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理念 >  论文 >  正文

望山生活:基于自然的乡村振兴模式

2022-02-14 作者:俞孔坚 来源:建设科技,2021(10):1.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6月23日,我国自然资源部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北京联合举办发布会,发布了《IUCN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全球标准》(中文版)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实践典型案例》,

文章来源:俞孔坚. (2021). 望山生活: 基于自然的乡村振兴模式. 建设科技 2021(10), pp.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 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2018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 2022 年)》, 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1 年 6 月 23 日,我国自然资源部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北京联合举办 发布会,发布了《IUCN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全球标准》(中文版)和《基于自然的解 决方案中国实践典型案例》,其中江西婺源的乡村建设之“望山生活”被选为唯一的基于自然的乡村振兴案例。望山生活因此孕育而生:以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为目标,践行生 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探索基于自然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服务,来实现高品质的生活 ;摄天然之水和食物以维持人体生命,基于自然的自我调节服务以实现人居环境的舒 适,让丰富多样的生命形态与人类和谐共荣,欣赏与体验自然之奥妙,以满足人类审美 启智之需求;将人类的生存、健康与自由的福祉,建立在生态系统的安全、健全与丰饶 之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是对过往工业文明的反思,必然离不开人类漫长的 实践检验和智慧的积淀。 


望山生活表现为五位一体的生活的形态:诗意栖居——卜居山水之间,怡然于田园 之上、徜徉于林莽之中,忠实于内心的理想而获得诗意的栖居;生态优农——维护一个 健康的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获得自然的供给服务,获得生存必须的空气、水和健康绿色的食物;自由行旅——空间行动的自由是人类福祉的重要指标,或跋涉于溪涧山岗, 或徒步于古道田埂,或骑行于密林幽巷,在空间穿越与探索的畅快中,获得身心的自由; 审美启智——思想与精神自由是人类的最终追求,天光云影,山形水色,花韵鸟情,稼 穑田涛,感其形色之美,究其运行机理,是人类获得思想自由与精神的满足;文创艺术—— 艺术彰显人类的身份,创造使人类有别于其他任何生命,通过艺术创造获得抒写自我身份的自由。因此,望山生活即是诗意栖居、生态优农、全域旅游、艺术文创和研学启智 五位一体的、身心自由的生活形态。


望山生活是一种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有乡愁的生活实验,是生态文明时代人民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强调生态优先和保护自然的同时,探索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 活的途径,探索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径。因而,望山生活也是对绿色生产方 式的推动,更是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