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理念 >  论文 >  正文

大脚革命,建设美丽三亚 ——兼论三亚的城市“双修”实践

2016-12-29 作者:俞孔坚 来源:三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长江出版社,2016
摘要:
三亚作为住建部城市“双修”的首个示点城市,有许多值得大书特书,更有许多值得探讨和总结。《三亚“双修”暨优秀社科成果集》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对三亚市未来进一步的“双修”工作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建设都有可借鉴之处。受三亚发展的见证者和建设的功臣詹小光先生的邀请,为此书作序,幸莫大焉!

文章来源:俞孔坚. 大脚革命,建设美丽三亚——兼论三亚的城市“双修”实践[M].三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长江出版社,2016


三亚作为住建部城市“双修”的首个示点城市,有许多值得大书特书,更有许多值得探讨和总结。《三亚“双修”暨优秀社科成果集》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对三亚市未来进一步的“双修”工作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建设都有可借鉴之处。受三亚发展的见证者和建设的功臣詹小光先生的邀请,为此书作序,幸莫大焉!

又因为受到城市“双修”行动的发起者、住建部陈政高部长的推荐,并获海南省王路省长及三亚市委书记张琦之热情邀请,曾经五次赴琼(包括三次在三亚),给全省各市、县、乡镇及在琼的部队和大型企业领导授课,进行美丽海南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辅导。现将授课核心内容整理成文,聊以为序。


一、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伟大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的讲话中,都把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作为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更是明确提出了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依托现有山水脉络,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习总书记和中央的这些城镇建设与管理理念,是在对过去三十年不注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不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注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的,粗放型城镇建设与管理的深刻反思基础上提出的。要理解并将这些带有革命性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理念落实到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中,关键是要在价值观和审美观上开展一次深刻的革命。笔者把这场思想革命称为“大脚革命”。


二、 小脚/大脚:两种美学及其可持续性


在近一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少女们被迫裹脚,以便能够嫁入豪门,成为城市贵族,因为天生的“大脚”是乡下人、粗野生活的代名词。起初,裹脚只是上层人士的特权。直至1911年清朝灭亡,坊间仍然流传这种习俗。著名的文人墨客曾吟诗作画,用尽美艳辞藻以赞誉人造的小脚,这在今日看来是荒谬和施虐。士大夫画家们用三寸金莲、平扁胸脯、柳叶蜂腰、苍白霜肤勾勒出中国古典美人的形象,与健康的农村姑娘彻底相反。换言之,长时间以来,在中国文化中,美丽等同于“不事生产、刻意雕琢、病态而丧失机能”,而非“自然原生、健康而有用”。某种意义上,中国文化语境里的城市化,源于妇女之裹脚与男子之离地不事生产。这继而演化为中国文化中,对成功与社会地位的衡量标准和审美标准。


图 1:中国古代的小脚——以“三寸金莲”为美的畸形审美


这种关于高贵和美的定义并不仅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西班牙殖民之前的中南美洲,玛雅祭司和城市贵族们不惜压扁头颅、残其身体,以身体畸变为代价来维护其权力和社会地位。这种整形手术往往在孩子出身刚几个月就进行。他们“美丽”的特征是突出而扁平的额头、杏眼大鼻以及低垂的下唇,这在今日和裹脚一样被视作荒谬与丑陋。


图 2:以压扁头颅为美的畸形审美观——南美玛雅贵族的整形术


千百年来,作为其优越性与高尚地位的宣言,全世界的城市贵族独掌着定义美丽和高尚品味的特权。裹脚以及畸变额头之术,也只是追捧城市风雅、贬低乡野村夫的万般文化习俗中的两种。这些文化的共同特征是:以背叛天赋之健康、生存、多产为标准,以区别凡人大众为目标。


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 Pearl S.Buck),在她的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1931)中生动地刻画了中国乡村生活“城市化”和品位“高雅化”的过程。故事开始,老实巴交的主人公王龙,从当地贵族豪门娶了一位仆人阿兰为妻。阿兰勤劳、健康且多产,为王龙生了三个儿女。她并不美艳,但吃苦耐劳,且持家有方,甚至当街乞讨以维持家庭生计。最终帮助王龙晟田置地,变得非常富有。富起来的王龙开始锦衣玉食,并租下当年东家的豪宅,迁居镇上。即便如此,青楼王婆仍称他为“乡巴佬”。于是,从嫌弃阿兰的大脚丫开始,王龙“讲品味”了。他迷恋并娶了青楼中最“美丽”的风流女士荷花,她小脚蜂腰、弱不禁风,她不事稼墙、不操家务,更不育子女。这样,王龙成功地完成了他的城市化和高雅化。他不事生产、以“小脚”和“无用”为美,这就是他的衡量标准。这也是漫长封建历史培育下的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价值观。笔者称其为“小脚主义”美学。


在中国,与小脚主义美学一同演进的是城市、建筑和景观的所谓 “高雅品味”。几千年来,农民凭借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生存艺术,通过不断的试验与失败,管理和营造着具有生命的大地。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享受造田、灌溉、种植等成果的同时,也在不断适应着自然灾害的威胁——洪水、干旱、地震、滑坡,以及水土流失。“桃花源”,一个失落的天堂,一片肥沃而和谐的盆地便因此而诞生。生存需求塑造了丰产的大地景观这件经久不衰的艺术作品。正是因为人类的创造性改造,生产的土地才与自然过程相适得如此和谐,富饶而美丽。


