界遗产地环境,使黄龙洞剧场的设计面临诸多挑战,同时,这也为设计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基于各方面的挑战,该建筑设计在以下几方面达成了共识。
 
1、谦逊凝远
 
项目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使建筑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风景的破坏。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人类的任何创造和设计都是渺小的。因此,设计的策略是建筑应谦逊地静处,若处子,陶醉于晚霞之中,建筑选址于索溪河边,蹲伏在山涧豁口,沿索溪河廊道,翘酋凝视远处神奇的石英砂岩峰林。这是建筑之于景观的姿态,更是人之于大地的态度。
 
 
 
2、注解自然
 
建筑溶解于自然并非设计的本慧,那样势必失去人的存在意义,导致人文身份的缺失。剧场建筑试图注解所在地域的自然和场所精神,武陵源独特的风景源于其地质构造的独特性;覆盖于广大武陵山脉的石灰岩壳,历经千年风雨剥蚀,核心景区已被剥离,如将尽花期的莲花,剥去层层花瓣,吐露出莲芯来,那便是云雾缭绕的石英峰林。这种大自然的造化之美,是设计的灵感源泉,自然之美通过建筑得以注解:建筑整体形态是地层结构的剖面,呼应了武陵源砂岩峰林核心区周边山地的单斜地壳构造,建筑表皮以层层石灰岩板材与玻璃窗带(石英的另一种形态)贴面,构成了层层叠垒的建筑形态肌理,虚实相间,明日音交替。建筑在注解自然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为自然的映现,强化了建筑谦逊与静处的姿态。夜晚,层间玻璃透出缕缕暖光,几片弯曲程度不同的岩石仿佛飘在空中一般。 
 
3、餐霞饮景
 
向西北方峰林景区望去,斜坡屋顶朝着东南水岸田野和人流来向,一直延至地面,屋顶采用绿化种植,既节能,同时又与东侧稻田景观融为一体,使建筑与自然景观更加协调统一。环绕建筑周边的水体可调节建筑的微气候。真可谓,餐食彩霞美景,吞饮曰光风露,实现了低碳与绿色建筑理念。
 
4、坦陈功能
 
建筑形态层层叠垒,翘首远跳,是对建筑功能的坦诚表达,它将观众厅、舞台、后台、侧台及舞台上方挂幕布空间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各部分空间都得以充分利用。外形翘起的高端恰好是室内舞台上方需要高度的地方,它巧妙地化解了传统剧场体形上的难题l舞台下沉设计,利用地基土坡作为观众席,既节约造价,又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向上反曲的屋面将舞台上传出的声音均匀地反射到观众席。剧场大部分功能被安排在地坪以下,尽量减少地上部分的体量,避免对风景区的视觉干扰,同时充分利用周围岩土的巨大热容,使室内获得冬暖夏凉的效果。
 
5、外部环境
 
建筑东部景观原为大面积硬地铺装和人工草坪,作为整体工程的一部分,拆掉了硬地广场、草坪及一些构筑物,恢复成乡土稻田。并规划布局了原生态的当地民居,其与剧场的现代设计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又与剧场浑然一体,成为黄龙洞景区的一个旅游亮点。
 
 
 
三、结论
 
项目所处地段特殊,又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的建筑,其本身需要鲜明的个性诉求。作为剧场,建筑有自身的功能要求和造价限制,同时,绿色时代对建筑提出了更高的生态要求。正是在诸多条件的限制下,设计找到了一种统一与和谐的状态。使建筑在尊重场地与环境的同时,自己也成为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满足功能诉求,又获得一种独特的绿色建筑形式。需要指出的是,项目在施t过程中进行了局部改动,室内设计并未采用设计者的原方案原设计灵感源自大地岩层的断裂、翘起,而不是现在入口处猴子手里正在翻动的那本书。项目最初名称为“黄龙洞剧场”,现改为“哈利路亚音乐厅”。原设计入口处下沉,使屋顶一直延至地面,但施工过程中入口广场并没有下沉,入口也没能潜入屋檐之下。在具体选材和施工工艺方面,也有许多不足,如环境绿色不够简洁。面对诸多遗憾,只能感叹设计师的控制能力有限,仅作为教训以助未来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