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来源:俞孔坚.桥园捍卫日记[J].景观设计学,2015 (04):6-9.
2013年12月20日
一封署名“天津安捷医院丁宝崎”的来信,让我感动万分:
俞孔坚院长:今晨发现,您设计的天津桥园在施工,经询问民工,要把部分高地泡泡改成广场。您设计的桥园独具特色,我们喜欢!他们改造是否征得您的同意?希望通过您的影响,阻止他们乱改!致礼!
信非常简短,连标点符号算上,也不过90个字,却是我在设计师职业生涯中收到过的最难忘、最令人感动的“使用后评价”,同时也是对设计师的权力和尊严的界定和委婉的问责。而此时,离天津桥园建成已过去整整五年了!
我马上拿起电话,向这位可敬的“使用者”了解详细情况。原来,当地园林管理部门以桥园“芦苇泛滥,有碍观瞻;茅草过高,易酿火灾;存在治安隐患;缺少群体活动场地”等理由,准备铲除芦苇,推平湿地,修建设有健身器材的广场和收费的儿童游乐园。老人还告诉我,实际上他和每天来桥园的同伴们喜欢的正是这芦苇和茅草的野趣,而与公园一路之隔的小区旁已经有很多的健身器械和儿童游乐场地了,没有必要再在桥园里设这些商业性的游乐设施。
我立即在天津市河东区政府网站留言,并向天津市规划局的领导致电,将丁老人的意见转达给他们,希望将工程停下来。公园主管部门却对丁老人反映的情况不以为然,并说“广大市民反映公园荒野,强烈要求加强管理和改造。公园改造工程已经启动,不可能停下来。”显然,他们把这位老人排除在“广大市民”之外了。当我无奈地将这个结果告知老人后,老人痛心地说:“他们就是想把桥园整成那种庸俗不堪的修剪绿篱和观赏草坪了!”于是丁老人便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栏”给天津市市长黄兴国写信:
……位于河东区万新村的桥园公园正在大规模改造……俞院长听后极为震惊……但我强烈呼吁:
1、立即停止桥园公园的改造工程!
2、立即与公园设计者俞孔坚博士联系,共同商议桥园公园的改造问题!
倔强的老人又找到当地新闻记者,希望媒体帮助呼吁。
2013年12月21日
丁老人将他写给孙、黄二位市领导的内容寄给了天津市委孙春兰书记,并在信尾写道:
我们担心的是这样一个文化底蕴很深的艺术品,会被改造成一个平俗的公园,或者是一个只顾经济效益的场所,这是万万要不得的……我们不希望这样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在我们的大地上发生!……我是一名癌症患者,我要用我剩下的时间和精力为这个公园奔走呼吁。
2013年12月23日
受其感动,我今天给黄兴国市长写了一封题为《关于天津桥园公园人工湿地改建一事的意见》的信:
近日收到一位天津市民来信,反映天津桥园的人工湿地正在遭受毁坏,他对这样的做法表示非常不解,特写信来质询我是否知道这一改建……对这一情况,我非常心痛,并已向河东区委留言反映,却无任何积极回应。故特向您汇报此事,请予以制止并恢复原设计……为了能留住这样一个市民喜欢的公园,我恳请市长能请有关部门重新考虑公园的改建工程,保留这一具有世界意义的独特景观!
2013年12月24日
丁老人再次给我来信,言语中已显凄楚和无奈:
……这两天桥园的改造工程并无停止的迹象。我估计他们不会理睬我的……天津本来就是具有七十二沽的一片湿地,如今成了大都市,留下这片湿地实属不易,现在却又要把她铲除,令人痛心!
……再见吧!令人难忘的桥园!……
……如果他们的改造取得您的认可,不改初衷,我们也不反对,现在我只是一种担心。
2013年12月27日
由于一直没有收到回复,我再次给黄兴国市长写信:
……贵处完全不与我沟通就进行与设计主题背离的改建,实在是让我感到气愤和悲哀。气愤的是,贵处作为拥有众多全国优秀领导的直辖市,居然没有尊重人的意识,在完全不通知公园设计师的前提下进行改建,这是一种对设计师的漠视。悲哀的是,我作为公园的设计师,对这种乱改乱建的行为却无能为力……面对这样一个受市民喜爱的公园,天津却迫不及待地将其破坏,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再次恳请您重新考虑公园改建一事,并期待您的回复。
2013年12月30日
我日前给黄兴国市长的信终于发挥了作用,黄市长责成天津河东区市容委员会来京征求我的意见。主任和副主任等一行3人于傍晚来到我的办公室,转达了天津市领导的重视态度,并表示要征求我的意见再进行桥园的改造。我强烈要求尊重当地使用者的意愿,尊重设计者的原创,使景观恢复到原设计;并向他们宣讲了以芦苇为特色的桥园所产生的独特的“大脚”美,与他们所欣赏的“小脚”传统审美观有本质的区别,而恰恰是我们的普通老百姓真正懂得了这种美。所以,要改造的不是公园的芦苇湿地,而应该是他们的价值观。三人表示一定会尊重设计师的理念,尊重普通使用者的意愿。
2014年2月3日
今天,北京大学李迪华教授获悉天津桥园遭受改造,立即给天津市规划局的领导发送了短信:
刚才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德国设计师电话我,他慕名专程到天津看桥园,只见到一片工地,非常不解;我亦惊讶,不知发生了什么。一个被全球设计师朝圣的工程如若被毁,请转告河东区领导,这可能会成为国际丑闻的,桥园改造一定要慎重。
2014年3月5日
终于,捍卫桥园的行动得到了天津市政府的重视,改造工程被半途叫停了,我们的设计队伍被再次邀请进场,对改造工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对工程进行了监理。尽管湿泡泡中的芦苇已经被铲除,野趣已经消失了许多,儿童乐园也被引入,但公园的整体景观还是得到了基本维护,避免了一场彻底的浩劫。
2015年7月26日
我再次造访桥园,万分欣慰地看到数以千计的使用者在公园的野花野草的背景中,陶醉于他们所爱好的休闲和运动。我想,丁老人此时也一定在这群人里,正陶醉于因为他的捍卫而保留下来的这片都市自然绿洲之中。
而我则更庆幸这位素未谋面的、热心的使用者给予我的生动的一课:设计师的任务不应该因完成设计或实现作品或完成工程而结束,更应该关心其所发挥的效益及使用者的利用情况。我感激这位身患绝症的使用者,因为他不仅仅捍卫了自己生命最后时光中的那份自然、乡土和美丽,也帮助我捍卫了设计师的尊严和权力;我也敬畏这样一位普通的使用者,因为他界定了设计师的责任和义务,告诫我们:在使用者眼里,设计师的责任是终身的。同时亦告诫了掌握权力和财力的管理者:设计师有权利和义务捍卫其设计不被篡改—当然,也有权利和义务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改变其设计。