但随着中国越发“城市化”和“文明”,这千百年生存实验的成果——美丽的乡土大地——正逐渐被剥夺了生产力、自我调节能力、对生命的承载能力以及本质的美丽,就像农村的女孩被迫裹脚后变得残疾一样,它在“美化”、“高雅化”和“现代化”的名义下,正迅速地被摧残、被施虐。无用的化妆和对土地的摧残,使得城市和乡村日渐丑陋与畸形。


图 3:中国城乡普遍存在的畸形化妆式园林绿化——剥夺健康和寻常、耗费巨大水力与劳力,追求的畸形的美丽


两千多年来,皇帝和贵族们为了追求闲情逸致不惜挖湖堆山,竭尽奇花异木之能事,在城市中创造了一个个虚假的桃花源。丰产而美丽的“桃花源”在帝王和贵族们的阉割下,只剩美艳的空壳,如同他们阉割少女和太监一样。功能性的灌渠与丰产的水塘,沦为园林的装饰,而池中放养的是那畸形的金鱼;良田转眼变成了无用的观赏草坪,绿色的生产作物和乡土植物被金色或黄色叶子的园艺品种和怪异的花坛代替;为了制作盆栽,健康的树木被肢解、扭曲、致残;招摇的牡丹和玫瑰淘汰了蔬菜和草药;“精致”的太湖石被点缀在大街上,就连桃树也只让开花不让结果。像小脚女人一样,这些风雅的城市装饰不再生产,却耗尽物力和人力以求残喘生存。它们被浇灌、修剪、除草,经历着无尽的人工再造。随着主人的日薄西山,大多数历史上的“大花园”都很快销声匿迹,少数留存下来的则需要不断的维护。


三、 从乡民到市民,以及生存的挑战


人们大规模地从乡村转移到城市还是近来才有的现象。今天,城市的居住人口已超过了乡村。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例从1900年的13%上升到了1950年的29.1%,再到了2005年的48.6%,今天已经超过50%,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0%(49亿)。到2050年底,超过60亿的人,全球人口的2/3,将居住在城镇和城市。


1950年之前的两千多年里,中国的城市化得益于农业发展带来的剩余价值,其城市化率勉强达到10% (1950年达到了13%)。到2009年底,13亿的中国人口中约有45%是城镇居民。每年中国有1300万人迁移到城市。而今,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达54.77%。


由20世纪前享有特权的少数都市人,根据美学标准经营起来的景观,现在受到了大众的追捧。他们的祖先世代为农,生生世世都在挣扎着要变成城里人。这些新城市移民就像那些缠足的农村姑娘一样,迫不及待地要在肉体和精神上变成“贵族”。当代中国的景观、建筑、城市设计,清晰地反映了普通大众想要变成“贵族”的愿望。


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之前,中国的装饰性景观与城市设计,透过典型的欧洲巴洛克景观设计和装饰性花园,折射出了特权市民阶层的集体愿望。黄金地段变成了新开发的城市居住区和公共场所。后乡村时代继承的关于城市性的理念,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城市,也改变了中国的整个大地景观。粗粝而自然的河流被渠化硬化,被铺上了大理石,以招摇其“高雅”而“现代”;富有乡村气息的湿地被喷泉和人造池塘所取代;“杂芜”的原生灌木被连根拔起,取而代之的是外来的观赏园艺植物;原生的植草被修整一新的外来草坪所取代……。在北京等中国大部分地区,能又能想到,每一平方米这样的草坪就要消耗超过一立方米的水。


从2002年到2013年,每年中国消耗全世界水泥产量的一半,钢铁产量的30%强。难道这是让一个农业国走向城市化的必经吗?不尽然,因为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很大一部分浪费在了破坏、控制“芜杂”的自然以及创造装饰性景观和“标志性”建筑上了。可举的例子包括奥林匹克公园,浪费大量钢材的鸟巢体育馆,耗费巨资、堪称“奇观”的CCTV大楼等奇形怪状的建筑。漂亮的鸟巢消耗了4万2千吨钢(约每平方米500公斤钢材)。CCTV大楼每平方米消耗了近300公斤钢材,就钢材花费来说,它是全世界最昂贵的建筑。2008年奥运会期间,千百万美元耗费在了装饰性的花坛:据不完全统计北京街头为迎接奥运的立体花坛有500多座,其他各类花坛更无以记数,所用的盆花总数约有上亿之多,而其他城市如青岛也有2000万盆。想象一下,要是换成一亿棵树,北京的空气会有多大的改善啊,将会吸收多少吨碳啊!在上海,几乎所有的地标性建筑都戴上了装饰帽:有的楼顶像莲花,有的楼顶像水仙,有的是麻花,有的是改锥,还有的是飞碟……这些无用的饰物,如同古代中国妇女的小脚和玛雅贵族的扁头,在美化的名义下,让城市充满无用和丑陋,同时排放大量的碳和雾霾。


