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理念 >  论文 >  正文

《中国公园》:红色系列 “土人”品牌

2014-01-14 作者:李 亮 中国公园协会、 李志刚 北京市市委党校 来源:中国公园 第59期2013.04
 
  满园春风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俞孔坚教授带领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土人设计”),为河北省迁安市设计建设的“迁安三里河绿道”工程获得了2013年度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综合设计类荣誉设计奖。评委会称该设计“尺度令人印象深刻,蜕变惊人,细节处理非常完美。娴熟的植被栽种展示了对园艺的深刻理解。这是一个净化水体的伟大环境筹略。一个美丽的作品。”
 


  这个项目设计之所以美丽,是其不仅重视了迁安的母亲河——三里河的生态修复,而且景观营造融合了迁安“北方纸乡”的历史文化特征,在迁安传统剪纸艺术的基础上,把“红折纸”造型与公园设施整合的奇思妙想,使绿道生动聚人。
 
  “红折纸”沿着贯穿河岸的木栈道蜿蜒穿行,鲜艳夺目的大红色,在柳荫和地被菊的绿色相映之中,非常醒目;不同的折纸造型将荫棚、雨亭、坐凳置于其间,成为连续的环境工程艺术品,充满童心稚趣,美不胜收。当你步入的红折纸廊道,徜徉在静静流淌的母亲河畔,沉浸在满目青翠之中,呼吸着花草树木清香味道的空气,聆听湿地虫鸣哇叫时,是多么心旷神怡。“迁安三里河绿道”产生的生态效益及其对新美学阐释,必将促进该地区城市环境品位的提升。
 
 
 
  蓦然回首,“土人设计”的许多作品,似乎都与红色有着不解之缘。如:中山市岐江公园的——“红盒子”(1);秦皇岛市汤河滨河公园的“红飘带”(2);迁安三里河绿道的“红折纸”;以及在法国“肖蒙国际园林创意设计展”——“方园”展区中的“红竹竿”等等环境工程艺术品,一路走红,精彩频频,获奖多多,逐成品牌。
 
  红色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代表着吉祥、喜庆、热烈、奔放、激情、斗志、革命的红色,是饱和的色彩,富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景观工程中大胆的运用红色,体现了现代设计语言对传统和创新的双重意识,折射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土人设计”的环境艺术品之所以充满诱人的魅力,还在于他们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将环境艺术品的审美效应和公园服务设施有机的融合,使每一件作品都富有鲜明的文化主题,新颖独特的艺术造型,以及与服务设施,生态修复等功能叠加的如此完美,淋漓尽致,从而提升了公园绿地的文化品位和景观环境效果。
 
  文化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引人入胜
 
  在中山市岐江公园众多的环境艺术品中,“红盒子”就是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创造的一个震撼人心的,物质与精神再生的环境艺术作品。造型简约,似亭非亭,但是具有强烈而饱和的红色视觉冲击力,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火红的年代,革命的岁月,政治混乱的“文化大革命”的经历。沿着花岗岩石路走进这个高约3米,用钢板围合无顶的红盒子,笔直的路面被斜切成两条道路:一汪清水静静地被围在红墙与切成锐角道路当中,水潭映出红墙的倒影与蓝天中变换漂浮的白云相辉映,氛围宁静而深远。因此“红盒子”又被冠名为“静思空间”,据说,凡是进入“红盒子”的人似乎都在穿越时有所感悟。这个看似简单的红盒子盛装了凝聚五十多年红色记忆——倒闭的中山粤中造船厂的故事,借鉴欧美国家对工业遗迹“保留、更新和再利用”的手法,创造性地融入了特定时代与特定地域的文化含义和自然美。首创了中国全新的城市公园和产业用地相结合的优秀范例。
 
 
  造型新颖,功能叠加,引领前行
 
  秦皇岛市汤河滨河公园引入了一条以玻璃钢为材料的红色飘带,整合了包括游览步道,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种植,灯光等功能和设施。公园文化景观与设施功能的叠加创新设计,反映当代时尚的审美情趣,引领着我国景观设计的创新思路。
 
  “红飘带”把中国传统的红绸带舞动时的千姿百态,流动而舒展、飘逸、翻卷似海浪的随性、优美、灵活多变的特性发挥到极致。一条红飘带与木栈道相依着穿越在林木中,使得公园成为漫步者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桥梁。“红飘带”绵延于河岸树林中,为了强调对原有自然河道和植被的尊重,因地制宜地发生线性的变化,曲折蜿蜒悠长。舞动的线性景观元素,同时融入有多种功能:与木栈道结合,可作座椅;与灯光结合,可照明;与种植台结合,成为植物标本展示廊;与解说系统结合,成为科普宣传廊;与标识系统结合,成为指示线。
 
 
  沿着红飘带,共有五个节点,每个节点都有一个如“云”的天棚,。天棚网格,随着光线的变化,地上的投影也随之改变。夜间整个棚架发出点点星光,创造出一种温馨的童话氛围。五种不同绿色的观赏草:狼尾草、须芒草、大油芒、芦苇、白茅点缀在各节点中。使红飘带中国红的色彩,生动优美的线条,在绿意浓浓的河岸林地中更加鲜艳夺目,动感十足。
 
 
  红色蕴含着激情,折射着革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自由创新的空间越加拓宽,就更需要有文化积淀的素质和打破框框束缚的尝试。美丽中国期待有更多的创新思路和作品。

  参考资料:
 
  (1)《中国公园》杂志2009年第二期 工业的力量----中国岐江公园;一个旧造船厂和 一个打破常规的公园设计;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2)《中国公园》杂志2010年第三期 绿林中的红飘带;秦皇岛市汤河滨河公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