过去30年,中国经历着一场“城市美化运动”(其实叫“城市化妆运动”更确切),城市设计、景观和建筑艺术在“小脚美学”的指导下,塑造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所谓风格、或是毫无意义的形式和恢弘的异域情调,如此也让我们的建筑和城市艺术最终迷失了方向。这些形式化的作品在排放大量的碳和雾霾的同时,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中国的人口占世界的21%,但土地和淡水只占了世界的7%。中国660多个城市中,2/3缺乏用水;75%的河流和湖泊被污染。过去30年,中国东部的50%湿地已经消失。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使用者,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我们该秉持怎样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全球和地区的各种形势迫使我们需要一种新美学——大脚的美学,低碳的美学,健康的美学,为生存而适应的美学。


四、 大脚美学下的新桃源憧憬


在大脚的美学下,未来的城市当与今天有很大不同。当今的城市和建筑大都是不可持续的,很快将成为过去时,我们城市的巨型建筑、宽阔的马路和停车场以及巨大的城市广场,高度工程化的市政管网,都将被我们的后代所不解和耻笑,并被当作愚昧和荒诞的历史来凭吊。


未来的城市是新桃源城市,或新田园城市。确切地讲是低碳或零碳的城市,是生产性的城市,是海棉型的城市,更是节约型的绿色城市。雨水不再通过市政管道排出,而是被留在城市的鱼塘中或补充地下水,并通过绿色海绵一样的绿地得到自我净化和循环利用;街道上的绿地里长满庄稼和果树,不再只是开花不结果的园林观赏花木;稻谷和高粱在社区和学校的绿地中生长、成熟,在成熟的季节里,鸟兽与人类共同在那里收获欢乐;建筑有会光合作用的表皮结构,屋顶是养育池,不但保温节能,而且生产食物;城市地下室是巨大的蘑菇工厂,繁育最富营养和健康的蘑菇。


当代一些巨型建筑和城市空间及大马路将被改造成新田园景观,在供人们凭吊20世纪荒诞建筑和城市景观的同时,为新田园城市提供绝好的生产和游憩场所:比如CCTV大楼是一个立体农、牧、渔业的复合系统,大裤衩的洞里会安几个风力发电机,利用其风动效应发电;国家大剧院则利用其无比的温室效应,被改造成巨型热带、亚热带温室,生产各种瓜果;鸟巢是国家菜市场,其巨大的钢构可以用来悬挂各种容器,形成空中菜园;交通工具是高速干线联接一个个紧凑型的可步行社区,那里只需要步行和随处可拾的自行车来解决交通。当今的大量的停车场,可用来种植蔬菜瓜果,或改为收集雨水的陂塘湿地,供各种生物栖息。这种美丽的新田园城市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不是乌托邦,而是新美学下的生存艺术。在这里,我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图 4:对当代中国城市巨型纪念性建筑的讽刺——新央视大楼可以改造成“立体农场”,中间的风洞可以用来风力发电,不节能的畸形建筑体可以养猪和种菜,地下可发蘑菇(俞孔坚)。


五、 新桃源的生态基础设施及十大景观战略


为实现这样的美丽城市和美丽国土,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本人提出了十大景观战略,其已被住建部收录于《建设事业技术政策刚要》,现摘其概要,付之于媒体。


1. 第一大战略: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任何一个城市,或依山或傍水、或兼得山水为其整体环境的依托。城市是区域山水基质上的一个斑块。城市之于区域自然山水格局,犹如果实之于生命之树。因此,城市扩展过程中,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古代堪舆把城市穴场喻为“胎息”,意即大地母亲的胎座,城市及人居在这里通过水系、山体及风道等,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汁。破坏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就切断自然的过程,包括风、水、物种、营养等的流动,必然会使城市这一大地之胎发育不良,以至失去生命。历史上许多文明的消失也被归因于此。


翻开每一个中国古代城市史志的开篇---形胜篇,都在字里行间透出对区域山水格局连续性的关注和认知。中国古代的城市地理学家们甚至把整个华夏大地的山水格局,都作为有机的连续体来认知和保护,每个州府衙门所在地、都城的所在地,都从认知图式上和实际规划上,被当作发脉于昆仑山的枝杆山系和水系上的一个穴场。明皇朝曾明令禁止北京西山上的任何开山、填河工程,以保障京都山水龙脉不受断损。断山、断水被堪舆认为是最不吉利的景观。如果说,古代中国人对山水格局连续性的吉凶观,是基于经验和潜意识的,那么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则为我们维护整体景观基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特别是80年代中期开始,面对高速公路及城市盲目扩张造成自然景观基质的破碎化、山脉被无情地切割、河流被任意截断,景观生态学借助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生态学观察和资料积累,提出了严重警告:照此下去,大量物种将不再存续,自然环境将不再可持续,人类自然也将不再可持续。因此,维护大地景观格局的连续性、维护自然过程的连续性,是区域及景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一。


2. 第二大战略: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


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道路修筑、及水利工程以及农田开垦过程中,我们毁掉了太多太多独具特色且弥足珍贵、却被视为荒滩荒地的乡土植物生境和生物的栖息地。直到最近,我们才把目光投向那些因即将灭绝,而被广泛关注,继而被认定为一类或二类保护物种的生境的保护,如山里的大熊猫、海边的红树林。然而,在此同时我们却忘记了大地景观是一个生命的系统,一个由多种生境构成的嵌合体,而其生命力就在于其丰富多样性,哪怕是一种无名小草,其对人类未来以及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意义可能不亚于熊猫和红树林。


历史上形成的风景名胜区和划定为国家及省市级具有良好森林生态条件的自然保护区固然需要保护,那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国土生态安全的最后防线,但这些只占国土面积百分之几或十几,不足以维护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国土生态系统。而城市中即使是30%甚至50%的城市绿地率,由于过于单一的植物种类和过于人工化的绿化方式,尤其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对引种奇花异木的偏好以及对乡土物种的敌视和审美偏见,其绿地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并不完善。与之相反,在未被城市建设吞没之前的土地上,存在着一系列年代久远、多样的生物与环境已形成良好关系的乡土栖息地。其中包括:


(1) 将被城市吞没的古老村落中的一方“龙山”或一丛风水树,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来都得到良好的保护,对本地人来说,它们是神圣的,但对大城市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来说,它们却往往不足珍惜;


(2) 坟地,在均质的农田景观之上,它们往往是黄鼠狼等多种兽类和鸟类的最后的栖息地。可叹的是,在全国性的“迁坟”运动中,这些先辈们的最后安息之地的幸存者已为数不多;


(3) 被遗弃的村落残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业人口涌入城市,城郊的“空壳村”将会越来越多,这些地方由于长期免受农业开垦,加之断墙残壁古村及水塘构成的避护环境,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境条件,为多种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它们很容易成为“三通一平”的牺牲品,被住宅新区所替代,即便有幸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往往也遭遇先被铲平的绿化设计。


(4) 曾经是不宜农耕或建房的荒滩、乱石山或低洼湿地,这些地方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休闲价值。在推土机还未开入之前,这些免于农业刀锄和农药的自然地,是均相农业景观中难得的异质斑块,而保留这种景观的异质性,对维护城市及国土的生态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 第三大战略:维护和恢复河道和海岸的自然形态


河流水系是大地生命的血脉,是大地景观生态的主要基础设施,污染、干旱断流和洪水是目前中国城市河流水系所面临的三大严重问题,而尤以污染最难解决。于是治理城市的河流水系往往被当作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作为“民心工程”和政绩工程来对待。然而,人们往往把治理的对象瞄准河道本身,殊不知造成上述三大问题的原因,根本上与河道本身无干。于是乎,耗巨资进行河道整治,而结果却使欲解决的问题更加严重,犹如一个吃错了药的人体,大地生命遭受严重损害。这些“错药”包括下列种种:


(1) 大错之一:水泥护堤衬底。

大江南北各大城市水系治理中能幸免此道者,几乎没有。曾经是水草丛生、白鹭低飞、青蛙缠脚、游鱼翔底,而今已是寸草不生,光洁的水泥护岸,就连蚂蚁也不敢光顾。水的自净能力消失殆尽,水-土-植物-生物之间形成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系统被彻底破坏;河床衬底后切断了地下水的补充通道,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自然状态下的河床起伏多变,基质或泥或沙或石,丰富多样,水流或缓或急,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境组合,从而为多种水生植物和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而水泥衬底后的河床,这种异质性不复存在,许多生物无处安身。


(2) 大错之二:裁弯取直。

古代“风水”最忌水流直泻僵硬,强调水流应曲曲有情。只有蜿蜒曲折的水流才有生气、有灵气。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也证实了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消减洪水的灾害性与突发性。一条自然的河流,必然有凹岸、凸岸、有深潭、有浅滩、有沙洲,这样的河流形态至少有三大优点:


其一,它们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是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基础;


其二,减缓河水流速,蓄洪涵水,消弱洪水的破坏力;


其三,尽显自然形态之美,为人类提供富有诗情画意的感知与体验空间。


(3) 大错之三:高坝蓄水。


至少从战国时代开始,我国祖先就已十分普遍地采用作堰的方式,引导水流用于农业灌溉和生活。秦汉时期,李冰父子的都江堰工程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种低堰只作调节水位,以引导水流,而且利用自然地势,因势利导,决非高垒其坝拦截河道,这样既保全了河流的连续性,又充分利用了水资源。事实上,河流是地球上唯一一个连续的自然景观元素,同时,也是大地上各种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结元素。通过大小河流,高山、丛林、湖泊、平原直至海洋形成了一个有机体。大江、大河上的拦腰水坝,已经阻断了这一连续体带来巨大危害,并已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反思,迫于能源及经济生活之需,已实属无奈。而当所剩无几的水流穿过城市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惜工本拦河筑坝,以求提高水位,美化城市,从表面上看是一大善举,但实际上有许多弊端,这些弊端包括:


其一,变流水为死水,富营养化加剧,水质下降,如不治污,则往往臭水一潭,丧失生态和美学价值;


其二,破坏了河流的连续性,使鱼类及其它生物的迁徙和繁衍过程受阻;


其三,影响下游河道景观,生境破坏;


其四,丧失水的自然形态。水之于人的精神价值决非以量计算,水之美在其丰富而多变的形态,及其与生物、植物及自然万千的相互关系,城市居民对浅水卵石、野草小溪的亲切动人之美的需求,决不比生硬河岸中拦筑的水体更弱。城市河流中用以休闲与美化的水不在其多,而在其动人之态,其动人之处就在于自然。其它对待河流之态度包括盖之、填之和断之,则更不可取。治河之道在于治污,而决不在于改造河道。


4. 第四大战略: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地球表层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可伴生其它水生生物)相互作用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也是众多野生动物、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这些生态服务包括:


(1) 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湿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决定其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中国湿地已知高等植物825种,被子植物639种,鸟类300余种,鱼类1040种,其中许多是濒危或者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类群。


(2) 调节局部小气候:湿地碳的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湿地还是全球氮、硫、甲烷等物质循环的重要控制因子。它还可以调节局部地域的小气候。湿地是多水的自然体,由于湿地土壤积水或经常处于过湿状态,水的热容量大,地表增温困难;而湿地蒸发是水面蒸发的2~3倍,蒸发量越大消耗热量就越多,导致湿地地区气温降低,气候较周边地区冷湿。湿地的蒸腾作用可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


(3) 减缓旱涝灾害:湿地对防止洪涝灾害有很大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和人类活动的干扰,造成了湿地的严重退化,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就是生动的反面例子。


(4) 净化环境:湿地植被减缓地表水流的速度,流速减慢和植物枝叶的阻挡,使水中泥沙得以沉降,同时经过植物和土壤的生物代谢过程和物理化学作用,水中各种有机的和无机的溶解物和悬浮物被截流下来,许多有毒有害的复合物被分解转化为无害甚至有用的物质,这就使得水体澄清,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5) 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湿地丰富的水体空间、水边朴野的浮水和挺水植物,以及鸟类和鱼类,都充满大自然的灵韵,使人心静神宁。这体现了人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与生俱来的欣赏自然享受自然的本能,以及对自然的情感依赖。这种情感通过诗歌、绘画等文学艺术来表达,进而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精神文化。


(6) 教育场所:湿地丰富的景观要素、物种多样性,为环境教育和公众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


当然,除以上几个方面外,湿地还有生产功能。湿地蓄积来自水陆两相的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肥力,是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人类提供食品、工农业原料、燃料等。这些自然生产的产品直接或间接进入城市居民的经济生活,是人们所熟知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


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用地的日益扩张,不同类型的湿地的面积逐渐变小,而且在一些地区已经趋于消失。同时因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合理的规划,湿地斑块之间的连续性下降,湿地水分蒸发蒸腾能力和地下水补充能力受到影响。随着城市垃圾和沉淀物的增加,产生富营养化作用,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5. 第五大战略: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与“大地园林化”和人民公社化的进程同步,中国大地就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护林实践,带状的农田防护林网成为中国大地景观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华北平原上,防护林网已成为千里平涛上的唯一垂直景观元素,而令国际专家和造访者叹为观止。这些带状绿色林网与道路、水渠、河流相结合,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调节农业气候等生态功能,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薪炭和用材。1978年以来,以三北防护林为代表的防护林体系则是在区域尺度上为国土的生态安全所进行的战略性工程。到90年代初,京津周围的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以及最近的全国绿色通道计划相继启动,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干旱风沙防护林体系,水土保持林体系和环境保护林体系。到目前为止,已启动了十大生态防护系工程,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堪与中国如此大型国土生态系统相媲美的也只有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工程、40年代前苏联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70年代北非阿尔及利亚的绿色坝建设。


但是,这些国土生态系统工程往往目标单一,只关注于防护,无论在总体布局、设计、林相结构,树种选择等方面都忽略了与城市、文化艺术、市民休闲、医疗健康、保健等方面的关系,同时由于行政部门的条块管理障碍,导致了这些已成熟的防护林体系,往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被忽视和破坏。一些沿河林带和沿路林带,往往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在河岸整治或道路拓宽过程中被伐去。其它林网也在由农用地转为城市开发用地过程中被切割或占用,原有防护林网的完整性受到严重损坏。

事实上,只要在城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稍加注意,保留原有的防护林网,并将其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之中是完全可能的,这些具体的规划途径包括:


(1) 沿河林带的保护:随着城市用地的扩展和防洪标准的提高,加之水利部门的强硬,夹河林道往往有灭顶之灾。实际上,防洪和扩大过水断面的目的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实现,如另辟导洪渠,建立蓄洪湿地。而最为理想的做法是留出足够宽用地,保护原有河谷绿地走廊,将防洪堤向两测退后设立。在正常年份河谷走廊成为市民休闲及生物保护的绿地,而在百年或数百年一遇洪水时,作为淹没区。


(2) 沿路林带的保护:为解决交通问题,如果沿用原道路的中心线向两侧拓宽道路,则原有沿路林带必遭砍伐,相反,如果以其中一侧林带为路中隔离带,则可以保全林带,使之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更为理想的设计是将原有较窄的城郊道路改为社区间的步行道,而在两林带之间的地带另辟城市道路。


(3) 改造原有防护林带的结构:通过逐步丰富原有林带的单一树种结构,使防护林带单一的功能向综合的多功能城市绿地转化。


6. 第六大战略: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


当汽车尚未横行,步行马车还是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的1865年,美国景观设计之父Olmsted就在伯克利的加州学院与奥克兰之间,规划了一条穿梭与山林的休闲公园道(Parkway),这一公园道包括了一个沿河谷的带状公园,其最初的功能之一是在乘马车的休闲者在到达一个大公园之前,营造一个进入公园的气氛,并把公园的景观尽量向城市延伸。之后,公园路的概念也被Olmsted等人广泛应用于城市街道甚至快速车行道的设计中。它不但为步行和行车者带来愉悦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其社会经济效益:公园可以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公园路的两侧的地产可以增值,对投资商更有吸引力。


20世纪中页之后的北美,汽车普及,并成为道路的主宰,步行者和自行车使用者饱受尾汽、噪音和安全的威胁。所以,早在60年代,William H. Whyte 就提出了绿道(Greenway)的概念,主张在城市中建立无机动车绿道系统。在70年代,在Denver实施了北美第一个较大范围内的绿色道路系统工程。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城市居民必然将遭受同样的折磨。国际城市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是缺乏人性、不适于人居住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是不可持续的。“步行社区”、“自行车城市”已成为国际城市发展的一个追求理想,生活的社区内部、社区之间、生活与工作场所,以及与休闲娱乐场所之间的步行或非机动车联动,必将成为未来城市的一个追求。


然而,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似乎并没有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中获得启示,而是在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效仿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做法,“快速城市”的理念占据了城市大规模改造的核心。非人尺度的景观大道,环路工程和高架快速路工程,已把有机的城市结构,和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位制”社会结构严重摧毁。步行者和自行车使用者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被汽车所排挤。


作为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以目前城市空间扩展为契机,建立方便生活和工作及休闲的绿色步道及非自行车道网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绿道网络不是附属于现有车行道路的便道,而是完全脱离车行的安静、安全的绿色通道,它与城市的绿地系统、学校、居住区及步行商业街相结合。这样的绿色系统的设立,关键在于城市设计过程的把握,它不但可为步行及非机动车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步行通道,也可大大改善城市车行系统的压力,同时,鼓励人们弃车从步,走更生态和可持续的道路。


7. 第七大战略:建立连续的文化遗产廊道


绿色文化遗产廊道是集生态与环境、休闲与教育及文化遗产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线性景观元素,包括河流峡谷、运河、道路以及铁路沿线。它们代表了早期人类的运动路线,并将人类驻停与活动的中心及节点联系起来,体现着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发展历史在大地上的烙印。从早期山区先民用于交通的古栈道和河边的纤道,到辐射在中华大地上的驰道和横贯南北的京沪大运河,众多具有数千年或数百年历史的文化遗迹如明珠闪烁。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开放空间的丧失、城市的持续扩张、以及交通方式的改变,特别是现代高速路网的横行,这些线性的历史景被无情地切割、毁弃。即便,许多节点被列为地方、国家、甚至世界级的保护文物,但它们早已成为一些与原有环境和脉络相脱离的散珠,失去其应有的美丽与含意。将这些散落的明珠串联起来,与同样重要的线性自然与人文景观元素一起,通过绿地联系起来,可以构成城市与区域尺度上价值无限的宝石项链。这同时又是无机动车穿行的慢步道和自行车道走廊,它将是未来市民的生态休闲与文化教育及环境教育的最佳场所。


8. 第八大战略:开放专用绿地,溶解公园,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单位制”是中国城市形态的一大特征,围墙中的绿地往往只限于本单位人员享用,特别是一些政府大院,大学校园。由于中国社会长期受到小农经济影响,大工业社会形态很不发育,对围合及领地的偏爱,形成了开放单位绿地的心理障碍。而现实的安全和管理等考虑也强化了绿地的“单位”意识。但现代的保安技术早已突破围墙和铁丝网的时代。事实上,让公众享用开放绿地的过程,正是提高其道德素质和公共意识的过程,在看不见的保安系统下,一个开放的绿地可以比封闭的院绿更加安全。


作为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公园从发生来讲有两个源头,一个是贵族私家花园的公众化,即所谓的公共花园,其仍带有花园的特质。公园的另一个源头是社区或村镇的公共场地,特别是教堂前的开放草地。自从1858年纽约建立第一个中央公园以来,全美各大城市都建立了各自的中央公园,形成了公园运动。作为对工业时代拥挤城市的一种反动,城市公园曾一度在西方国家成为一个特别的观光旅游点和节假日休闲地,而“游逛公园”需要全家聚集或携友人长途跋涉花上一天时间,是作为一项特殊活动来安排的。作为游逛场所的“公园”概念,至今普遍存在于中国各大城市的公园设计、建设与管理中。在城市用地规划中,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用地,如同其它性质的用地一样,被划出方块孤立存在,有明确的红线范围。设计者则挖空心思,力图设计奇景、异景,建设部门则花巨资引种奇花异木,假山、楼台,甚至各种娱乐器械,以此来吸引造访者。而公园的管理部门则以卖门票为生,以养一大批公园管理者,并称此为“以园养园”。这实际上是对公园性质的误解。把公园同娱乐场所,主题公园和旅游点混为一谈。


在现代城市中,公园应是居民日常生产与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更新改造和进一步向郊区化扩展,工业化初期的公园形态将被开放的城市绿地所取代。孤立、有边界的公园正在溶解,而成为城市内各种性质用地之间以及内部的基质,并以简洁、生态化和开放的绿地形态,渗透到居住区、办公园区、产业园区内,并与城郊自然景观基质相融合。这意味着城市公园在地块划分时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绿色块,而就是弥漫于整个城市用地中的绿色液体。


9. 第九大战略: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保护高产农田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模式也将乡村农田作为城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城市绿化的一个方针是园林结合生产,尽管是在左倾思想指导下提出的一个口号,但在现代看来却可以有新的理解和实践意义。


然而,无论是农田保护政策也好,田园城市或园林结合生产的理念也好,在现代中国城市扩张模式以及规划及管理方式上,农田实际上都很难在城市用地范围内存在。从总体规划和审批开始,城市就是一个边界明确的土地利用单位,凡是进入城市边界的,所有土地便成为城市开发建设用地,当然还包括绿地系统。农田则迟早被征用,城市中是不允许有农业用地的。除了政策和法规外,这当然是由土地价值和开发利益所驱动的。


随着网络技术、现代交通及随之而来的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城市形态也将改变,城乡差别缩小,城市在溶解,正如公园在溶解一样。而大面积的乡村农田将成为城市功能体的溶液,高产农田渗透入市区,而城市机体延伸入农田之中,农田将与城市的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这不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可以消费的农副产品,同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和教育场所,日本筑波科学城就保留了大片的农田,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10. 第十大战略:建立乡土植物苗圃


至少从汉武帝造上林苑开始,中国人就开始热衷于到大江南北引种奇花异木,并成为各地进献朝廷的贡品。十六世纪以后,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及以此为代表的地理大发现,引种和驯养异国植物和珍禽异兽,成为欧洲皇宫贵族之时尚,曾从美洲、非洲、大洋洲,特别是中国引去大量奇花异卉,装点花园和城市,尤其是中国的杜鹃独霸英国的园林,因而才有中国乃世界园林之母一说。然而,上世纪初即见端倪的环境危机,60~70代的环境主义运动,80~90年代以来对乡土生物多样性的强调,使世界各国把乡土物种的保护作为重要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战略。


相比之下,在中国广大城市的绿化建设中除了不惜工本,到乡下和山上挖大树进城以外,却很难看到各地丰富的乡土物种的使用。虽然中国大地东西南北气候差异明显,乡土植物区系多样,但人们在城市大街上可见的绿化植物品种单调,且往往多源于异地。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观念,即城市建设者和开发商普遍酷爱珍奇花木,而鄙视乡土物种;其二,缺乏培植当地乡土植物为苗圃系统。关于前者,有赖于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而后者则是前瞻性的物质准备。因此,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应作为每个城市未来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战略。


基于这十大战略建立的城市和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就是海绵城市的本质,也是保障“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景观的关键,是实现美丽中国的抓手,是生态文明在城镇建设和国土治理的具体体现。


六、 三亚的大脚革命和城市“双修”实践


三亚是中国过去30年轰轰烈烈的城镇化的一个精彩缩影,全国普遍存在的城市病和城市建设误区,在三亚都有体现。这不是某个领导或某届政府的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其根本在于我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时代局限性和文化局限性。“小脚主义”的城市观和审美观已经到了需要革命的时刻。这时,作为改革开放和国际化的标本性城市,三亚的“双修”工作注定要成为这场革命的引领者和焦点。


三亚的“城市双修”战略始于2015年4月,当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到三亚调研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情况,结合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宏观背景,提出在三亚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工作,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6月10日,国家住建部下发文件,原则同意将三亚列为“双城”“双修”的综合试点。三亚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城市修补、生态修复试点市,目前也是唯一同时获得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综合试点的地级市。三亚的“城市双修”工作积极探索精品城市发展之路,势必为国内其他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具体而言,三亚市“双修”工作是指“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其中生态修复是建设健康三亚、美丽三亚的基础,旨在保护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环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其主要内容是河岸线、海岸线和山体的修复。截止目前,三亚市联合国内顶级规划设计机构已经进行了诸多“生态修复“方面的实践工作,包括:


1. 水系——三亚市中心城区水系综合规划


由于诸多历史原因,特别是过去30年的城市发展的失控,三亚水系统破坏十分严重。 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关键性元素,维护和修复三亚水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和连续性,对于美丽三亚的建设至关重要。本次进行的三亚水系的规划,系统地梳理了三亚市中心城区的水系结构,形成水利上安全、生态上安康、景观上优美且与慢行系统和绿道相结合的蓝色网络;将中心城区水系打造成以雨洪为友的“城市海绵系统”;明确城市水系的保护和开发强度,确定中心城区城市蓝线和水系河道两侧后退绿线,明确退线距离和管控要求;从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思考三亚中心城区水系滨水空间的城市空间结构、资源利用、产业布局、设施配套、景观设计等问题,探讨如何加强三亚中心城区精致化建设,集约利用土地,完善提升城市形象。


2. 让白鹭进城——三亚市白鹭公园生态修复


正在进行中的三亚市白鹭公园,规模约26.7公顷,位于临春河畔,原来是一处红树林生境和白鹭的栖息地,也是三亚市中心区最具活力的城市公园。由于水质污染、城市建设的干扰和公园建设及使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对生物栖息地的破坏严重,红树林和白鹭的生境逐渐显现出生态退化、白鹭匿迹。该生态修复项目旨在恢复白鹭栖息地,提升公园休闲空间品质。核心在于恢复健康水系统,使潮汐能进入公园内部水系,从而恢复红树林的生长;在此基础上规划设计白鹭栖息岛,将人、鸟分区,消除影响。同时对人群活动区域进行整合和空间提升,打造城市生态海绵公园。


图 5:白鹭公园(效果图)


3. 建设绿色海绵,营造水上森林---东岸湿地


东岸湿地为三亚市现存的面积最大的淡水湿地,面积约68公顷。在城市化进程中湿地被违章建筑所侵占,水体受到污染,湿地逐渐退化。政府花大力气,拆除大量违章建筑,恢复城市应有的空隙,并规划设计为城市绿色海绵体。该项目核心目标是改善水质,恢复湿地生境。为减少水面蒸发,利用乡土植被,用榕树营造了一片水上森林,营造鸟类栖息地。恢复湿地生境并将生产性景观引入,让居民参与,成为后花园和自己的菜园,同时融入城市功能,打造成综合性城市湿地公园,全面体现大脚美学理念。  


图 6:东岸湿地公园(效果图)


4. 修复红树林景观,彰显三亚地域特色---三亚市红树林公园


三亚市红树林公园临三亚河,面积约35公顷。因潮汐过程受影响而导致红树林生长区域萎缩,公园环境退化。该项目主要解决红树林公园的红树林生长环境退化问题,以“呼吸根”的形式重组公园水系,引导潮汐漫入,增长水岸线,创造利于红树林生长的环境,恢复场地的生态系统,打造滨水生态海绵公园。


图 7:红树林公园(效果图)


5. 丰产且美丽——三亚国家水稻公园


丰产且美丽,是大脚美学的核心思想,在三亚的水稻公园构思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国家水稻公园位于海棠湾区,占地2.55平方公里,是三亚推进农旅产业融合的示范田,也是三亚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向世界展示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平台。 根据方案,该园将以绿色生态水稻为主要景观,配套建设中国水稻博物馆、稻鱼共生园、稻田酒店、,廊道和景观塔、荷塘小憩、荷塘公社餐厅等,打造成集科研、科普、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农旅综合体。三亚国家水稻公园将充分体现自然生态元素,稻田设计了雨水收集系统,雨季收集储存雨水用于旱季灌溉,属于“海绵稻田”。  


图 8:三亚国家水稻公园(效果图)


6. 让果树上街——三亚市临春岭城市果园


临春岭城市果园位于城市干道边的一片被破坏的山体,面积约2公顷。该项目主要解决场地山体破坏后产生的巨大高差和视觉影响问题,同时完善城市果园的生产、游憩功能,将生产性景观的美展示给市民。以台地的种植形式,结合丰富、细致的种植设计,将果园种植、休闲游憩和高差处理巧妙融为一体,打造集山体修复、生态保育和城市休闲于一体的城市山体公园。


图 9:临春岭市民果园(效果图)


7. 道路的生态化改造


鉴于目前的城市道路维护成本高,缺乏本地特色,与海绵城市理念格格不入。政府开展了系统改造道路景观的工程。将海绵城市的理念和大脚美学的理念体现在道路设计中。及其在建的工程包括三亚市凤凰路。凤凰路是贯穿三亚市区的城市主干道,是三亚中心城区重要进出口门户型交通干道之一,全长约11.8千米。作为城市主干道,在未来将作为“海绵城市”背景下重要的“海绵绿廊”来打造,同时,还是中心城区7 条重要交通干道中唯一一条具有丰富城市展示界面的城市级交通干道。设计中将现状完全依赖市政灰色基础设施的凤凰路排水系统改造为充分利用道路绿地,发挥其渗、蓄、滞、用和排等绿色海绵功能,用生态方法进行雨洪管理。可滞蓄一年一遇暴雨径流量的60%。充分结合道路外部环境,合理安排具有热带特色的棕榈类植物作为行道树,充分考虑道路两侧的慢行系统和开放绿地,打造成一条以多样城市界面展示为主要特色的城市景观走廊。


图 10:改造后的凤凰路(效果图)


除此七个项目外,一系列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的项目正在不断立项,并系统展开。以海绵城市和精品城市建设为目标,用“大脚革命”的城市建设理念来革新洗面,我们有理由相信和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三亚将展现出一个崭新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生机勃勃的新风貌,真正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理想。


俞孔坚

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


2016年6月2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